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史导论
– 关注学派 – 关注标志性人物、事件和成果 – 关注具体的知识积累
三、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 方法原则:
– 以大传统解社会学在中国的发 展历程。中国社会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是中 国社会发展方式的非西化特色决定的。中国 社会的发展不是按照西方分工社会特色发展 起来的。
• 具体方法:
– 从社会实践(改良)的角度来理解各种社会 理论
• 从理想类型的角度而言,小传统服从大 传统,但是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有交叉 混同。
• 孔德系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对立是中 国社会学史上大传统的对立,这种对立 一直贯穿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判断标 准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从小传统的角度而言,孔德系和马克思 主义社会学都只是社会学学科中的一种 研究角度,一般强调的是自然学派与人 文学派的对立。
– 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写作完成 – 学术性较强,注重细节,有亲西方倾向 • 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英文版
• 杨雅彬 《中国社会学史》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 韩明谟 《中国社会学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 张琢
《中国社会和社会学百年史》 中华书局(香港)
导
论
一、关于教材和参考书的介绍和说明
• 教材: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中文版
– 根据党建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改编, 介绍了一些社会学基础知识,有一定政治倾向
– 相对其他教材,时间跨度最长,体例完整,有一定 特色
• “史”“论”结合 • 分为孔德系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大传统 • 全景式展开与重点剖析交叉 • 社会学教育和社会学研究兼备 • 事实与评价相配
1992年版
• 孙本文 《当代中国社会学》 胜利出版公司 1948年版
二、中国社会学史中的两种传统
• 大传统:求是,中国社会学存在目的是运 用社会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寻找有关社会 发展的真理以救国救民。
• 小传统:求知,中国社会学存在目的是运 用社会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积累有关社会 发展的具体知识以扩展学科知识存量。
– 两个附录很有价值:中国社会学史大事记,中国社 会学著作要目
参考书
• 谢立中 《中国社会学经典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 胡鸿保 《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 韩明谟 《中国社会学名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阎明 《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 社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