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沙河子镇中心校贾军利
沙河子镇王党塬小学王力锋杨刚虎郭亮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沙河子镇王党塬小学王力锋
内容提要
针对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结合我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研究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
一、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淡薄
(二)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良倾向
(三)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二、应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加强校本教研,再生课程资源
(二)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四)大力提高教师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现状对策
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也成为新课改的重点了。

国家课程以开发全国统一的、共同的课程方案为目标,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课程的决策权掌握在学科专家手中,是权利高度集中的课程决策模式,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地方课程是以发展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问题或是置之不顾,或是一笔带过,极少尝试去寻找资料或与学生共同探究文中的新资源,也不关注教材以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二)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良倾向
教师不会挖掘学生拥有的课程资源除班主任之外,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往往只在课堂上,课外与学生的接触甚少。

因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生活体验不甚了解,其教学就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做什么或怎样做,而学生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意愿,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他们的兴趣等课程资源因得不到挖掘而白白浪费了。

(三)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1、电教设施不完善,建校后班班通还没有及时安装到位。

2、图书资源缺乏。

3、教师之间单打独斗,校本课程资源缺整合
4、学校对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二、应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加强校本教研,再生课程资源
1、全程校本教研,为课改提供成功保障。

我镇自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各学校执行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全程校本教研的决策:(1)在开学之前,备课组就把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摆出来,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认领内容。

接到任务的老师利用假期充足的时间把自己认领的任务进行斟酌酝酿,并搜集各种资料,结合学生
实际编制“导学案”初稿,形成雏形。

(2)提前一至二周对所需教学的内容在备课组进行讨论修改,必须做到人人发言,主备老师执笔修改,不断加工冶炼,从而编制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收益最高的导学案。

(3)、课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一方面对所教学所疏漏的内容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能为以后教学提供前车之鉴。

2、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由于传统的备课方式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高耗低效,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

于是“导学图”就实行分工合作,备课组一人主备,集体讨论,集体修改,共同使用,让每位教师好的做法,充分体现在“导学案”上,真正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这样首先就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再次整合,解决了教师之间业务水平差异问题,真正体现了深层次的教育公平。

其次是整合了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资源。

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务实,听课评课实事求是,既不过多美言优点,也不隐瞒不足。

我要很快融入到了备课组老师中,迅速把握以导学图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机会,使自己快速的进步和成长……”
(二)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学校资源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不管条件多差的学校,只要善于发掘,它肯定也包含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如利用好学校的资金,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建好微机室、完善多媒体功能、远程教学室;定购更多的图书,备好专门的阅览室,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加强班
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让班级、校园文化成为一种新生的课程资源,同时为学校营造好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2、以教材为核心,积极向课外拓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与现实生活与地方文化有很大的关联,那我们学校就应该从这些与学科有关联的又能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外资源,有计划地引入课堂学习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如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应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校地方实际积极向课外拓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好每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知识,形成能力;又可充分利用农村优势,开发利用农村中特有的自然资源,如让学生去观察春天的草、花、树的变化,感受春雨的绵长,学生便会明白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景物描写要生动形象。

3、充分利用好家庭和社会资源
“不论现代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取代或否定家庭教育、家庭生活对于人的成长所具有的价值。

”家庭生活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生活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宽松,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和集体活动。

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使他们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学会写,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在家庭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会了交往,丰富了经历,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着大语文。

社会是一个大
舞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平凡还是伟大,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是活生生的资源,语文教师应该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来教化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一个地名的来由,一种风俗民情,亦或是一片自然风光,一个流传的故事等等,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一定要深入挖掘。

学校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动全体师生收集素材,根据学科特点编辑成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四)大力提高教师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师等各方面都有责任共同努力。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校本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因此,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是丰富的知识技能素质。

要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以及教育专业知识。

三是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法,树立创新意识,注意发现、勇于创造和充分利用好的校本课程资源。

四是科学的教学管理素质。

教师必须学好、掌握好现代管理学、教
育学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和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勤于捕捉,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并以极大的热情充分利用现有校本课程资源和不断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崔允漷著
2、《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团结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3、《教育科研过程》新疆大学出版社杨章宏著
4、《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杨平周广强主编
5、《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6、《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解读》
7、《新课程培训精要》;
8、《中小学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