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国主义(思修小论文)

爱国主义(思修小论文)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目录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1)
目录 (2)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意识浅薄 (2)
(1)漠视祖国历史,对革命先烈怀有崇敬之情的较少。

(3)
(2) 自我意识过强,操守中华传统美德的人少了。

(3)
(3) 爱护国家文化遗产的意识浅薄。

(3)
(4) 对国家和政府的抱怨较多。

(3)
二、当代大学生应该理性爱国 (4)
(1)过激行为谈不上爱国 (4)
(2)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5)
(3)操守中华美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
(4)尊重历史,铭记先烈 (5)
热爱我们的祖国,也许这只是个不经意间的问题,可是近期总有那么多新闻和事件触动我的心灵,于是我开始扪心问自己:什么是爱国?大学生不一定是爱国者,大学生也不一定是栋梁,只有当大学生成了一个爱国者时才会成为栋梁!爱国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尊严。

但是爱国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爱国早已不仅仅是扛起枪来把鬼子赶跑,早已不仅仅是去边防当兵保家卫国,爱国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由于现在社会上有部分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少人认为爱国早已过时或者对爱国毫无概念,更有甚者以洋文化为美,对爱国者的行为感到嗤之以鼻。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意识浅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是:作为民族脊梁、国家希望的大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的现象较严重。

针对此大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社会实践小组在去年暑假期间对合肥诸多高校的学生爱国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弘扬爱国主义的新时代精神。

此次调查发出问卷2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约1800 份,回收率约为90.00%。

问卷显示,当今大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漠视祖国历史,对革命先烈怀有崇敬之情的较少。

在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对“你是否清明去给革命先烈扫墓?”的问题,回答“是”的仅有20.00%,对“在清明时节,你是否在心里缅怀革命先烈?”的问题,回答“是”的仅有45.12%。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痛的数据!在那个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里,我们的革命先烈在用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体现了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对国家的热爱,唯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下去。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更应该尊重历史,热爱国家,用自己的知识建设我们的国家。

(2) 自我意识过强,操守中华传统美德的人少了。

从“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者,您会如何做?”这一问题的答卷情况看,选择“主动让座”总共为77. 5 %,其他人则因为各种原因,不会选择主动助人。

这说明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助人的,但是也有不少人缺少这种精神。

在回答,“公交车上,当看到有人窃取一女生钱包时,您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有66. 5 % 的大学生选择“示意被偷女生”,13. 7 %的大学生选择“挺身而出,抓住小偷”,说明大学生的对社会公德的认识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情感层面,缺乏公德行为、爱国行为。

通过这两个问题,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意识过强,助人为乐精神较差。

时代在变,爱国更体现在我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操守上,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灵魂所在,而这个灵魂可以在为难的关头把整个民族的心凝聚在一起,没有这个灵魂我们的国家将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爱护国家文化遗产的意识浅薄。

关于从“你是否曾在故宫、长城等历史遗迹旅游时在墙壁上刻字留念?”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公物保护意识还是较强的,可以看到有80. 0 %的学生选择了“没有”。

但是,通过其它选项,也看到他们对“刻字留念”这种现象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通过以上问题,说明大学生的思想复杂,爱护公物意识较差。

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象征,也是这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特征之一,所以爱国就必须保护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

(4) 对国家和政府的抱怨较多。

现在我们经常在大学校园里,听到诸如:美国大学的网速是如何如何的快,而我们国家的网速太慢了,根本满足不了我们需要;还有我们国家的物价一直上涨,是我们政府管
理的不好等等的问题。

有的大学生社会上一发生点什么事情,就游行示威。

我们应该看一下日本核电站泄漏期间,日本人是如何爱国的:尽管已经饥肠辘辘,但是所有的人井然有序的排队领面包,没有一个人在抢东西,没有一个人在抱怨,大家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国,理智的爱国。

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应该挑剔我们的生活条件,而应该思考如何用我们的知识把建设我们的国家,如何理智的爱国。

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和重大部署,充分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有办法妥善处理好国际外交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应该理性爱国
(1)过激行为谈不上爱国
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抽象的。

它是具体和务实的,是和国家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当前,我国的根本利益是什么?是全面创建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所以,在今天的形势下,有利于中国的繁荣和统一的才是爱国行动,反过来,不利于这两条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爱国。

在国际交往中,国与国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是常有的事,由此产生一些国际纠纷也是必然的。

我们主张用协商谈判的办法,尽最大可能来求得问题的妥善解决。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爱国情感,才能维护民族尊严,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表达正义的诉求,不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活动,不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传播鼓动游行示威的信息,不做影响社会秩序和有损国家形象的事,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不是只有对抗才能显示出爱国。

对于国际问题,大学生当然可以发表看法,表示自己的态度。

但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公民,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时,应该守法、理智和文明。

无论如何,过激行为谈不上爱国,那不仅违反中国的法律,也违反国际法。

外交使团是受国际法保护的。

要是我们的使馆在外面被人砸了玻璃,我们会怎样看待那个国家的人呢?
(2)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大学生来说,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刻苦学习、增强本领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是一个争奇斗艳、英才辈出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也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为大学生施展聪明才智、实现报国之心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广阔舞台。

为了明天更好地报效祖国,大学生们正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和理想报负融化在刻苦学习、掌握本领之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极为崇高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大学生要在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中真正有所作为,不但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祖国、造福人民的真才实学。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知识与人类社会发展空前紧密地联系起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

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要求大学生与时代同步,要更加勤于学习、善于求知;更加集中精力、只争朝夕。

大学生要把学习当做首要任务,牢固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汲取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3)操守中华美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爱国精神应该体现在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

在学校我们要尊重知识、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练就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本领。

在社会上,我们要为树立良好的社会新风尚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诸如,遵守交通规则,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幼让座,不乱扔垃圾等等。

有人会说这些多简单,可就是这么简单的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做到。

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人人都能做到这些简单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并以此影响和感化我们身边的人。

那么我想中国人会再次令每一个外国人以全新的目光来看待的!
(4)尊重历史,铭记先烈
有位哲人说过:“任何时期的历史都是现代史。

”了解历史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素质和爱国精神的体现。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文明发展史还要了解西方文明史,来增加我们在和平年代的忧患意思。

同时,我们要客观地评价西方文明史,汲取他们的精华部分。

在对待我国近代史时,不要一味地带有一种民族仇恨的情绪。

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客观、认真地去解读这段屈辱史。

了解历史就是了解中华民族的成长史,我们当代大学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现“爱国”之切、之诚。

天降中华复兴之重任于我们当代青年矣,我们要切实做应有的努力时刻牢记祖国在心中。

现在让我们携起手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我们敞开开放的心胸笑迎五洲宾客的到来;让我们当代青年学子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报国之情转化为效国之行,在实践中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只有如此,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最大限量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