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物流学》第二届首都高校物流设计大赛优化设计方案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与班级: 信管1001班、信管1002班、物流1001班组长姓名(学号): 胡松杰(10243005)组员姓名(学号)何开春(10243003)梁苑(10243034)刘露影(10243036)马静(10243038)卜宪政(10245001)周超逸(10245030)任课教师: 兰洪杰提交日期: 2011年11月9日目录一、北京市鲜活农产品城市配送背景分析....................................................- 1 -二、农产品城市配送调研现状........................................................................- 1 -1. 鲜活农产品特点........................................................................................- 1 -2. 调研结论....................................................................................................- 2 -三、解决方案....................................................................................................- 4 -1. 配送中间环节多,物流成本较高............................................................- 5 -2. 运输费用偏高,车辆超载严重................................................................- 5 -3. 蔬菜的自然损耗(主要成本)................................................................- 6 -4. 无法做到集中配送....................................................................................- 8 -5. 供应链的物流分段特征明显, 物流链断裂现象严重.............................- 9 -一、北京市鲜活农产品城市配送背景分析近几年来,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状况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菜价过低伤害菜农”,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的菜价却居高不下。
调查发现,物流成本约占菜价的八成,物流问题直接关系着卖菜难、买菜贵。
北京作为鲜活农产品的主销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200万,此外还有庞大的流动人口,鲜活农产品需求量日益高涨。
每天蔬菜需求量约1100万公斤,果品需求量约800万公斤,生猪需求量上万头。
而且市民的饮食结构正逐步由过去的以肉食为主向稳定肉食消费、增加素食转变,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面对北京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逐渐恶化的交通状况,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城市交通管理的措施也越来越严格,“客运先行”、“车牌号限行”“时间段限行”,大型鲜活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外移,外地大宗农副产品在五环外集散,加上越来越高的停车费、燃油费和人工费,导致蔬菜市内配送越来越困难。
地价上涨,储存、加工、配送设施的运行成本不断攀升,所有成本都加诸在菜价上,导致菜价也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高昂的超市进场费成为物流的最后一道坎。
进场费,这个中国式的“商业怪胎”,一方面不断侵占生产商的合理利润,另一方面又大肆盘剥消费者的腰包。
毋庸置疑,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全社会的物价基础。
综上所述,北京市作为鲜活农产品的重要消费地,当鲜活农产品从产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北京市之后,从一级批发市场到销售终端的城市配送过程对于保障鲜活农产品的供给具有及重要的意义。
但是日益增长的鲜活农产品需求和相对滞后的鲜活农产品城市配送体系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北京市鲜活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农产品城市配送调研现状1.鲜活农产品特点鲜活农产品主要鲜活农产品是指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畜禽,新鲜肉、蛋、奶。
易腐易损性是鲜活农产品的主要特征,鲜活程度是决定这些鲜活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
鲜活农产品需求量大、单位价值低;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货架期短。
本文中的鲜活农产品主要是指鲜活蔬类肉类初级产品。
鲜活农产品物流活动具有储运、保鲜技术要求严格、资产的专用性程度高、物流增值服务空间较大等特点。
2.调研结论通过调研发现,北京市鲜活农产品城市配送体系存在诸多问题:1)配送中间环节多,物流成本较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偏高,产品价值流失严重。
大部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要经过以下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物流环节繁多增加了物流成本。
全国每年果品腐烂坏损约1200万吨,蔬菜1.3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
2)运输费用偏高,车辆超载严重根据调研数据整理,土豆从产地收购到运至北京批发市场,运输成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且由于运输问题产生的蔬菜损耗问题更加严重。
叶类蔬菜如菠菜、白菜在长途运输中的损耗能达到10%以上。
因此,蔬菜批发商以严格控制运载量来降低单位蔬菜成本,他们采取的唯一办法便是超载运输。
而超载运输不仅带来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也加速损害了国家道路交通设施,使国家道路的使用寿命缩短。
3)蔬菜的自然损耗(主要成本):大概使蔬菜要加价60%-100%蔬菜在运输途中和批发市场中存放的地点都是在货车车厢里,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蔬菜很容易腐烂变质。
质量下降的蔬菜只能作降价处理或者扔弃,减少了批发商们的利益。
4)无法做到集中配送,因为产品、需求结构等信息无法综合蔬菜生产有季节性和地域性蔬菜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它们对物流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劳动过程是季节性的,而非持续性的,所以需要用储存手段来调节时间上的差异;●生产过程必须遵循蔬菜的自然生长规律,不能以加班或者其它方式促进蔬菜快速产出从而及时供应市场,从而,快速物流就成为保证蔬菜及时供应的必然选择;●在蔬菜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全面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蔬菜生产中的很重要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人为因素改变蔬菜生产的某些条件,以利于蔬菜的采摘等,方便蔬菜物流。
蔬菜生产的这种异质性是客观的,它直接导致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制度的普遍存在,而实践证明了这种家庭生产是富有效率的.这就意味着蔬菜的最初供给者必然是由分散的、小规模的、在一定范围内基本无差异的生产单位——农户组成。
然而,生产阶段的效率并不会自动延伸下去,当蔬菜生产出来以后,每一个生产者就会发现,以他们个人的生产量与市场衔接,根本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横在期间的是巨大的交易成本。
从流程来讲,这是蔬菜物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即是蔬菜的收购环节遇到的问题。
蔬菜生产者几乎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蔬菜的生产者几乎没有机会以个体的力量成为某一条供应链必不可少的节点。
很显然,在这里我们需要一个中介来改变蔬菜供给者的性质,使它能够成为物流链条中一个与其他节点平等对话的主体。
这个中介是什么,取决于农户利用该中介所付出成本和所获得收益之间的衡量。
由于整个农业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流通秩序等方面的因素,加之外地农户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小生产与北京的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外地农民既不能及时地得到北京的产销信息,又没有与其经济利益密切联系的经销企业,而且由于资金和政策配套的原因,农民自身的产销合作组织不多,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始终处于被动和人性的不平等地位,在产品的销售上没有主动权,许多合理的利益被流通环节盘剥,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外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制约了外地农民投入能力,而且也影响了北京市蔬菜的价格,导致北京市民不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外地蔬菜。
另外在本文3.6中已经提到过,由于信息滞后,北京批发商们不仅不能使运输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而且还要耗费掉大量通讯费用。
而且还会损失掉大量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事实上,达到集中配送对资源硬件条件的要求是较高的。
不仅要有信息更新及时,覆盖面广的交易信息系统平台,还要有强大过硬的物流基础设施做后盾,保证及时按要求实现蔬菜配送。
相应的交易方式,竞争机制也要有适当的突破创新。
这样才可能适应信息广泛公开的物流配送模式。
集中配送还需要一个运行机制健康的大型物流主体。
另外,集中配送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地区是不适用的,要灵活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流配送模式设计。
5)供应链的物流分段特征明显, 物流链断裂现象严重北京多数农产品物流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是采摘整理阶段, 主要由分散菜农完成, 包括采摘、分类、清洗和整理等, 物流作业简单, 农协组织或产地收购商对该阶段物流要求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二是运输储存阶段, 主要由贩运商、加工企业和储运企业等多类物流主体完成, 包括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 物流运作的技术和设备含量要求相对较高; 三是零售物流阶段, 主要由个体商贩以及超市等零售终端完成,主要涉及配送、短期储存以及简单加工, 物流技术和设备含量从传统到现代变化较大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把农产品物流链分成前后两个部分, 由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小规模、大群体”经营主体特征, 使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物流链的断裂点, 导致上述3个阶段物流联系较少, 各自孤立, 真正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农产品物流链体系尚未形成。
三、解决方案通过调研和查找信息,我们对目前北京鲜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下一些解决方案:1. 配送中间环节多,物流成本较高图1 解决方案2. 运输费用偏高,车辆超载严重 1)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蔬菜运输成本在总费用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大,能否有效地压缩运输成本,成为能否降低蔬菜销售价格的重要环节。
分析当前蔬菜的运输现状,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2)积极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的小编组机冷车冷链物流过程中涉及到两次运输:一次运输是从冷库到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过程;二次运输是从配送中心到销售商的配送过程。
针对当前冷链物流的发展,企业应积极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发展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采取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的组织方式,配以E D I 等信息技术进行全程温度监控。
在运输过程中加大对装卸冷藏运输车辆的考核力度,严格冷藏运输车辆在途时间的考核标准,缩短运输期限以避免运输费用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