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度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调度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山西煤销临汾有限公司调度绞车运输管理规定为加强调度绞车运输安全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完善调度绞车运输安全设施,规范作业标准,提高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相关要求,结合临汾有限公司各矿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职责划分第一条煤业公司对矿井调度绞车运输负监管责任。

公司生产副经理是矿井调度绞车运输的业务监管责任领导;公司总工程师是矿井调度绞车运输的技术监管责任领导。

第二条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采掘工作面顺槽以内的调度绞车运输业务监管工作;机电供应部负责采掘工作面顺槽以外的其它区域的调度绞车运输业务监管工作。

第三条各矿井对本单位调度绞车运输负直接管理责任。

生产副矿长对本单位调度绞车运输业务全面负责;机电副矿长对本单位调度绞车运输设备管理工作负责;总工程师负责调度绞车运输的技术管理工作。

二、技术规定第四条选型规定1、巷道辅助运输原则上不推荐选用调度小绞车,确需使用时必须进行合理的选型。

2、巷道坡度大于10°时,不得使用JD-1(11.4kw)型及以下规格的调度绞车。

3、确需设置调度绞车运输时,要根据运输巷道倾角、巷道条件及运输最大件物料、矿车类型等运输重量,结合调度绞车的牵引力和速度,并结合有关规定计算并确定所选调度绞车和钢丝绳规格型号;明确运送不同物料时的矿车或车辆数量,并严格按规定认真执行。

4、运输距离必须小于绞车最大容绳量。

5、绞车选型设计应由矿生产技术科负责,机电科配合完成。

第五条硐室规定1、绞车硐室应设在顶底板完整、支护完好、通风良好,满足车场设置条件的地点。

2、绞车硐室尺寸要求。

高度:不低于1.8m,深度:自煤帮入口算起高瓦斯矿不得超过4m,低瓦斯矿不得超过5m,调度绞车的外侧最突出部位距临近道轨外沿500mm以上,内侧距煤帮200mm以上。

长度:保证绞车滚筒排绳顺畅不磨帮架,车后固定用地锚距后帮不小于1000mm。

3、摘挂钩安全躲避硐室①斜坡轨道运输,坡底必须设摘挂钩硐室。

硐室的位置应设在弯道的外侧、坡底变坡点上方。

②摘挂钩硐室应设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通风良好的地点,硐内严禁堆放材料杂物,硐口不得被架腿、电缆、管道或其它物体遮挡。

③摘挂钩硐室尺寸不低于:高1.8m、宽1.5m、深1.4~2.0m。

第六条安装规定1、25KW及以上调度绞车安装必须采用砼基础加预埋螺栓固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稳固、牢靠;25KW以下调度绞车应采用砼基础加预埋螺栓固定或金属锚杆固定。

2、采用金属锚杆固定的绞车须加连接底梁,绞车底座与底梁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必须用双螺母联结牢固、可靠,底梁与底板采用锚杆固定。

锚杆不少于8根(前4根、后4根),锚杆深度1.5m及以上,直径不小于20mm。

锚固力达到每根50kN以上。

锚杆必须进行拉拔试验并详细记录在案。

绞车底梁须采用不低于16#槽钢强度的型钢制作。

3、40KW以上调度绞车前方应留钢丝绳的排绳空间。

11.4KW、25KW 绞车安装使用地点具备条件的也应留自动摆动的排绳空间,提倡安装排绳装置。

绞车牵引方向要确保不能使钢丝绳造成一边缠绕,左右排绳应整齐顺畅。

第七条钢丝绳及联接装置规定1、钢丝绳选型必须符合绞车使用说明书或设计选型要求。

2、新绳应有厂家的技术试验证书,保存超过一年的钢丝绳使用前必须做拉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丝绳的使用、检查、检测、报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相关要求。

4、钢丝绳头的联接和护绳要求见附图①绳头的绳环必须套绳皮,主绳头采用绳卡数量必须满足下表要求:绳径(mm)≤32>32~38最少绳卡数(个)45绳卡间距(mm)为6~7倍钢丝绳直径钢丝绳卡不得在钢丝绳上交替布置,卡子螺母位于主绳同侧。

紧固绳卡时必须考虑每个绳卡的合理受力,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卡不得首先单独紧固。

离绳套最近的绳卡(第一个绳卡)应尽可能的靠近套环,但仍需保证绳卡的正确拧紧,不得损坏钢丝绳的外层钢丝。

②保险绳头采用三副卡子卡紧。

保险绳绕过矿车的上面用符合规定的连接插销或连接链插入矿车连接处。

保险绳直径不得小于主绳直径。

主绳制作保险绳时,要求加装两幅反向大绳卡,大绳卡可在主绳卡之间(附图)。

保险绳也可不用主绳制作,但要与主绳连接好,连接在主绳卡中间处。

附图:主绳制作保险绳示意图1-主绳;2-保险绳;3-保险绳卡;4-绳皮;7-主绳头卡;8-反向大绳卡③矿车(板车)之间、矿车(板车)与钩头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钢性连接插销(符合MT244.2标准),严禁其他物品代替。

大于12°的斜坡应使用防脱连接插销;矿车连接链(符合MT244.1标准)与主绳头采用锚链连接时,其强度不小于连接插销强度,并上好连接螺栓。

连接插销和连接链磨损量超过原尺寸15%或弯曲值超过直径10%的严禁使用;所使用的连接装置必须是具有煤安标志的试验合格产品。

④斜坡运输超过12°时,应加装保险绳;坡度大于12°提升车数核定为两个及以上时,矿车连接必须采用标准三联环连接,严禁单环连接;一次提升两个矿车及以上时,必须使用保险绳。

第八条信号设置规定1、绞车司机与摘挂钩工之间必须设双向传递的往返信号装置,提升信号必须采用组合式声光信号,并灵活可靠。

2、绞车处信号装置应固定在操作盘上,坡底信号装置应吊挂在安全硐室内,并在“五小”电器牌版上固定。

3、斜坡运输各中间巷口必须设有“行车不行人”指示信号,采区轨道巷必须有声光语音信号或制定专门安全措施。

4、司机与摘挂钩工信号执行统一规定:一停、二开、三上、四下、有事打乱点。

必须在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

严禁采用口令、敲管子等非标信号。

5、绞车司机、摘挂钩工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认真操作。

第九条防跑车装置规定斜坡防跑车装置其数量、规格、质量、安装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并须取得煤安标志。

各类挡车装置安装使用前应经过安全试验或计算(结果要在矿安监部门备案),发生跑车时能起到有效挡车作用。

1、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

2、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行车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

3、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

4、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

5、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

6、在各车场安设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置。

7、各挡、阻车设施不运输时必须保持常闭状态。

第十条轨道铺设规定轨道的铺设质量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第三百五十三条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

㈠轨道的铺设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绞车运输轨型不小于22kg/m,要采用标准道岔,严禁使用非标道岔,道岔的道轨规格不得低于线路的道轨规格。

运输大型设备或综采支架的要使用不小于4号单开标准道岔。

2、使用木轨枕和砼轨枕时轨枕间距不大于1m,轨枕规格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误差±100mm;铁轨枕采用废旧轨道或矿工钢、槽钢、U型钢等制作,压板要焊牢,并确保道轨铺设后轨距尺寸符合要求,运输大型设备或综采支架线路枕木间距不大于700mm,道轨连接处轨枕应均衡放在接口两侧。

3、夹板、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道轨接口紧固后,螺栓露出长度1~3扣。

采用道塞调整轨道轨缝时,所用道塞必须是全断面,每个轨缝只许加一个,长度不大于50mm。

4、直线段两条道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按设计加高后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5、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6、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直径不小于25mm,间距在1.5~3m,曲线中间点必须设置一根。

7、轨枕的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轨枕必须一头齐,轨枕下应捣实。

8、同一条线路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道轨,不得出现大小不同的道轨。

9、局部地段轨枕埋深不足其厚度的2/3时,应重新埋设。

轨枕悬空的地段应停止运输进行充填。

浮矸(煤)道渣不超过轨枕上平面。

10、轨道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㈡道轨连接使用的道钉、鱼尾板、螺栓必须为标准件。

㈢道轨铺设要求直线段平直,曲线段圆顺。

坡头、坡底变坡道的上、下弯,要根据坡度大小辅设曲线轨,道轨接头避开拐点500mm以上,上下弯道长度不小于1.5m。

㈣临时轨道的水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矿车轴距的7倍。

㈤任何形式的开口、巷道拐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铺设回头道岔。

㈥巷道内铺设通车场时,中间、或一侧留出800mm的人行通道。

车辆与巷道帮间要有200mm以上的安全间距。

设备安装、物料存放距轨道间距必须达到500mm以上。

第十一条地滚及绳轮设置规定㈠在巷道转弯处必须加装钢丝绳导向滑轮,导向滑轮的直径与钢丝绳的直径比不得小于20倍。

交叉巷道必须安装架绳轮。

因坡度不一致,在巷道变坡点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托绳滚,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跳起磨顶板、磨帮时,必须移车或安装顶、立托绳滚,严禁钢丝绳与轨枕、轨道、巷帮和顶板棚架摩擦。

㈡导向滑轮的轮轴及框架必须有保险销。

轮与框的间隙超过5mm时要进行检修或更换,防止夹绳。

固定滑轮用的钢丝绳套或链条,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保证牢固可靠,严禁用挂钩连接。

㈢上山掘进导向滑轮的固定及要求(倒拉牛绞车):1、滑轮点柱采用Φ≥200mm优质红松圆木。

“人字型”滑轮点柱,要求接口严密、夹角在115°左右,受力一致;柱窝必须在实帮上,柱窝深度:煤帮300mm以上、岩帮200mm以上;点柱接口必须在实底上;点柱窝位置,要求高出接口位置500mm以上(以底板面为基础);必须在接口处打压柱。

“人字型”滑轮柱窝、绳套、要班班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2、单根滑轮点柱应与底板呈70°~75°夹角。

上、下柱窝深:煤帮300mm以上、岩帮200mm以上,灰岩顶板的上柱窝可打两个防滑戗铁橛,铁橛使用必须符合:橛眼深300mm以上,外露长度400mm以上,铁橛直径不小于40mm。

3、严禁采用横木和巷道内支架固定滑轮。

三、调度绞车的使用与操作第十二条使用规定1、司机必须是从事井下工作半年以上,经过专门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者,并持证上岗。

司机每年需复训一次并进行考核合格。

2、司机操作时,精神集中,着装规范;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本单位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4、严格按信号开车,信号不清时应通过回头铃发送反问信号,待得到准确信号后方准开车。

5、绞车司机必须坚持“五不开”制度,即:①绞车不完好不开;②钢丝绳打结、断丝超限不开;③安全设施不齐全不开;④信号不齐全不开;⑤超挂车不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