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认识自己

关于认识自我、美德与知识的几点看法
【摘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

他的智慧的火光不仅仅照亮了远去的一代又一代,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他的“认识自己”和“美德与知识”的论断是他的思想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两颗。

【关键字】:自知其无知美德即知识
【正文】:
一、认识自我,自知其无知
对于自我的认识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经常出现在那些伟人的宏篇巨著中,早在古希腊,柏拉图也论述了这样一个关于自我认识的观点。

凯勒到神庙向神灵询问有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神的回答是没有,但是作为苏格拉底自己,他却说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智慧,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

在许多著作中我们都会读到教我怎样去认识自己,而柏拉图的观点非常简单,他认识自己就是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他没有累赘的去论述自己如何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我认为这是一种相当可爱而又有哲理的一种论述,就好比人身上的品质,我们能够说自己是没有品质的,但是要证明自己是有品质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人是无知的
无知的毛病在于尽管不美不善不聪明,却沾沾自满。

凡是不觉得自己有欠缺的人就是不想弥补他根本不觉得的欠缺。

蒙田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自命不凡的虚妄。

其中也是阐述了一个关于自我认识的观点,与苏格拉底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蒙恬认为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是很奇怪的,他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他也不敢认为自己能做什么,他对于自己的本领心中无数,只有事后他才有所认识。

他怀疑自己如同怀疑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在先人有关考察人的全部学说中,一般来说,那种轻视人、贬低人、把人视做虚无的学说是我最乐于接受的,也是我所最喜爱的。


(二)人是需要学习的
苏格拉底曾提出:越是票赋好的人,越不可轻视学习。

他以马的列子来说明人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如果有一匹性子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在他还小的时候就驯服它并且能够驾驭它,那么他长大之后必定是一匹有用的、骁勇善战的千里马,但是如果不驯服他,那么他注定是一匹难以驾驭的驽材而已。

人也同马一样,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经过教育而学会了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们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

人家夸奖你是在督促你你应该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他夸奖的那样的一个人,人是需要学习的,人是无知的,我们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来真正的使自己配得上别人的称赞。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要善于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无论人家怎样夸奖你,你都要明白,你还远不是尽善尽美的人,你要懂得,人们赞扬你,多半是要求你这样进行自我教育。


一个人如果去做或者说一件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事情那是非常恐怖的。

像这种在别人面面夸夸其谈一件自己并不清楚并不明白的事情是非常愚蠢、可笑、受人轻视、受人批评的。

在所有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那些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无知的人。

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来使自己所说的话有据可查,只有愚人和呆子才会觉得自己是不需要学习的,他们认为不需要学习就能够辨别世上的真假好歹,呆子还认为如果做了一件对自己而言也没有利益可图的话的话,也是没有妨害的。

二、美德即知识
(一)什么是美德
关于美德与智慧的命题,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美德,因为正义的事情和那些有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有正义之感的人不会选择做一些丑陋卑鄙的事情,他不会将这些付诸实践的;即使他是尝试着要去做这样一些丑陋的事情他们也是会失败的。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一些真善美的事情,愚昧的人都是干一些丑陋卑鄙的事情。

只有呆子和愚人才认为即便自己没有做任何一件称得上真善美的事情,只有自己有财富那么自己就是一个有才德的人。

呆子和愚人将财富与才德相提并论,认为财富就是才德的象征,这很显然是相当荒谬的,即使是在保守落后的封建社会这一点也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呆子和愚人就是这样认为的。

愚人与呆子也不会去做一件真善美的事情,即便是去做也做不好或者半途而废。

因为愚人和呆子是没有智慧与美德的,他们将美德与财富画上等号。

(二)美德与知识
苏格拉底完全将美德等同于知识,一种行为之符合于真善美不在于这种行为本身,而在于对这种行为的正确认知,一个人无意中去做某种善行不称得上美德。

一个人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是善的,是对于他人或社会有益的并且将这件事做得很好,那么这就是一种美德;如果,他只知道所做的事情对自己有益而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善的,或者他做了一件善事半途而废了,这些都不能说的上是美德。

一个人拥有美德那么他就是有知识的。

人的美德是一种秉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知识是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的。

美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知识,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美德的,但是知识是人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的。

所以说有一种观点引申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种等同关系我认为是不能成立的。

我认为人自知其无知是一种美德,但是“无知”本身并不是一种罪恶。

如果我们都不通过学习来增加知识那么我就都是罪恶的,想很显然这样说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可以说“美德就是知识”,但是“知识即美德,无知就是罪恶”这样的说法我是不赞同的。

【参考文献】:
《柏拉图的《会饮》》柏拉图著
《苏格拉底之道最充分地运用你的智慧的7把万能钥匙》(美国)罗纳德.格罗斯著《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著
《品格书——成就一生的品格修炼经典》苏格拉底著
《柏拉图对话录》张秀章解灵芝选编
《柏拉图的《会饮》》柏拉图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