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随着转基因技术向农业、食品和医药领域的不断渗透和迅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现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我国已
正式成为WTO成员之后,面对进口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如何合
理地利用WTO规则,保护我国人民健康,发展我国转基因产业,在
国际商贸中争得主动,是摆在我国科技界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面前
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性评价。

目前
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遵循以科学为基础、个案分析、实质
等同性和逐步完善的原则。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毒性、过敏性、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标记基因转移和非期望效应等。

在“973”、“863”等科技计划中,我国科学家将以水稻、鱼等为对象,重点研
究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预测毒理学和建立食物过敏人群血
清库等关键科学问题。

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没有一种食品是百分之百
安全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很自然地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食品不仅是营养和能量的来源,还是文化和
传统的标志,也是经济贸易的支柱。

在转基因食品展现光明前景的
21世纪,根据国际发展趋势,综合科技、贸易等多方面因素,制定
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食品产业发展和安全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
全的科学技术研究,将有利于我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通常人们认为传统食品是安全的,但随着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
的不断应用,食品安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相当多的食品安全风险
的实质是科学应用的风险,这种风险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才能加以
识别和控制。

安全性评价包括转基因食品与传统对应物的比较,集中于异同
点的测定。

对整个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既要考虑期望效应,又
要考虑非期望效应。

若新的或改变的危害,营养或安全问题被确定,要分析确定对人类健康的关系。

传统上讲,新种类的食用植物在上
市前并未系统地对其进行广泛的化学、毒理学和营养学方面的评估(除非这些食物可能作为膳食的基本组成应用于特殊的人群,如婴儿),对于诸如食品添加剂或可能在食物中残留的农药要进行典型的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实质等同性概念
由于很难将传统的毒理学实验和危险性评价步骤应用于整个食物,因此包括重组DNA植物在内的食用植物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一个
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案。

目前已提出,运用实质等同性概念来形成一
个多学科的方法用于安全性评价,并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预期和非预
期变化。

实质等同性概念是安全性评价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但实质等同本身并不是安全性评价,而是构建新食品相对于其传统对应物的安全性评价这一框架的起点。

这一概念被用来鉴别新食品和其传统认为是重组DNA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最适当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不意味着新产品的绝对安全,它更注重针对于任何确定的差异方面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因此新食品相对于传统对应物的安全性就可得到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