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障碍论述分析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理解力、表达力)
书面语言(阅读能力、书写能力)
手势语言(手势、表情、姿势)。
(二)语言及言语概念的区别
1、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型为物资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形成的体系,也就是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
2、言语:是人类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实际活动过程,是口语交流的机械部份,也就是说语的能力。
②、器官性构音障碍:构音器官不存在运动障碍,但由于形态异常而造成的构音不清。如腭裂。
③、功能性构音障碍:构音器官不存在任何障碍和形态异常,但发音存在异常。如语言环境不利造成的异常发音,训练后可以完全正常,预后最好。
④、发声障碍:是由于产生声源和呼吸的喉头存在器质或功能性异常。如喉癌、喉返神经麻痹等。
(2)、脑内形成阶段:声音通过听觉中枢到达感觉性语言中枢,在颞下回(37区)形成语意(语言符号及其编码)再通过枕额束到达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而光线则通过视觉中枢到达角回(39区)及缘上回(40区),形成视觉忆痕,再通过弓状束到达额中回后部的书写中枢(8、9区).
(3)、语言表达阶段:运动性语言中枢通过锥体束、锥体外束支配构音器官(口唇、下颌、喉),通过协调地运动形成口语。也可以手势、表情以及姿势来协助口语表达。书写中枢则通过锥体束及锥体外束,支配手、足等肌肉,完成书写功能。
儿童发育和行为研究的发展,目前可以利用和借鉴的临床资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临床资源1ຫໍສະໝຸດ 1正常儿童的发育进程1.2发育筛查测试
1.3图片词汇测试
1.4韦氏量表
1.5言语筛查
2、言语治疗
口腔功能训练、听觉辨认、构音训练。
2.1口腔功能训练
2.1.1增加口腔本体研究感觉 用手、硅胶牙刷或柔韧的触角小棒按摩口腔外的脸颊、下颌和唇周、口腔内的牙龈、颊粘膜、舌和上腭。
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而心理学则主要研究言语现象。离开了语言,就不会有言语活动,而语言又是在人类的言语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语言形成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语言中枢: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半球一侧,称为优势半球,
其中感觉性中枢(听性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双区);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区);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8、9区),阅读中枢位于角回(39区)。
二、语言障碍
(一)、定义:语言障碍是指通过口语,书面等形式来表达个人思想、感情、意见的能力出现缺陷,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各功能环节单独受损或两个以上环节共同受损。正常的语言有赖于感觉、运动功能的相互协调、语言符号的联系以及习惯句子模式的产生,当与这些有关的脑组织受损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语言障碍。
(四)、语言形成的条件
1、脑功能正常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语言中枢控制言语有关的随意运动,小脑也参与此运动。脑干核团是神经传出的最后通路。上述各环节损伤均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异常。
2、听觉功能正常是学习语言的必备条件,视觉帮助听理解。而发音器官运动功能正常是正确构音的基础。
3、丰富的环境刺激。安全的环境,充份的游戏,相应的知觉刺激,适当的集团活动以及摄食运动和呼吸协调运动等都是促进语言发育的有利因素。
儿童语言障碍论述分析
———————————————————————————————— 作者:
———————————————————————————————— 日期:
ﻩ
语言障碍论述分析
(一) 定义: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有效手段,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和复杂的运动,把想到的和感觉到的事情,由社会公认和符号来表达,这就形成了语言。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8、9区),此处受损,虽然其他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临床上称为失写症。
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39和37区,顶下叶的角回,靠近视中枢。此中枢受损时,患者视觉无障碍,但原来识字的人变为不能阅读,失去对文字符号的理解,称为失读症.
2、语言形成的三个阶段
(1)、语言感受阶段:当声波信号传到听神经末梢(耳蜗毛细胞),通过听神经传到双侧脑干延髓的蜗上级核,再经过上橄榄体、中脑膝状体、丘脑到达颞 叶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听觉中枢(41、42区),再通过胼胝体到达双侧大脑皮 层的感觉性语言中枢。光线通过视神经到达叶距状裂的视觉中枢(17区)。
⑤、口吃:构音和发声不存在异常,但重复前面的单字,不能流畅地讲话。
据报道 2岁达到17% ,3岁儿童 4 %~ 7.5 % ,6岁儿童 3%~ 6 %。该障碍是最为多见的残疾之一。在我国 ,由于专业分支尚未建立 ,发育和行为儿科医师尽管对此感趣 ,但临床的开展有一定的困难。正因为如此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很容易与智能迟缓、发育障碍、孤独症等相混淆。
听性语言中枢:位于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此处受损,患者能讲话,但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对别人的问话常所答非所问,临床上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44及45区,紧靠中央前回下部,额下回后1/3处,又称Broca氏回。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此处受损,病人与发音有关的肌肉虽未瘫痪,却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临床上称运动性失语症。
(2)、失语症:是指语言获得后,由于脑血管病或颅脑损伤,损伤了大脑半球的语言中枢所产生的语言障碍。可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
(3)、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疾病或功能障碍以及不流畅而造成的构音不清。
①、运动性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构音器官运动障碍而导致的发音及构音不清。如小脑瘫。
(二)、语言障碍常见类型:
(1)、小儿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语言发育没有达到发育年令应有的水平。正常的语言发育大约是:10个月会发爸、妈音,8-9个月会表示“再见”,1岁半会说简单词。如果6个月对周围人的发音不引起注意,1-1.5岁不学语,2-2 .5岁不会说2个字话,或1岁左右能简单说2个字,但以后一点都不说,都提示有语言发育迟缓。常见于:智能发育迟滞,自闭症,构音障碍,脑损伤以及不良的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