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存在现状分析
(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
[2] 张伯苓 . 以社会之进步为教育之目 的 [J]. 教育,2010(4):60.
[3] 王登峰 . 强健体魄 健全人格:学校 体 育 改 革 总 体 思 路 与 路 径 [J]. 中 国 德 育, 2014(4):17-22.
[4] 袁旦 . 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工 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 [J]. 天津体育学院学 报,2011,26(1):1-6.
1965 曲 折 发 展 阶 段。1966-1976, 严 重 些优秀的品质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不可 破坏阶段。1977 年至今改革开放发展阶 或缺,是不能用知识技能代替的。[3] 而
段。颁发的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文件和 家长对体育认知的浅薄与片面,抑制了
推行的政策在推动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的 孩子运动的本能需要,埋没了孩子的运
同时又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
动天赋。家庭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
二、现状分析
然而家长的体育认知和行为习惯,却直
( 一 ) 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接影响到了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
占课问题严重,体育课基本上成为 动机。
主课老师的瓜分对象。相对于全国 2.6
( 四 ) 教师的师资队伍质量
亿在校学生,62 万所各类学校,仅有约
针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认为 学校体育中最主要是老师的师资力量专 业技能该加快提高,家长和学生对体育 的认知度应该在学校的大力宣传下极速 扭转。发挥校长责任则下的可以高度积 极调节主观能动性,为学校体育政策实 行开发广阔前景。应大力加强国家的管 理手段。 参考文献:
[1] 谭兆风,伍天慧 . 学校体育价值观念 的回归与守望:近 10 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思 想发展述略 [J]. 体育与科学,2002(6):64-65.
课时安排,专业教师配备,体育器材的 完善。
( 二 ) 确保有充分的体育资源,场馆 该免费开放。
( 三 ) 适当运用奖惩制度来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可以和新媒体 App 联系在一 起,每周课外活动量达到多少,可以用 打卡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锻炼中的乐 趣,激发他们兴趣的产生。
( 四 ) 优 化 课 程 设 置, 改 变 传 统 教 学,素质练习和技巧练习相结合,优化 教学内容和手段,加强体育训练方法与 人体生理机能规律吻合,根据青少年身 心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 现代化人才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素 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提出和推行中学校 体育会 越来越得到重视 [4]。学生的体质 状况直接影响他们是否有旺盛的精力投 入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的学习中,适应未 来高强度的工作劳动和生产建设。增强 学生体质非常有必要,所以无论国家、 学校、家庭还是个人都从更高更深的角 度去看待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五、结论
规律。
( 三 ) 孩子的第一启蒙人对体育的认知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师素质;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然
育认知度
而现实中家长却强调学习文化课的重要
性而忽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教育部体
一、研究历史
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就
学校体育的划分大致以建国为分界 体育而言,绝不仅仅是发展速度、灵敏、
线,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建国 力量、柔韧、爆发力、耐力、技术、动
身发展的整体意义,这才是开展并贯彻 斜,面对体育师资短缺、场地条件落后、
落实学校体育的最大价值所在。加强学 器材设备匮乏等相关体育工作问题一拖
校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发现 再拖不管不问。被誉为“奥运第一人”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实 践 可 以 促 进 学 校 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言:“不懂体育
青少年体质逐步下降问题,其中第
50 万体育教师活跃在学校体育第一线, 一责任人就应该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
中国的体育教师人数依然严重缺乏。不 必须具备严格过关的体育知识,还该认
完全统计,仅仅在基础教育阶段,专职 知体育与其他各科之间的关系的体育文
体育教师就缺少 30 余万 [1]。场地和器 化人。甚至有些老师,根本都不了解教
情况是有了场地和锻炼器材不对学生开 生的阶级性、差异性。
放,单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或是服务 三、建议与措施
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健身娱乐。
( 一 ) 加强培养体育老师的专业素
( 二 ) 校长是领头羊下的学校体育
养和技能知识,加强普及和提高学生对
校长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 体育的正确认知,规范体育课堂合理的
前分为古代和近代,古代分原始社会、 作,获得胜利和奖金,在一定程度上,
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社会并没 更重要的是培养人自尊、诚实、纪律、
有学校体育,奴隶制社会以西周建国后 承诺、责任、耐挫折、抗压力、领导能
分四个阶段,1949-1957 初创阶段 1958- 力、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的品质”,而这
体育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 者,不可以当校长”。他认为“学校体育
手段的创新,教学设施的改进以及学校 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重在体德之兼进,
体育教学师资力量的配备使学校体育更 体与育并重”。在他做南开校长期间,体
加合理优化。实践可以就如何在不同年 育真正摆在与智育、德育同等的地位,
龄阶段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机能总结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2]。
材,运动场地严重不足,面积小、条件 学对象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
差,体育器材参差不齐、严重匮乏,有 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学科
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器材,还有一些 的性质,及其育人的功能和价值,在教
学校有器材被锁在器材室里不让用。现 学实践中背道而行,一个老师带不同年
在条件相对较好,但是却又出现另一种 级的班却以不变应万变,根本不考虑学
体育风尚 SPORT & STYLE
学校体育存在现状分析
文 / 张晶
摘要:加大学校体育的理论的探究 长的决策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和普及,使学生在理论方面就意识到学 “一个好校长能够打造出一所好学校”。
校体育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并不仅仅是 在仍然重视文化课的大环境下,学校依
简单的身体锻炼,更多的是对于学生自 旧会选择把资源向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