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第一单元
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分别是《村居》和《咏柳》。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情景。

《找春天》
课文以一群孩子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春天的迷人风光。

《开满鲜花的小路》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讲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包花籽,到了第二年春天,花籽让小路开满了鲜花,让所有的小动物们享受到了美丽和快乐。

告诉我们要学会传递快乐,分享快乐。

邓小平爷爷植树
课文主要写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柏树的经过。

赞美了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他对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重视。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
课文内容。

1.《古诗二首》…………………………………………………………………………………………2课时
2.《找春天》……………………………………………………………………………………………2课时
3.《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
4.《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要继
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古诗二首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学生)
作者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用时:12分钟)
1.组织学
生自读古诗。

2.指导学
生读古诗,纠正
字音错误。

3.播放古
诗配乐朗诵视
频。

4.组织小
组合作识记生
字。

5.指导学
生巩固识记生
字。

1.利用拼音
自读古诗,圈画生
字,把字音读准,
把诗句读连贯。

2.读古诗,注
意读准音。

3.认真听读
古诗,感受古诗的
韵律节奏。

4.小组合作
交流识字方法。

5.开火车读
生字卡片或与同
桌做部件组合游
戏。

2.把下列音节
补充完整。

y_____
f_____ d_____
莺拂

l_____
z_____
柳醉
3.多音字组词。

同桌赛读,中出现的“草长”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散学:
________________ ___
归来:
________________ ___
纸鸢:
________________ ___
5.给古诗划分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生字的书写要点。

练习描红、
全班评议、
7.按要求填空。

诗:
__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笔顺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可组词
________________ __。

1.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春天的诗句。

2.出示教师摘抄的咏春的诗句,领读。

2.板书课题:咏柳。

二、初读感知(用时:10分钟)
1.把古
诗读正确、流
利,认记生字
“咏、妆、丝、
绦、裁、剪”。

2.老师
指导书写“碧、
妆、绿、丝、
剪”5个生字。

3.根据
注释了解诗歌
的大意。

4.小组
交流;互相释
疑,讨论难点。

5.交流
自读情况。

(1)抽
1.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自由读
古诗,画出带有
生字的词语,把
古诗读通顺。

2.描写观察
重点笔画,再集
体交流:
“裁”是半
包围结构,里面
“衣”字的最后
一笔是点,不是
捺;
3.画出自己
不理解的词语,
同桌合作解疑。

4.汇报交流
学习情况。

10.看拼音写词
语。

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总结全文(用时:3分钟)
1.组织学
生交流:学了
本诗,你有何
感受?
2.有感情
地朗诵古诗。

3.背诵古
诗。

1.学生自由
讨论,谈感受。

2.根据提
示,学生尝试朗
诵全文。

14.默写古诗
《咏柳》。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片段
◆以读促讲,读中感悟(教学重点)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准确。

现在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地方,哪些地方读不懂,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大家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怎么理解?(各个小组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师:大家看“妆”字里有个“女”字,女子最喜欢什么呢?
生:穿花裙子。

生:我妈妈爱描眉、涂口红。

生:我知道了。

“妆”是打扮,化妆的意思。

师:你说得真好。

这首诗是说春天里柳树打扮得很美,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描写了柳树的美?
生:碧玉。

师:好,谁愿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春天把高高的一棵柳树打扮得很美,像用碧玉做成的。

师:(问其他同学)你们也是这样理解的吗?
生:我觉得春天里不是一棵柳树发芽,有好多棵哪!
师:对,这里的“一”不是指的数量“一”,同学们看这里(边用手指着自己边说)今天老师穿了一身漂亮的衣服。

谁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一身”换个说法?
生:今天老师全身的衣服都很漂亮。

师:好极了。

谁再来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春天把柳树打扮得很美,像用碧玉做成的。

儿童的认知世界有许多生动的生活情境。

在古诗教学中,对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库存,凭借生活积累,从而展现语言所描绘的景象。

师:你说得真棒。

同学们觉得这首诗哪句最美?
生:我认为“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得美。

冬天的柳树光秃秃的,可是春天的柳树就不一样了,千千万万根柳条变绿了,就像一条条绿色丝带,又像长满了绿绿的长头发
生:我喜欢“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多美呀,一棵柳树全身上下像用碧玉打扮起来的,堆砌起来的。

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写得多神呀。

春风一吹,就在光秃秃的柳条上剪裁出了细小的柳叶。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这首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感受春光里柳树的优美:(配乐朗诵)“在河边,在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柳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致而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


(学生们紧闭着眼睛,小脸上露出欣赏、陶醉的神情)
赏析:这一设计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一边听老师描绘,一边想象,把古诗中的语言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饱览想象之美,语言之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