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土地贫瘠 ,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
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豁而柔弱、怠情、贪 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 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
“人是环境的产物”
寒冷地带的人鼻翼比较长,热带地区
的人们鼻翼比较短。前者从体外吸入 空气进入体内,需要通过比较长一点 时间的温暖。 热带地区的人们嘴唇比较厚,而寒冷 地带的人们嘴唇则比较薄。嘴唇厚有 助于从人体内散发出更多的热量,嘴 唇薄则有利于保存人体内的热量。
(二)特点
•动态性 表现及其要求
表现及其要求 •广泛性
表现及其要求
•特定 性
•可创 性
表现及其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一)分类: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二)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外部环境: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内部环境: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所研究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指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 这一中心事物的外部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
中国反腐捷径:
• 一靠美女脱裤,二靠情妇反目,三靠子女 跋扈,四靠名表外露,五靠小偷入户,六 靠垮桥倒屋,七靠内讧悔悟,八靠意外炫 富,唯独不靠公开财富。
(三)优化文化环境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要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3.要努力建设各种亚文化。
(四)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1.是宏扬社会主旋律,加强正面教育。 2.是要勇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 开展道德评价,实施舆论监督。 3.采取有效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 4.加强媒体自律。
就业相对严峻化
城镇失业人数增加,2013年城镇失业率为 4.1%。2013年高校就业人数为700万, 2014年为727万。 。
• 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产业在低水平上饱和,新 的支柱产业发展不足; 二是组织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大型企业过少,小型企 业过多,生产能力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粗加工的产品以及初级 加工产品过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及 最终产品过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
由干露露事件你想到了什么?
军中陋室铭
士兵铭
• 位不在卑,忧国则名;年不在高,有志则 灵,投身军旅,更显豪情。军政素质硬, 尊严释和平,谈笑有品位,往来多叮咛。 可以慰平生,建功名。无违纪之乱耳,唯 英模伴我行。武艺练得精才算合格兵。本 人云:“志在军营!”
思考题
• 1.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 其如何优化? • 2.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何特点? • 3.人与环境关系理论是怎样的? • 4.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经济环境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 •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对思想政治教育产 生重大影响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的政治状况
状况
法律法规不健全
如: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三公”消费高达 9000亿元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栏目出现惊人的披露: 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的“三 公”消费高达9000亿元。
硬环境是指家庭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职 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状况
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因素
• 父母情感表达、家庭冲突、家庭月收入对 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 • 家庭凝聚力和母亲情感表达对大学生的疏 离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
父母情感表达对学生的影响
• 父母的情感表达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最大 • 家庭凝聚力对大学生疏离感影响最大 • 父母表达越低,家庭冲突越多,家庭月收入越少, 学生患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 母亲表达越低,家庭凝聚力越少,学生患疏离感 的可能性越大 •
家庭教育面面观
分析下列教育方式的弊端
家庭环境的特点
1.普遍性和长久性 2.渗透性 3.针对性 4.亲和性和权威性
营造家庭环境的着力点
1.培养自立、自主、自强精神 2.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倡导家长以身作则,率先示范
学校环境的影响
•
学校教育环境: 是由物化环境(校园、年级、班级) 和非物化环境(文化传统、舆论氛围、人 际交往)组成的;具有互动效应的学校教育 环境是指学校中物化环境与非物化环境之 间, 物化与非物化环境各要素之间,德育、 教学、管理环境之间,特别是学校的教育 环境与学生群体之间,通过人际交往的相 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激励场。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 • • • • • •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感染作用 促进作用 约束作用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 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 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 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的作 用。
家庭收入对学生的影响
• 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患抑郁和疏离感的 可能性更大 • • 与城市和家境富裕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和家境 贫寒的学生由于文化资本的差距和囊中羞涩,在 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自卑倾向,封闭自己,在 其他同学的见多识广和高消费面前容易产生一种 距离感,难以融入其中,进而形成抑郁、疏离 •
两种观点的批判
唯心主义思想政 治教育的环境论 生物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否定人的主观 能动性的一面。
唯物主义思想政治 环境与教育决定 教育的环境论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内容
• 克服了局限性,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全面的概括
• 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在 接 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能动性。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 • • • • 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
经济环境状况
利益分化显性化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3以上左右, 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80%的居民存款 归20%的人所有。
四、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1、大众传播媒介形式与人们 的生活紧密相连。 • 2、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 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网络谣言何时休?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 办?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可以看作是一种家庭的文化氛围, 其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层次 软环境即精神氛围是指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 家庭凝聚力、家庭亲密度及组织性
家庭氛围
家庭文化氛围 父母对学习生活的关注程度 相当不错 13% 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样 17% 非常关注 27% 不太关注 16%
还可以 70%
比较关注 57%
和父母交流频率
一般不 8% 经常 46% 有时 46%
家庭气氛是家庭人际关系的独 特德育价值发挥的关键之一。 家庭气氛的不同取决于家庭人 际关系运作的方式,即家长的 教育态度或方式。民主型教育 方式较易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 产生良好的德育影响。
1.社区生活秩序与经济发展程度 2.社区风气 3.道德规范 4.人际交往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1、自由性 2、渗透性 3、独特性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 题
“孤岛效应”
一个事物或系统与其相关的条件或环境脱节, 从而被孤立起来以后,犹如大海里的一个孤岛一样。
“恐龙综合症” 在组织心理学中,人们把组织机构臃肿而导致 功能发挥迟钝甚至瘫痪的现象,称之为恐龙效应。
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的特征
1.属人性 2.社会性 3.创造性 4.时代性 5.复杂性
文化环境的大转型
文化形态从一元到多元 官方主导文化(主旋律文化) 大众文化 学术界的精英文化 •
社会审美风尚的大变革
世俗化
娱乐化
消费性 •
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
• • • • 1.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意识 3.形成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3.推进机构改革 • 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精简机构,提高 效能
4.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
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
警示录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 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举措
1、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4、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制度。 5、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6、理顺利益关系。 7、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8、管住干部。 9、管住金钱。 10、毫不放松地严厉惩治腐败。
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特点
1.全面性
2.阶级性 3.渗透性 4.导向性
• 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
社会组织是指为执行某项社会职能、追求特 定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
组织环境是指一切存在于组织内、 外并对组织有现实和潜在影响力的 因素。
•
宏观环境:间接影响组织业绩 组织外部环境 行业环境:直接影响组织业绩 组织环境 组织文化:间接影响组织业绩
组织内部环境
经营条件:直接影响组织业绩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1、社会组织效益 2、社会组织风气 3、组织领导的形象 4、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
广义上的社区环境是把社区作为主体,研究 社区的外部环境状况对社区的影响。 狭义的社区环境是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 居民作为主体,研究社区范围一切与居民生活 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