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声环境影响评价
按产生机理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
噪 声 源
按随时间变化分: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按噪声源的几何形式分:点声源;面声源;线声源 按声源位置固定与否分:固定声源;流动声源
环 境 噪 声 源
工厂噪声:如风机、机床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如打桩机、推土机噪声
交通噪声;如汽车、火车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如人群喧闹声
答案:1、C;2、D;3、D ;4、B;5、D
评价量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
评价类别
噪 声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程 序
评价时段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评价范围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 ◆一级评价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 ◆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 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 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 ◆一级评价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 ◆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 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 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计算到LWECPN为70dB的区域。 ◆一级评价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5~12km、侧向各1~2km; ◆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 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0类声环境功能区: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 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居住、商业、 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 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 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 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 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点声源
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 传播距离(r)成反比。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 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在声环境影响评 价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 倍时,可将该声源近似为点声源。 ●线声源 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 传播距离的平方根( r )成反比。 ●面声源 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不随传 播距离改变(不考虑空气吸收)
噪声源数据获得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
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当敏 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例:某改、 扩建机场 工程,现 有跑道两 条,问应 布设多少 个噪声监 测点。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量及时段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声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声环境影响预测步骤
等声级线图绘制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因传播过程中的几何发散、空 气吸收、声屏障等因素影响,会产生衰减。为了保证噪声 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准确性,需认真考虑上述因素引起的衰 减,选择相应模式,根据声源附近某一位置(参考位置) 的已知声级来计算预测点声级,不能任意忽略。
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二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三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声环境现状调查
●调查目的
●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
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
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收集评价范围内1:2000~50000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 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声环境功能区划 调查评价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和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 质量现状。 ●敏感目标 调查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分布等情况,并以图、表相结 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 ●现状声源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超过相应标准要求或噪 声值相对较高时,需对区域内主要声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影响的噪声级 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有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改、扩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建设项目厂界 (或场界、边界)噪声的超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噪声平均峰值; ◆L50:在测量时段内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 噪声平均中值; ◆L90:在测量时段内有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 噪声平均本底值。
噪声级的加减运算
●加法
◆公式法 ◆查表法
LP1-LP2
△L
L
PT
10 l g(
3
1.8
10
i 1
5
1.2
n
0.1 LPi
)
7 8
噪声的影响
●听力损伤; ●睡眠干扰; ●对交谈、工作思考的干扰; ●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
噪声评价量
噪声评价量
1 Leq 10 lg( N
10
i 1
N
0 .1 L i
)
例:某敏感点昼间前8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 55.0dB,后8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65.0dB,该 敏感点处的昼间等效声级是( B )。 A.60dB B.62.4dB C.65dB D.65.4dB
乡村声环境功能的确定
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 声环境质量要求: ◆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 以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 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 能区要求; ◆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 境功能区要求。
评价等级划分
●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 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 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 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 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 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 评价。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 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 (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 ●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 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
环境噪声的主要特性
●感觉公害:对噪声的判断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 主观愿望有关。
●局限性、分散性:噪声污染是局部的、分散的,由 于传播过程中发生能量的衰减,因此其影响范围有限。
●暂时性:噪声是一种物理性污染,传播时不会遗留 下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质。噪声污染没有后效作用。
噪声源及其分类
噪声源——产生噪声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固体、 液体、气体)振动产生的,这些振动的物体通常称为声源。
0.6
0
3
1
2.5
2
2.1
4
1.5
6
1.0
9
0.5
10
0.4
0.8
●减法
◆公式法 ◆查表法
L
P1
.3 3 3 4 2.2 5 1.6
0.1 LPT
10
7 1.0 8 0.8
0.1 L2
)
LPT-LP2 △L
6 1.3
9 0.6
10 0.5
例1:有一点声源,在距其5m处噪声测量值为85dB,在距该点声源40m的 居民点处噪声测量值为67dB,则该居民点处的噪声背景值为( )。 A、67dB B、66dB C、60dB D、64dB 例2:某声源符合点声源衰减规律,在距离该声源1m处的声压级为120 dB, 则在距离该声源10m处的声压级为( )。 A.110dB B.105 dB C.103 dB D.100dB 例3:已知三个点声源的叠加值为75dB,其中一个噪声源为61dB,另一个 噪声源为67dB,则第三个噪声源的噪声值为( )。 A.71dB B.72dB C.73dB D.74dB 例4:某声源对20 m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70 dB,该预测点的噪声 背景值70 dB,则该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为( )。 A.70 dB B.73 dB C.75 dB D.76 dB 例5:三个声源对某敏感点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55dB、55dB、58dB,则总 的噪声贡献值为( )。 A.56dB B.58dB C.60dB D.61dB
昼夜等效声级
考虑到噪声在夜间对人的影响更严重,将夜间噪声增加10dB 后,用能量平均方法得出的24小时A声级平均值(Ldn),单位为 dB(A)。
8 1 16 0.1( L j 10 ) 0.1 Li Ldn 10 lg{ [10 10 ]} 24 i1 j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