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孔盖和小舱口盖
圆形突出式人孔盖。 可用入式人孔盖
分为D型和E型。
均为长圆形,D型 带有上盖板,E型 与D型相同。
D型人孔盖上带有盖板, 常用的规格按通孔尺寸 (L×B)为 530mm×430mm,630 mm×430mm及 630mm×480mm,盖 板厚度(S)为10mm, 12mm。
A型人孔盖
围板较高,可以防止污水或垃圾进入舱内。 常用于机舱、锅炉舱及其他容易积水的处
所
B型人孔盖
常使用在甲板、内底板、平台和舱壁等部位 在货舱底时,就在人孔盖周围加装钢镶框,
加钢盖板或木盖板
C型人孔盖
C型人孔盖为圆形突 出式人孔盖,结构形 式如图。座圈厚度为 20mm;常用的规格 按通孔尺寸(D)为 Ф450mm和Ф600mm; 盖板厚度(S)为 4~14mm。
•也可同时与引航员软梯配合使用, 作为引航员登、离船舶的安全通 道。
第二节 船内梯
一、斜梯 是船舶内各层甲板间最常用的垂向通道设施。 按材料可分为:钢质斜梯和铝质斜梯 按用途可分为:普通钢质斜梯、货舱斜梯和机
舱斜梯
二、直梯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当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均设置供人员出入用的 小舱口盖时,则这两个小舱口盖位置应错开.
若是专供物品出入需要在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 同一位置上设置小舱口盖,则不应设置直梯。
小舱口盖的大小应考虑到船体结构,不得因 设置小舱口盖而切断强构件,如必须切断非 强力构件(纵骨或横梁)时,则应对该处结 构作加强处理。
求部位的舱口部位
2、F型小舱口盖
方形或矩形突出式舱口盖 两面开启,用于密闭的上层建筑内或无风雨
密要求部位的舱口开孔
(三)货油舱盖
两种:A型或B型 A型:圆形转动式 B型:长圆形转动
式
B型: 长圆 形转 动式
三、小舱口盖的选择及布置
选择及布置小舱口盖时,必须符合有关公约、 规则和规范的规定,另外还应考虑其合理的 结构形式和适合的安装部位。
装置、制动器、锁扣、把手和密封件等 围板和盖板的材料为A级船体结构用碳素钢
(一)风雨密小舱口盖
A型:方形或矩形突出 式舱口盖
只能从外面启闭
B形:方形或矩形 突出式舱口盖
盖板由楔形把手 夹扣与围板紧固, 可两面开启
用于储物舱和干 货舱在露天甲板 或非封闭上层建 筑内的甲板的出 入口
埋入式
突出式
铝制水密舱口盖
第九章 船用梯
是船舶通道设施,可分为船内梯和船外梯 船内梯:设置在船上各层甲板、平台或双
层底内以及桅柱等处,便于人员上下的固 定的通道设施 船外梯:是与外界接通的可移动的通道设 施
第一节 船外梯
一、舷梯 大中型船舶设置,小型船不设置。 布置在船舶两舷不被船体外板封闭的最低一层舷侧
潜水员舷梯
码头梯
登乘绳梯
用于旅客和船员在 遇难时登是救生艇 或停泊时上岸和登 船之用。
登船跳板
是停靠码头时的 对外通道设施, 尤其是小型船。
按材料可分为: 木制、钢制和铝 制跳板,可以采 用钢制构架铺木 板的结构
铝质跳板的优点: 重量轻,耐腐蚀
舷墙梯
•靠码头时,舷墙梯的支撑架同舷 墙顶板或栏杆扶手连接固定,使 人员上下。
C型:方形或圆形突出式舱口盖 可从两面开启,且启力较小
常用于机舱及其他处所,应急脱险通道在 露天甲板上的出入口
C型小舱口盖
D形:方形或 矩形埋入式
由可倒楔形把 手夹扣与围板 紧固
可两面开启
(二)非风雨密小舱口盖
1、E型小舱口盖
方形或矩形 单面开启,用于封闭的上层建筑或无风雨要
设置在靠近舱壁(或围壁)处的小舱口盖:与 舱壁(或围壁)或扶强材和绝缘之间应留有足 够的空间,以保证盖板完全开启后,同时螺旋 夹扣的翼形螺母和活节螺栓能顺利地放倒而不 会碰到舱壁。
小舱口盖下面需设置斜梯时,舱口的开孔大小 应保证人员上下斜梯时有足够的空间。
小舱口盖下面需设置直梯时,仅作为人员出入 口,则舱口开孔位置应使直梯能在通孔范围内。
三、人孔盖的密性试验
第二节 小舱口盖
是指开孔尺寸不大,用人力就能容易启闭的 舱口盖。
主要有:
风雨密舱口盖:安装在干舷甲板以上的各露天甲 板和半封闭的上层建筑或甲板室内部的甲板上
非风雨密舱口盖:只能用于船舶内部的甲板或平 台上。
一、小舱口盖的形式
按形状分为:方形、矩形、圆形和长圆形 按密性分为:风雨密、非风雨密、油密 按是否突出分为:突出式和埋入式 主要由围板、盖板、铰链、夹紧装置、制动
无论是在甲板、平台、内底板,还是舱壁上 设置人孔盖,应尽量不切断该处的船体构架。 如果布置确有困难,非切断船体构架不可时, 则应作适当加强。在一些保证船体结构强度 的重要区域内,如甲板边板、舱口角隅及应 力集中区的部位,不得设置人孔盖。
当同时在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上设置人孔盖 时,它们的位置应错开。如上一层甲板或平 台有小舱口盖时,下一层甲板或平台上的人 孔盖应设置在小舱口盖投影范围之外。
E型人孔盖
3、人孔盖的材料
盖板、围板和座圈 垫圈和拉手 密封圈 螺栓螺柱
二、人孔盖的选择及布置要求
选择及布置人孔盖时,除了必须符合有关公约、规 则和规范的规定外,还应考虑强度、用途和使用方 便性。
强度主要体现在盖板的厚度及紧固螺栓的数量上。
应根据舱室密性要求及安装处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 结构形式。
第八章 人孔盖和 小舱口盖
船舶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各类船舱组成,这 些船舱的目的和作用各不相同,或是为了保 证船舶的抗沉性,或是为了装载油、水,或 是为了装载货物。为了能够方便地进入这些 船舱,必须设置人孔盖。
第一节 人孔盖
按形状可分为长圆形和圆形。 按密性可分为油密和水密
区别:密封垫圈的材料
通道的甲板边缘处。 舷梯使用时,仰角为45o~55o。 舷梯的组成:梯节、上下平台、翻梯装置、吊架、
栏杆以及绞车。 根据仰角的限制情况,可采用单节或多节舷梯。 按踏步形式可分为:活动与固定两种。 上平台可分为:旋转式和固定式
铝质舷梯
钢质舷梯
固定弧行踏步铝质舷梯
铝质舷梯
结构形式的选择:人孔盖应根据舱室密性要求 及安装处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淡水舱、压载水舱及首、尾尖舱等处所应用耐 海(淡)水橡胶作垫圈的水密人孔盖;
燃油舱、滑油藏、污油舱等处所应选用耐油橡 胶作垫圈的油密人孔盖;
在机炉舱等易积水、积油处所得内底板上和饮 用水舱顶部,应选用有围板的A型人孔盖;
尺寸应有利于人员出入
布置时,一般应靠近下面的舱壁,并且将人孔盖的 长轴平等于舱壁,便于在人孔下方安装直梯。
应尽量不切断船体的连续构架。
如同时在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上设置人孔盖时,位 置应错开。
强度要求:人孔盖的强度主要体现在盖板的厚 度及紧固螺栓的数量上。
一般来说,盖板的厚度应不小于安装处的船体 结构钢板(甲板、平台、内底板和舱壁)的厚 度。由于盖板比其周围的船体结构钢板更容易 腐蚀,因此当人孔盖安装处的船体结构钢板厚 度小于10mm时,盖板的厚度应比该处的船体 结构钢板厚度大1mm。如果人孔盖安装处所的 甲板或舱壁是由强度计算决定时,则该处人孔 盖盖板厚度应能承受同样的水压力条件。
干货舱或储货舱:可以设置带有螺旋夹扣或楔 形把手的小舱口盖,并配置挂锁,油舱应设 置专门的油舱盖。
内部应急脱险通道在露天甲板上的出入口处 的小舱口盖:应采用两面可启闭的小舱口盖, 并以设置有中心旋转把手夹扣和弹簧铰链的 快速启闭的小舱口盖为宜。
设置在上层建筑或甲板室前的露天甲板上的小 舱口盖:其盖板应该向船首方向启闭;
一、人孔盖的类型
按其安装后是否高出开孔表面分为突出式 和埋入式
1、突出式人孔盖 有三种:A、B、C
尺寸:其围板和座圈为焊接结构,高出开孔平面 100mm。常用的规格按通孔尺寸(L×B) 450mm×350mm,500mm×400mm,600mm×400m m及600mm×450mm。
围板厚度(S1)为4~14mm,座圈及盖板厚度(S)应 比围板厚度大2mm。
通道及生活、工作舱室内影响人员活动的区域 必须设置人孔盖时,应选择埋入式人孔盖。
喷气燃料油舱的人孔盖盖板必须采用黄铜制成, 以避免撞击产生火花。当人孔盖可能长期处在 潮湿环境时,其螺栓或螺柱采用不锈钢制作。 而螺母则采用不锈钢或黄铜,或钢质镀锌制作。
人孔的布置:
在甲板上布置人孔盖时,一般应靠近下面 的舱壁,并且将人孔盖的长轴平行于舱室, 便于在人孔下方安装直梯。为便于人员出 入和通风,较大的液舱和空舱,至少设置 两个互相远离的人孔盖。双层底内较大舱 室应在其两端设置人孔盖,必要时还应在 其长度中间处加设一个人孔盖。设在内地 板上的人孔盖,应至少离开主舱壁 800~1000mm,以免削弱主舱壁附近的 内底板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