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CQZ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CQZ 038—2008石油天然气井场电气安全技术规范2008-08-25发布2008-09—25实施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I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电气安装技术的基本原则 (1)4防爆标准......... (1)5系统接地及安全技术要求规范 (2)6等电位联结规范 (6)7浪涌抑制保护系统规范 (7)8供电接口......... (7)9电气设备运行监督及运行报表 (8)10附加说明...... (9)参考文献..................... (10)前言《石油天然气井场电气安全技术规范》对石油天然气井场电气、仪器及电气安装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同时作为石油天然气井场其它电气及仪器相关标准的基础标准。
本标准按GB/T 1。
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
2-200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和表述。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机械与装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装备处、川西钻探公司装备部、川东钻探公司装备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豫、王黎清、王五一、谭昌兵、张建.石油天然气井场电气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井场电气、仪器安全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及天然气钻井井场、试油和修井作业的电气、仪器及电气安装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的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SY/T 10041-2002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一级一类和二类区域划分的推荐作法3 电气安装技术的基本原则3.1 防爆标准的规范化,即根据合理的防爆标准,选择正确的防爆型式、气体组别和温度组别,保证设备的防爆性能.3。
2系统接地及安全技术要求的规范化,即执行统一的TN—S/TN-C-S系统接地和安全技术要求。
3。
3等电位联结的规范化,即执行统一的井场、生活区、录井等总等电位联结。
3。
4浪涌抑制保护系统规范化,即实行统一的外部浪涌保护、内部浪涌保护、谐波抑制措施.3.5供电接口的规范化,即实现统一的供电接口,确保井场供电的规范性。
3。
6 电气设备运行监控、检查及维护报表的规范化.4防爆标准4。
1 防爆区域的划分标准执行SY/T 10041—2002。
4.2防爆资质钻机防爆电气设备应具有合格的防爆资质,即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合格证,与合格证对应的防爆取证总装图纸。
防爆电气产品或铭牌上,应有红色的Ex标志.产品铭牌上还应防爆类型、温度组别、气体组别、外壳防护等级和防爆合格证编号.‘防爆产品结构与尺寸,应符合防爆取证总装图纸要求。
4。
3距井口30 m以内电气设备防爆标准的选择执行.4。
3。
1 司控房电气设备4.3。
1。
1房内电气柜、台等采取正压防爆型式,并引入洁净和安全的气源.4。
3.1。
2房内顶驱普通操作台和HMI(人机界面)操作台等应采正压防爆,并引入洁净和安全的气源。
4.3。
1.3房内电控触摸屏、顶驱触摸屏、钻井参数显示屏、工业电视监视屏等应为本安防爆.4。
3.1。
4房内电子防碰显示设备应为防爆型。
4。
3。
1。
5房内照明灯具应为防爆型。
4.3。
1。
6房内空调及照明开关等均为防爆型,并采用电缆穿管敷设。
4。
3.1.7房内录井终端应为防爆型.4。
3。
1.8房内其它电气设备均为防爆型。
4。
3。
1.9 司钻房各种外部电源防爆接插件选用无火花防爆型接插件.4。
3.1。
10司钻房信号接插件可选用防爆接插件。
4。
3.1。
11 房内电气设备外壳应统一接到司钻房局部等位联结端子上,再统一与井场总等电位联结母线连接。
4。
3.2绞车和转盘电机4。
3.2。
1 电机位于API一级l类以外及API一级2类以内区域时,其风机应为防爆型,且风机进气口应位于API一级2类以外区域。
4。
3。
2.2 电机整体采用正压防爆型式或达到正压防爆效果,电机外壳防护等级IP44。
气源应为安全洁净的空气。
4。
3.3综合录井房布置在距井口25 m以内时,应使用正压型防爆综合录井房。
4。
3。
4压风机房/发电房4。
3.4.1 照明应采用防爆灯具,穿管敷设电缆.4.3.4.2 电线敷设应满足防爆要求,一般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如果使用中因电缆损坏,需要中间接头,应对中间接头进行环氧树脂密封和热缩管保护处理。
4.3。
4.3照明控制应采用防爆照明开关。
4.3。
4。
4发电房应距井口30 m以上。
4。
3.5 VFD/MCC房4。
3.5。
1 出线柜快速接插件应采用防爆型。
4.3。
5.2现场总线连接应采用防爆接插件。
4。
3.6井场照明设备的防爆等级4。
3.6.1 井场照明防爆荧光灯具4.3.6.1。
1 防爆型式为复合防爆,即灯具增安壳内行程开关、电子镇流器及灯管均为防爆型电子元件。
4.3.6.1。
2增安型防爆灯具布置在API一级2类区域或不分类区域.4.3.6。
1。
3隔爆型防爆灯具布置在API一级l类、2类和不分类区域。
4.3。
6.1.4增安型灯具的气体组别不低于IIC,温度组别不低于T5.4。
3。
6.1。
5隔爆型灯具的气体组别不低于IIB,温度组别不低于T4。
4.3.6.2井场投光灯具4。
3.6.2。
1 防爆型式为隔爆或增安。
4。
3。
6.2.2气体组别和温度组别同4。
3.6。
1.54。
3。
7井场防爆盒、箱4。
3。
7。
1 平盖接线盒4.3.7.1。
1用于接线用的平盖防爆分线盒应采用隔爆型,用于穿线用的平盖穿线盒可采用增安型或隔爆型。
4。
3。
7.1.2防爆区域内用于防爆型防雷器的防爆盒,应为隔爆型,其气体组别和温度组别同4.3。
6.1.6.4。
3。
7。
2井场防爆箱4.3.7。
2。
1 防爆箱包括各种接插箱、控制箱、离心机变频控制箱、振动筛电控箱、盘刹电控箱、阀岛电控箱、顶驱控制箱以及各种操作控制箱等。
4.3.7。
2。
2防爆箱的防爆型式应满足相应防爆区域的防爆要求.4。
3。
7.2.3 API —级l类区域应采用隔爆型或本安型防爆箱。
4.3.7.2.4 API一级2类区域可选用隔爆型、增安型(复合)、正压型等防爆箱,正压型防爆箱应引入洁净安全的气源.4。
3。
7.2.5防爆箱的气体组别和温度组别及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防爆要求。
4。
3。
7。
3储油罐应在距离井口30 m以上,距发电房20 m以上的安全位置.5系统接地及安全技术要求规范5。
1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钻机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保障人和设备的安全.本规范适用于本标准颁布后的石油天然气井场220/380V电网.5。
2石油天然气井场220/380V电网的系统接地型式为TN—C-S或TN—S型.TN-C—S系统即系统中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TN-S系统即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TN—S系统适用于新制钻机,TN—C—S系统适用于在用钻机.5.3机械钻机和转盘电驱动钻机的系统接地型式系统接地型式见图l、图2。
图1机械和转盘电驱动钻机的TN—C—S系统图2机械和转盘电驱动钻机的TN—S系统5。
4 电驱动钻机系统接地型式5.4.1 发电房带并车装置的系统接地型式见图3、图4。
图3发电房带并车装置的TN—C-S系统图4发电房带并车装置的TN—S系统5.4。
2发电房不带并车装置的系统接地型式见图5、图6。
图5电控房带并车装置的TN-C-S系统图6电控房带并车装置的TN-S系统5。
5对系统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5.5。
1基本要求5。
5。
1。
1 系统接地为采用自动切断供电这一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保证自动切断供电措施的可靠和有效,要求做到:a)当动力或照明回路发生“相碰壳"或“相碰保护导体”故障时,所配置的保护电器应能自动切断发生故障部分的供电,且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不大于50v;b)在与系统接地型式有关的某些情况下,不论接触电压大小,切断时间允许放宽到不超过5s;c)电气装置的“壳”(即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PE或保护中性导体PEN与接地极相连接,以保证故障回路的形成;d)凡可被人体同时触及的“壳”(即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到同一接地系统。
5.5。
1。
2系统中应尽量实施总等电位连接,详见第6章等电位联结的规范化内容。
5.5.1.3不得在保护导体PE回路中装设保护电器和开关,但允许设置只有工具才能断开的连接点。
5。
5.1。
4保护导体PE材料只能采用铜芯或铝芯导体.5.5。
1.5电气装置的“壳”(即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导体的串联过渡点.5.5.1。
6保护导体PE必须有足够的截面,其截面可以用下述方法之一确定:a)截面必须不小于表1中的相应值。
电气装置中相导体的截面相应保护导体PE的最小截面S≤16 S16<S≤35 16S>35 S/2注l:按表选取的截面若不是标称值,则应采用最接近它的又比它大的截面标称值.注2:表l中所列的数值只在保护导体的材质与相导体的材质相同时才有效.若材质不同,则所选取的截面积的导体的电导应与按表l所选取的截面积的导体的电导相同。
b)单根保护导体的截面不得小于以下数值:有机械保护时,2.5 mm2,没有机械保护时,4mm2。
注:包含在供电电缆中的保护导体以及电缆外护物作保护导体的可以不受上述限制。
5.5。
1.7连接保护导体PE或保护中性导体PEN时,必须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遇有铜导体与铝导体相连接和铝导体与铝导体相连接时,更应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专用连接器)防止发生接触不良等故障。
5。
5.2井场接地系统除满足上面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述要求:5.5。
2。
1 系统中所装设的断路器的特性和回路的阻抗应满足公式(1)所表达的条件,以保证在电气装置内的任何地方发生相导体与保护导体(或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阻抗可以忽略不计的故障时,保护电器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断其供电.Z s·I a≤Uo。
..。
.。
....。
.。
.。
...。
.。
(1)式中:Z s--—-——故障回路的阻抗,Ω;L a-————--—保证断路器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动作切断供电的电流,A;U0—--———对地标称电压,V。
公式(1)中与五有关的切断供电时间系指:a)对于通过插座供电的末端回路或不用插座而直接向I类手持式设备(或运行时需用手移动的设备)供电的末端回路为不超过0。
4s;b)对于配电回路或只给固定设备供电的末端回路,为不超过5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