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演讲稿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演讲稿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演讲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各位优秀的招商人才共同学习有关服务业方面的知识,开篇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小典故。

然后大家看看这样一个小故事里面包括了哪些服务业的产业部门?大家都知道两则扔鞋的新闻,一则是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伊拉克被记者扔鞋,另外一则是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被一欧洲男子扔鞋,有一次,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中央党校做演讲,特地也拿扔鞋做例子,他说,如果在坐的哪位领导出国访问又被扔鞋了,您会怎么说?当时有位部长说:如果有人向我扔鞋,我就会说,这鞋made in China。

大家从这一个小典故里面,其实就看到了服务业的影响。

虽然“中国制造”说的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劳动力优势,但是一双中国制造的鞋子能出现在异国他乡,却包括了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服务业的产业部门,如果再扩展开来,还可能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公共管理服务业等。

好了,下面,我们言归正传,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服务业的基本概念。

一、服务业的基本知识 1 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

一般认为服务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

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

具体来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上述这14个行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分为几大类,首先,按服务对象一般可分类为: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益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指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等,特点是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二是生活性服务业,指的是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这些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且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三是公益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按服务业的发展进程分,可以将服务业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大家都知道,传统和现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也 2 存在争议,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你刚才讲的服务业的概念有争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也不确定,那你现在说的这些,到底靠不靠谱啊?我认为啊,这样一些争议,恰恰说明了服务业在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和调整,用以前很时髦的一句话叫“与时俱进”吧。

下面,我就来重点介绍一下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概念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后来,在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它的内涵主要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现代3 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它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我们将现代服务业也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大类,第一类是基础服务第二类是生产和市场服务第三类是个人消费服务第四类是公共服务。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通过前面我的介绍,大家也许发现了,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较,具有它的显著时代特征,归纳起来说,就是“三新四高”。

三新:新服务领域,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

新服务模式,服务提供者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基础上进行的服务创新。

新增长方式,这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另一方面是现代服务业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价值,低资4 源消耗、低环境代价的结果。

四高:即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人力资源结构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

刚才我把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做了一个简要介绍。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什么都要跟国际接轨,也许这样显得洋气,是吧,那好了,我这里也洋气一回,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国际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三、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首先第一,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

制造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臵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经营成本。

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资源和业务整合的自主性。

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围绕外资制造业,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

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

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对接。

5史性飞跃,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稳步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持续增长,我国房地产供给大幅增长,居民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这个大家可能都有切身体会,房价在国家的一再调控下,一路飙升。

经过行业的重组整合和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正在进一步向满足现代物流业要求的方向转变。

随着通信能力的迅速提高,传统邮政业务稳步发展,电信业务快速增长。

上面两个行业的发展,大家也都能感受到,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网购的经历,大家都有一个名字叫“亲”,快递公司就是运输行业或者说物流行业其中的一个环节,然后是网络的普及,手机3G已经广泛应用,4G网络也即将铺开。

除上述按国民经济标准分类统计的现代服务业外,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服务外包业、会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以及总部经济等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

虽然一些重点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11 占比重明显偏低。

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高于10年前的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十分悬殊。

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

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配套、快速的,是为有效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服务的。

但是,目前我国服务支撑系统还不完善,效率不高,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部门的发展。

当前我国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上,而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电信、房地产、研发、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却发育不足,导致我国服务业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

技术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

中国服务业一直未能得到较好发展,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不足,科技含量低,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现代科技平台的有效支撑,网络化相对不完善,从而成为限制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劳动力要素在服务产业中重视度不足。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该比重在1999年已经达到40%以上,而中国目前还不到30%。

现阶段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中国服务业总量规模不大,这也是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市化水平低的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12 五、我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些问题,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这就是: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加快服务业发展就是要积极促进服务业的现代化,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分类,现代服务业或新兴服务业均可以归类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之中。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就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而言,各国划分标准尚不统13一。

按照联合国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生产性服务业大致包括五个方面: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6个行业门类、22个行业大类,148个行业小类。

1.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臵和融资服务功能。

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