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效果对比分析

棉花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效果对比分析

棉花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日期:
棉花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效果对比分析-农学论文
棉花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效果对比分析
南鹤
(兵团第八师一四一团物资技术站,新疆石河子832028)
摘要:打顶是棉花栽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打顶可消除棉花顶端生长优势,调节体内水分、养分等物质的运输方向,使较多的养分供生殖器官生长,减少无效果枝对水肥的消耗,促使棉株早结铃、多结铃,减少脱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传统的人工打顶技术需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而化学打顶技术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特点。

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打顶和化学打顶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性状的对比分析,以探索化学打顶的关键措施,对加速棉花全程机械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工打顶;化学打顶;棉花性状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本试验设在第八师一四一团1连1#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上。

棉花采用2膜12行,1膜3管滴灌,膜上精量点播,株行距为66 cm + 10 cm。

1.2 参试棉花品种
陆地棉902。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2个处理,处理1为化学打顶,喷施氟节胺100 g/667 m2;处理2为人工打顶,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00 m2。

1.4 数据调查
本试验调查分2次进行,分别在每小区中间和两边各连续选5株,于7月19日(第2次喷施氟节胺后2 d)和8月14日定点调查棉花株高、叶龄、果枝台数、果枝长度及果枝结铃情况,收获期调查产量性状,收获后各小区单独计产[1]。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化学打顶棉花的株高、叶龄、果枝台数均较人工打顶高。

表明人工打顶对棉花顶端生长优势控制的较好。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打顶棉花的果枝长度明显小于人工的果枝长度,依然表明人工打顶对棉花顶端生长控制的较好。

2.2 棉花花、蕾、铃数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化学打顶棉花蕾数明显多于人工打顶。

说明化学打顶处理棉花的蕾仍然继续生长发育,导致后期化学打顶棉花的花和铃多于人工打顶处理。

2.3 棉花产量比较
注:总收入按产量扣除20%后,按籽棉单价7元/kg计算;其他费用按实际支出计算。

从表4可以看出,化学打顶的棉花单铃重较人工打顶棉花单铃重重0.07 g,衣分差异不大。

化学打顶籽棉产量低于人工打顶处理。

2.4 效益对比分析
从表5效益对比可以看出,化学打顶棉田纯收益为2 277.67元/667 m2,较人工打顶棉田少收益55.6元/667 m2。

3 小结
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氟节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棉花的生长;(2)在产量方面,化学打顶棉花单产为416.58 kg/667 m2,较人工打顶处理单产低13.47 kg/667 m2;(3)从打顶环节的费用上比较,化学打顶成本比人工打顶低19.82元/667 m2,但比较综合效益,人工打顶棉花纯收益较化学打顶多55.6元/667 m2。

参考文献
[1]刘俊奇,王维新,赵永满.棉花打顶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9):249-2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