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澳经济现状分析.综述

中澳经济现状分析.综述

中澳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在经贸领域 中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国的经贸合 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态。但 也应看到, 两国间的贸易受到结构 不够合理、经贸总量还不够高等一 些因素制约。
中澳经济的互补性
中国 • 在生产要素上有相对廉价 的劳动力,技术熟练的工 人,体系完整的制造业能 够产生良性配套和技术创 新。 • 广阔的市场。 澳大利亚 • 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2)相互投资日益增多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国 之间 相互投资活动也日趋活跃。2004 年,澳大利亚对华投 资项目 736 个,合同金额 20.5 亿美元, 实际使用金额 6.6 亿美元。截至 2004 年底,澳大利亚累计对华直接投资 项目 6809 个,合同 金额 120.4 亿美元,实际投入 40.8 亿美元。澳大利亚在华投资行业主要涉及建筑、交通、销 售、 机场着陆系统、债券交易软件、车辆控制系统、医疗设备、 制药、制造业、环境管理、 食品加工、信息技术、电讯、广 告和设计、法律、金融、保险等。澳公司在中国积极寻找投 资机会,增加投资,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重要国家 之一。
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 家”、“坐在矿车上的国 家”
(一)、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取得的成 绩
(1)双边贸易关系呈不断上升趋势 • 1972 年 12 月 21 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后贸易额 一直保 持稳定上升的趋势。1973 年 7 月双方签署了贸易协定,相 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并成立 了澳中联合贸易委员会。1978 年澳大利亚同意中国享受澳对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 所有 的这些为促进两国双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中澳贸易呈现 加速增长态势。中澳互 为合作伙伴,两国发展经贸合作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双方 对于发展两 国的经贸关系都有强烈的欲望,而且经贸合作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两国间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不够合理
双边经贸往来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以及原 材料方 面。 就中国而言,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产品主要是国民 经济发展需要的原材料产品, 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大宗商品 主要是传统的纺织 品、轻工产品和服装。

澳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金属矿砂,羊毛,原油, 有色金属、煤炭,皮类,纺织纤维,机器及运输设备等。
• 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主要产品有:通讯设备,玩具、游戏 及运动商品,家具,纺织服装,鞋,塑料与金属制品,普 通机械产品等。
尽管近几年中澳两国努力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商品 进 出口结构,但是两国贸易中的这种不平衡还是不同程度地制 约了双方贸易的长 期而健康发展。 同时,随着澳大利亚政府逐步取消对纺织品、服装和轻 工业产品的进口配额, 以及逐步降低这些商品的进口关税, 减少各种非关税壁垒,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将面 临 来自韩国、香港、印尼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更大竞争,澳大 利亚进口商品市场的竞争激烈 程度将会更加加剧。
第四,澳大利亚产业结构转变所带来的经贸合作问题。
目前,澳大利亚正致力于实现由 原材料出口国向制成 品出口国转变。从 80 年代开始,由于澳大利亚实施的经 济开放政策,使 其国际竞争力大为提高,澳大利亚出口商 品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其制成品的出口在对外贸 易出口 商品中所占的比重中的比重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势必对中 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砂、 羊毛、 粮油食品等国民经济发 展所需的原材料以及对澳大利亚出口工业制成品产生不利 影响。 同时,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中国具有的廉 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消失,中澳两股票 间的贸易不平衡 问题将有可能加剧。
4.借鉴国际合作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两国贸易水平。
5. 研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两国贸易长期共同 发展
第二,双方投资的领域及规模、特别是中国对澳 大利亚投资的层次还不够高。 一般来说, 澳对华投资基本符合中国引进外资的产业 政策导向,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 作用。 但是,澳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基本以证劵投资、股权交易 为主,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制 造业的投资非常有限。相比之 下,中国对澳投资大多属于通过合资企业形式开展的直接 投资。 近几年,澳的一些行业,如金属加工制造业、交通 仓储、食品加工、房地产等行业吸引了包 括中国部分国营 企业和民营资本在内的投资,但是,总体来看中国在澳高 科技领域的投资非 常有限,而且投资规模比较小,许多企 业的经营状况不够理想,这与当地的限制较多不无关 系。
(三)、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发展的建议
1.深化贸易关系,推动双边贸易自由化 。 2、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双边贸易的互利性和可 持续性 优化贸易结构, 一是继续扩大两国传统产业间的贸易。 二是大力拓宽两国的产业内贸易。
3. 拓宽贸易渠道,增强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多层次 性 拓宽双边贸易关系的基础,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双 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三,关税减让谈判所带来的资金问题。
围绕中国“复关”的进程,中澳双方在双边关 税减 让谈判中,中国政府将遇到诸如羊毛关税及市场开放等一 系列问题。同时为了防止外国 商品对澳低价倾销,澳大 利亚政府加强了反倾销力量,并把审理倾销程序时间缩短 为 40 天, 这势必对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 品的出口有一定的影响。在双边经济技术合作 中,澳大 利亚今后将要求中国扩大合作性商业信贷,以寻求多种资 金合作的渠道,这势必对 中国有效地使用澳援,进行国 内经济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
(3)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增加。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同中国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的 国家。十 几年来双方的技术合作成果显著,合作范 围包括农林牧业、能源采矿、建材、纺织、交通、 城市改造、教育、卫生、审计等诸多领域。
(4)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澳两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特 别是资 源禀赋不一样,经济关系互补性强。特别是在能源方面, 中澳合作颇见成效,不仅在 传统能源方面,而且在双边 核能合作方面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