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解读花语_浅析李清照词中_花_的意象
解读花语_浅析李清照词中_花_的意象
随其人生脉络,赏析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体悟她色彩 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斑斓的生命花语。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萍花汀草无穷好
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佳节重阳本想以饮酒赏
她虽出身“名门闺秀”,但终有属于她的少女生活 菊驱愁逐闷,不料反更触动了思夫的情弦。茕茕孑立,
情景,通过摄取“瞬间”表现“永恒”。如花季节,“花”也 的神采,堪称其凄清孤寂之女性情怀的生动写照,展
就成了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载体。这首秋日湖上之 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神形兼备的闺中思妇的素描。
作,写得清妍妩媚,含情脉脉,通篇都洋溢着欢快的青 正如刘熙载所言“我亦具物之情”、“物亦具我之情”,
春旋律。作者眼中,水光山色都有生命的感情,与人亲 物我两融,情景交辉,意境极美。
诗文解读
解读花语
—— —浅析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
武新哲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河北 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 容,色泽浓艳,形象清新逼真,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
实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
一“瘦”用得惊险奇绝,诗人采用拟人法来形象生动的 迹,没了“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繁华,
描写事物。一个“瘦”字既写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 没了“香冷金猊,被翻红浪”的慵懒,也没了“险韵诗
露出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出了暮春时节。如此精心刻 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的闲情逸致,只剩下形单
意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 影只,只剩下万念俱灰。她将自己深寓时代苦难的凄
风住尘香花已尽 在 孤 苦 中 行 走 ,满 目 所 见 ,无 非 疮 痍 ,生 命 的 尽 头,也是百花的谢幕。“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 春》)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 1 35)春天避难金华 时所作,她那时已 51 岁。“风住尘香花已尽”仅仅七个 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落红满地的凄凉环境,生命终 结时,花已尽,人也将悄然谢幕。正逢暮春,然百“花已 尽”,只剩下“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尘香”,生活在这个 环境的词人是“日晚倦梳头”。国破家亡,强敌当前,丈 夫逝世,自己孤身飘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花有情,花解语,花承载着李清照的青春过往、相 思情愁、千秋家国。把玩落落繁花,低吟锦词妙句。在 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中我们了解了李清照坎坷的命 运、情感的历程,体悟到她的卓绝与不朽,读花实是在 读一颗水晶心、一曲生命的绝唱。
67 21 世纪中学生作文 2009 年第 1 0 期
近;眠沙的鸥鹭不愿与人离开。尤其是那“萍花”,在诗
憔悴损有谁堪摘
人的笑靥中摇曳,飘洒无尽的芬芳,弥漫成无尽迷离
金人入侵,山河破碎,黯然南渡,身世飘零,国破、
的景致。作者凭着移情作用,将主人公热爱大自然及 家亡、夫逝,幸福快乐的女孩变成老弱病愁的孤鸿,曼
生活的抒情形象由感情移入外物得到表现。
妙风河也幻化成憔悴黄花,辗转在字字泣血的《声声
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以白描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手法写人物言语,出于对花的关心,问得那么认真;出 得?”淡酒浇愁时,燕叫回肠,细雨打梧桐,此时观花正
于惜花的心情,驳得那么恳切。既体现作者惜花伤春 如己,花事已过,孤苦无依,再不能与丈夫“东篱把酒
的敏感心理,又表现出侍女娇憨,不解人意的情绪,更 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只能“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重要源泉。酒与诗人是一个悲喜剧话题,或悲或喜,尽 种摒除世俗纷扰和功利烦扰的迷狂状态,获得精神上
洒于诗酒之中。酒最能将诗人的真情抒发出来。酒是 的自由,从而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然而,酒醉得是诗
诗人的知己,是亲人,是伴侣。
人,却永远醉不了诗人的心。在诗人看来,醉是心灵的
关键词:酒与诗 沉醉 铸诗魂
宣泄,是良知未泯的痛苦,是无助无奈的悲哀。“李白
具有生活情趣,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可谓“传神之 黑?”菊花憔悴瘦损,没有一人怜惜,更无一人采撷把
笔”。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无限凄婉,绿代指叶,红代 玩。人如花,花如命,寂寞、凄惨、悲伤、无奈、绝望,秋
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这一“肥”、 风起时,花将质本洁来还洁去,如清风一缕,不着痕
诗词作为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总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
是让人魂牵梦绕,为之陶醉、倾倒。而酒是诗词中经常 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提诗人,提酒,必
出现的一种意象,酒与诗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结,奈 然少不了这位“酒中八仙”李太白。其可谓为酒而生,
何叫人生死相许?
发的契机。诗人酣饮之后,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神思 心中之块垒,只能愁上加愁。入仕是李白魂牵梦绕的
泉涌,下笔成章: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 目标,可他又不屑于走常人所走的科考仕途之路。因
继而豪饮,然后蒙头大睡,醒后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 此,李白沉湎于酒,寻找解脱。“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
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中借得灵机,写下千古名句 群。”(杜甫《春日忆李白》)唐诗中的这朵奇葩正是在
流”,为了传达那种伤时忧世零乱漂泊的烦乱之情,她 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又多么具有感染力 量!用语是朴素的,几乎没有任何雕痕,音节也很自 然,“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既无言可写,亦无 行可记了。早已心灰意冷,空叹“事事休”了,因“物是 人非”而苦不堪言。是一首哀婉欲绝泣不成声的悲歌。 自此,人生走到尽头,“花谢花飞花满天”,花消云散, 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空余恨。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全篇一挥而就, 酒的浸润下异常夺目地绽放。我们可以看到青莲似醒
不更一字,真可谓“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 似醉,忧愤移情于酒。其实,不醒如何痛苦,不醉又如
!!!!!!!!!!!!!!!!!!!!!!!!!!!!!!!!!!!!!!!!
愁悲惨借一簇黄花不着痕迹的娓娓道来,让人既悲又 怜,无限感慨萦绕在心间。
为酒而死,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醉只是
的确,在中国古代,酒与诗人是极有缘分的。且不 表象,酒后抒情才是要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公是如何咏叹“对酒当 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古
歌,人生几何”的,南唐后主李煜也有词表白了对酒的 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在豪放
关键词:生命花语 绿肥红瘦 东篱把酒
叹自己的青春易逝。王士祯认为这一结句“人工天巧,
李清照,款款行走在男性诗人世界里,却是那么 可称绝唱”。
的光彩夺目、摇曳生姿。她傲然芬芳,她遗世独立、她
人比黄花瘦
倾国倾城。她的作品,在中学、大学的课本里屡见不
觅得如意郎君,诗文唱和,神仙眷侣,却又难免离
鲜;她独特的创作技巧璀璨夺目。解读李清照,唯有追 别,于是又有“花”与诗人同病相怜。“薄雾浓云愁永
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境界。“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 面容;一边有清雅的芳姿、傲霜的神韵,一边有高洁的
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语不尽,无穷好。莲子已 情怀、坚贞的情操。秋风一起,竟比黄花还瘦几分!这
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顾,似也 个“瘦”字,不仅是形容形貌的憔悴瘦弱,更给人以“人
恨,人归早。”(《怨王孙》)她最善于捕捉一瞬间的生活 有病(心病),天知否”的联想,展示出诗人“人淡如菊”
笑。在这位极具文人情怀的国君眼中,美酒、美人价更 对影成三人。”席间只有诗人、明月、影子,冷冷清清,
高。台湾诗人洛夫说得就更绝:“要是把唐诗拿去压 何等孤寂!诗人自斟自饮,一腔愁绪诉与清风明月。
榨,至少还会淌出半斤酒来。”
《宣州谢晀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人生在世不称意”,
酒是诗歌发展的发酵剂、催化剂,是诗人灵感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以杯中之薄酒浇
钟情:“金刀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临 的外壳下,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万里江山,不抵一壶好酒;万 即便是醉后狂歌,但心是醒的,是寂寞,是无奈。你看
里江山,不抵佳人回眸一笑;万里江山,为换酒,为换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和情怀,所以在她的词里年少时代总活跃着少女的激 只有人菊相吊;虽有“暗香”,只好徒叹奈何。愁绪如绳
情,青春的欢娱,生活的高潮。她的词直抒胸臆,写真 如麻,愈理愈乱。当寒气直透心底时,西风吹过,瘦弱
情实感,淋漓尽致,却又不是一泻无余。这种艺术力 的菊花“不耐风揉”,“销魂”的自己比花还瘦。一边是
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白描的笔法, 细瘦的花茎、黄色的花瓣,一边是瘦削的形体、憔悴的
66 21 世纪中学生作文 2009 年第 1 0 期诗文解读Fra bibliotek杯酒铸诗魂
姚莲红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高中 河北 唐山市 063308
摘要: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酒 是舞,出语皆成诗”(张说《醉中作》)。
则是诗歌发展的发酵剂、催化剂,是诗人激扬文字的
酒可以让人沉醉得超脱尘世,可以把诗人带入一
绿肥红瘦
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惜时伤时,也时常在李清照的笔下浅吟低唱。此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时的“花”,也就被赋予了顾影自怜的落寞情怀。“昨夜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