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6)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 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本质上 属于危险、有害因素的一部分。
7)事故: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 的意外情况。
8)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9)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的全过程。
3) 生物性危害因素:有害的动植物、致病
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等
4) 生理、心理性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 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 功能缺陷
5) 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 监护错误等
情况)
潜在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停 水电汽风等)。
其它活动(外来人员的动火、破土、用电、进车、进 设备、防腐保温、高处作业、参观实习等)
装置、设备、设施清单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或系统、单元等 设备(可按机、泵、换热器、塔等顺序
编) 设施 (消防设施、库房、办公场所等) 外界提供的设备设施
10)可容许的风险:根据企业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 全方针,企业可接受的风险。
11)重大风险: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确定出来的。
三、如何充分地进行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认知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1 对危害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 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这些程序应包含:
8、检查和监督
9、事故处理和预防
10、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检查
HSE管理体系标 准 模 式
持续改进
审核、评审和持续 改进
检查 & 纠正措施
•检查和监督 •事故处理和预防
HSE管理 体系模式
实施和执行
领导承诺、方针 目标和责任
策划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 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 制
• 运行和维修 •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 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GB/T 28001 模式
持续改进
管理评审
职业健康与安全
检查和纠正措施
•绩效测量和监视
安全管理体系 模式
•事故 、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 防措施
•记录和记录管理
•审核
实施和执行
• 结构和职责
• 培训,意识和能力
• 协商和沟通
• 文件 • 文件和资料控制
• 运行控制 • 应急准备和响应
方针
策划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的策划 •法规和其他要求 •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
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
供)。
建一个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项目清单, 包括内容:
第一类危险源清单
所接触的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介 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要注明。
作业活动清单:
正常生产作业活动(按系统单元分) 异常作业活动(开停工、检维修、其他非预期运行的
NOV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ervices Pte Ltd
中石化HSE管理体系标准
计划
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4、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5、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6、运行和维修

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实 施
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和风险控制,是体系建立和 保持的基础和核心,是体系运行的动力。是按照预防 为主的原则,主动地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违章作业)、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等方面进 行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和对风险进行控制,其最终目 的是控制各类风险,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保证安 全。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是体系建立 和保持的基础和核心
3.9事故处理 3.8.4不符合 纠正
3.8检查和监督
3.3.2.6 目标、指标
3.7.3 应急管理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价4承包商和 供应商管理
3.6 运行和维护
3.3.3.4 管理方案
3.2.4 培训、意 识、能力
3.2 信息交流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
评审改进 检查纠正
持续 改进
危险源识别
风 险 评价
改善计划

可容许风险
或管理控制


维持管理
二、基本概念 1)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2)危害: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HSE)。
3)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 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GB/T 28001-2001);hazard
4)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 使用或贮存危害物质(品),且危险物质(品)的数量 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GB18218-2000)(安全生产法第96条)
5) 危险、有(危)害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 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 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 评价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一、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对安全的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 三、如何充分地进行危险源识别 四、如何正确地进行风险评价 五、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六、下步工作安排
一、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对安全的重要 性 1、石化行业的特点:高温高压、易燃易 爆、有毒有害等,属高危行业,风险很 大,容易发生各类事故,且事故的后果 往往比较严重。
危A按险导源致事的故分和类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
(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 与代码》)
1) 物理性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 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运动物、明火、 高低温物质、粉尘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 缺陷、标志缺陷等
2) 化学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自燃、有毒、腐 蚀性物质等
2、安全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各类风险, 避免和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3)“海恩法则”启示:每1起严重事故的 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 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想不发
生事故,就必须把事故隐患消除或控制住,那么事故 隐患在哪里呢?它的风险有多大?如何进行控制?
4)HSE管理体系(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 )提供了安全管理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