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总结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来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
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国内人口迁移: 国人口迁移: 不属于迁移的:
A1向B1 C1向D
C1向A2
A1向A2,C1向C2
(二) (1)国际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主导)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 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 动因。
深圳市
2.经济因素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
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 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 人口迁移。
3.政治因素
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
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如“三峡移民”“知青下 乡” “民工潮”…..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力因素 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
拉力因素 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
农村
城市
城市的优点:
1、生活条件好 2、教育条件好 3、医疗卫生条件 好
4、工作条件及待 遇好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气候 淡水 土壤
通过影响人口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 方向和规模
80年代后,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 东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2)国内人口迁移(当代)
时间 特点
流向
原因
意
义
1949 有计划 东部迁往西北 国家政策和户籍
— 有组织 和东北 1986
? 管理制度影响
1986 数量增 ①中西部迁往 1.地区经济发展不
一、人口的迁移
讨论: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流动吗?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 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A、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B、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C、时间限度 :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 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2、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影响是什么?
对流出地:①有利方面: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有利于加 强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 ②不利方面:对迁出地会造成人才外流的损失。
对流入地:①有利方面: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促进城市社会 经济发展;
②不利方面:增加了城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增加了 城市管理难度,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重了城市失业、 拥挤、治安等社会问题。
3、美国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为有大量新兴工业和新资源 而成为“阳光地带”,吸引大量移民。
迁移路线
阳光地带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_阳_光__地_带___”迁
移。
东北部
(2)图中这里迁纬出度地较区高主,要气候是寒美冷国;的工_业_发__达_,__环_工境污业染区严。重原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是 矿产资源丰富
。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1、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①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东部,城市经济发展,沿海与内地, 城市与乡村经济差距大;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③国家放松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使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劳动力
1.自然环境因素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 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 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 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 的基础。
攀枝花
1.自然环境因素
⑤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 发人口迁移。在历史上各 个时期,世界各地都出现 过因旱涝、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 模移民现象。
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
美
东南亚
洲
二战后人口迁入地区主要分布
北美
西欧 北非 西亚
填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出和迁入情况
大洲 19世纪前
非洲
迁出
北美洲 迁入
大洋洲 迁入
欧洲
迁出
拉丁美洲 迁入
二战后 迁出 迁入 迁入 迁入 迁出
读图思考 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目的?
80年代前,人口迁移总流向是从东部沿海省区流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 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
3.政治因素
②战争
阿 富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
汗 难
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
民
流
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入
巴
基
斯
坦
里约热内卢
3.政治因素 ③社会变革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 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巴西利亚
3.政治因素
④宗教信仰、
种族和民族差异
以英格兰清教徒为例, 因为清教徒要求在政治上 有所变革,导致国王对清 教徒不满,因此下令将清 教徒驱逐出境,否则逮捕 清教徒,造成清教徒不得 不离开英国,寻觅新天地, 从而有了美国的建立。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美内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
气__候__因_素__和_环人境口污迁染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
________
的影响。
阳光充足 环境污染不严重 生活费用不高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是京津唐、 沪宁杭 和珠三角。迁入的主要原因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 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 政治变革 人口迁移
1.自然环境因素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 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 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荒漠化与移民
荒漠化和干旱迫使人们离开家园, 以寻找更好的生存之地。据估计,全世 界有1.35亿人(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人 口总和)由于荒漠化而面临迁移的问题。
4.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
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 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 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
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 起着重要作用。
(二)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1935—1939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获硕士学位。
—现 大、流 东部沿海城市、平衡 2. 政策允许农
在 向变化、工矿区 ②农 民进城落户 3.农村
自发为 村到城市 存在大量剩余劳动
主
力
主要
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 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和迁入地产生的不同影响。
?
3.人口迁移的意义及影响: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甲
乙
地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地
区
区
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 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 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迁出地: ①缓解人口的压力; 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迁入地: 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②加速城市化进程; ③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等问题。
1936—1939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 院获博士学位。
1950年回国。
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
宗教;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较优 越;人口数量较少,人口密度小;经济发达,个 人需求等。
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
2、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原因有:
①战争因素 ②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 ③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 ④经济格局的变化
时 特点 迁出地 迁入地 期
原因
二 以集团性、 旧大陆 新大陆 1.殖民主义扩张
战 大批的移 前 民为主
( 非、欧亚、)( 大美洋洲洲)、和 2新.资航地本线理主的大义开发发辟现展和
1.发展中国家 亚、非、 西欧
二 流向发达国家 拉
北美
战 2.定居移民减
西亚
后 少,短期流动
北非
人口增加
1.各国经济 发展不平衡 2.劳动力供 求关系的地 区差异
交通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距离、减少了妨碍 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 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 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政策
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有 重要影响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随其开发利用而发生人口迁移和流动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
使人们迁移
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经济因素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 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 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上经济布局改 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