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

第七章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


六、诊断 白细胞减少症
临床表现结合血象可确定,病因诊断较 难
血象反复检查 骨髓检查观察粒细胞增生程度
慢性特发性(症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hronic idiopathic (symptomatic) neutropenia
常见小儿脓皮病--金葡菌、埃希杆菌、 假单胞菌
常见小儿耳炎--肺炎球菌、假单胞菌 不能解释的慢性齿龈炎 可见:肺炎、肺脓肿、口腔炎、肝脓肿等
慢性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hronic cyclic neutropenia
粒细胞缺乏症 (一)药物、骨髓照射、血液病 (二)起病急骤,高热,衰竭 (三)严重感染
急性咽峡炎、粘膜坏死、坏死性溃疡 肺部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脓少
慢性特发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hronic idiopathic (benign) neutropenia
特发性骨髓粒细胞减少 无症状 中性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到组织的过程正常 单核细胞计数正常 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正常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一、概 述
※ 定义 白细胞减少症 (leukopenia)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值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granulocytopenia)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2.0 109 /L 或在儿童 10岁低于1.8 109 /L 10岁低于1.5 109 /L
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0.5 109/L
五、实验室检查 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红细胞形态与网织红细胞计数
正常 出、凝血时间正常 血沉加速
白细胞减少症: 血象:外周血WBC 4 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或稍降低 骨髓象:病因不同而不同 氢化考的松试验 肾上腺素试验
粒细胞缺乏症: 血象:外周血WBC 2 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粒细胞绝对值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9/L 骨髓象:粒系呈“再障型”、“成熟障碍型”
发病机理
骨髓
周围血液
组织
增殖池
贮备池 循环池 边缘池
分裂增殖细胞 发育期细胞 成熟细胞
成熟细胞
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原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杆状粒细胞
中幼粒细胞 分叶粒细胞
组织
骨髓
周围血液
增殖池 池
贮备池 循环池 边缘
分裂增殖细胞 发育期细胞 成熟细胞
成熟细胞
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组织
骨髓
周围血液
遗脾自血
能身
感药物化
传亢免液
进疫
染物理学
病症病病


非免破
成生


免疫坏
熟成


疫因消
障减


因素耗
碍少
素过

中性粒细胞质量异常
粘附
遗传性
运动 H
获得性:糖尿病、酗酒、
趋化
摄取
杀伤 N
细菌感染 可化脓性感染-
四、临床表现
白细胞减少症 (一)起病缓慢,病程短,可自愈 (二)一般症状:低热、盗汗、纳差 (三)感染的易感性 (四)可能发现原发病体症
二、病因 化学、物理因素:
化学制剂: 二硝基苯
溶剂
苯、二甲苯、 有机
二、病因
化学、物理因素:
药 物 因 素:
细胞减少多见原因
药物是引起白
引起粒缺最多
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常用药物 抗 癌 药:氮介、白消安、环磷酰胺、6MP 阿糖胞 苷、 柔红霉素、阿霉素等 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安乃近、布洛芬等 镇 静 药:安定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与感染的关系
中性粒细胞数量 性
感染的危险
1.0 1.8 109/L risk
little
0.5 1.0 109/L
Classification of Neutrophil Disorders Quantitative disorders of neutrophils
A Neutropenia 1 Decreased neutrophilic granulopoiesis 2 Accelerated neutrophil destruction 3 Maldistribution of neutrophils
增殖池 池
贮备池 循环池 边缘
分裂增殖细胞 发育期细胞 成熟细胞
成熟细胞
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组织
骨髓
周围血液
增殖池 池
贮备池 循环池 边缘
分裂增殖细胞 发育期细胞 成熟细胞
成熟细胞
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Marrow Pools Blood Pools
正常 生成减少
无效造血
外周破坏或利用
中性粒细胞减少机理示意图
B Neutrophilia Qualitative disorders of neutrophils Neutrophil-induced vascular or tissue damage
男性,74岁,近3年多次查血常规提示白 细胞 2-3 109/L。 既往史:慢性胆囊炎
曾患腮腺炎 冠心病(常年口服地奥心血康)
抗甲状腺药:甲(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 等 抗 癫 痫 药: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等
他巴唑13
舒氨新2
氯氮平11
各洛1
安痛定3
正清风痛宁1
抵克力得2
雷公藤多甙1
速效伤风胶囊2 巯甲丙脯酸1
开搏通1 克敏能1 西力欣1 硫唑嘌呤1 左旋咪唑1
二、病因 化学、物理因素: 药 物 因 素: 感 染 因 素:
中性粒细胞数量呈周期性降低 间歇3周,中性粒细胞达最低点 不适、发热、口腔炎、舌溃疡、颈Ln肿大、
疖、痈、蜂窝织炎、淋巴管炎、慢性齿龈炎 可见腋窝或腹股沟脓肿 威胁生命的感染不常见
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pseudoneutropenia
边缘池N增加 循环池N减少 总外周血N正常 不导致感染
恶病质和酒精中毒所致全身虚弱者--
过敏性休克和异性蛋白反应之早期--
遗传性 先天性、家族性或其它因素-婴幼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 血浆因子缺乏所致家族型中性粒细胞 减少症 家族型免疫球蛋白异常相关性粒细胞 减少症 周期性家族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慢性增生低下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原发性脾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细 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感染最 常见
二、病因 化学、物理因素: 药 物 因 素: 感 染 因 素: 其 它 因 素: 自身免疫病、
血液病、
疾病因素
造血作用降低或无效造血相关之疾病--
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MDS等
利用、破坏等作用增强有关的疾病--
疮、
伴脾肿大的肝硬化患者、系统性红斑狼
戈谢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肝大综合 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