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孙)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孙)
陈化成(1776-1844)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 曾任金门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1840年,调任江南提督。 鸦片战争爆发后,防守吴凇口,积极备战,筑垒二十余座。 1842年6月10日,英国舰队进攻吴凇口,乃率参将周世荣扼 守西炮台。13日,亲自挥旗督战,燃炮杀敌,击伤英舰数艘。 时两江总督牛鉴从宝山脱逃,致东炮台失陷,英军遂登陆抄 袭西炮台。他孤军血战,中弹七处,血透征袍,仍奋勇杀敌, 与守备韦印福、千总钱金玉等官兵英勇殉难。
——《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的发家史
圈地运动、海盗劫杀、贩运黑奴、殖民掠 夺,……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暴力 和掠夺。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 ——马克思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不 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 界经济的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列 宁
中国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术、智 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 ——狄德罗
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世纪 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 1722),即康熙帝,即位时年仅八岁。清朝入关 后的第二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 的皇帝,在位61年。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清高宗乾隆,名爱新觉罗· 弘历(1711—1799 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在 位六十年,又训政三年,实际在位六十三年,比 他爷爷还多两年在位。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 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 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第一讲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欧美)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 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伏尔泰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 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 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 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 马克思
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
1894年为60.7% 1913年为80.3% 1920年为70.4% 1936年为78.4% 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占有明显优势, 并呈逐渐增长态势。
马克思曾经引用他人的一句话说:“资本害
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 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 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的 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 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 首的危险”。
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无力 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脱不了破产或被兼 并的命运。 例如: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最成功的开 平煤矿,1900年在“中外合办”名义下,被英 资吞并。不久,英资又兼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 煤矿——滦州煤矿。
(二)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意义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 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
思想控制的严酷:文字狱
康、雍、乾三朝,连续大兴文字狱。1663年(康熙 二年),浙江湖州富商庄廷龙请人増编《明史》,如实 写了明末的一段历史,被认为有意反清,庄氏全族和为 此书写序、校对以及买书、卖书、刻字、印刷的人,被 杀者七十余人,数百人充军边疆。庄廷龙虽死,也被剖 棺戮尸。1726年(雍正四年),査嗣庭为江西考官,出 题“维民所止”。被认为“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之 首”,“大不敬”,人被下狱,死于狱中,仍戮其尸。 亲属被杀或流放。1728年(雍正六年),吕留良案发, 主要人物死者戮尸,活者斩首,受牵连者或杀或流,或 发配为奴,轻者亦受杖责。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 家世和家庭出身有争 议(官僚地主家庭; 没落的地主家庭;下 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 庭)。为官清廉,对 于鸦片流毒中国深感 忧虑。在任湖广总督 时,他采取措施,严 禁吸食鸦片,成绩显 著。
虎 门 威 远 炮 台 遗 址
天关培(1781-1841),江苏淮安人,鸦片战争抗英名将。 1834年起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 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 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 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 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列之外,多有陈乞, 大乖仰体天朝远抚四夷之道。
-----乾隆皇帝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9月,由英国前驻俄公使、孟加 拉总督马戛尔尼率领的由科学家、作家、医官及卫队等90人 组成的使团,携带天文仪器、车船模型、纺织用品和图画等 600箱礼品 ,乘船自朴次茅斯启程 。使团带有英王庆贺乾 隆帝83岁寿辰的信函和国书。
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发动疯狂进攻,关天培 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绝增 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身负重伤,仍亲自点燃大炮杀敌, 最后与守炮台将士400多人壮烈牺牲。
1842年7月,英军沿长江而上,进 攻镇江。镇江守军奋起抵抗,双方进 行了激烈的巷战。英军在付出沉重的 代价后才占领了这座城市。恩格斯对 镇江守军的英勇抗战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 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左图为镇江守军同英军激战的情景。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政治贷款
4.文化侵略:
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评价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这与西方殖民主义 者所宣称的“侵华有功”截然不同: (1) 这种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西方列强 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2)这种客观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说19世纪 40-60年代还有这种作用的话,那么70年代以后, 随着西方列强同中国封建统治势力加紧勾结,随 着它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深入,这种作用不复存在。
对外关系:闭关政策
清代十三行夷馆
广州商馆区一角
闭关政策是清政府推行的一种对内对外政策,严格限制中国人出 海贸易,或侨居国外;严格限制中国货物出口;严格限制来华的外 国人的活动,防范外国人与中国人接触。 清政府将通商事务限定在广州一地,还设立公行(又称十三洋行 或洋行)管理外商,经营进出口贸易和办理交涉。 闭关政策使清朝统治者顽固守旧、闭目塞听,也使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和科学文化方面越来越落后于西方。
1. 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残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在中国领土的驻兵权;
勒索赔款,抢劫财物。
2.
政治控制:
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外国“公使驻京” 领事裁判权 把持中国海关权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扶植、收买代理人
3. 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协定关税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 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 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 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 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 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 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 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我们对当前及未来世界的大变动、
大发展、大转折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我 们的国情、国家的优势与劣势及其未来 的走向要有充分的把握,要以更博大的 胸怀面对世界、走向世界。
二、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一) 西方列强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怎样看待所谓“侵华有功”的论调? (二)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意义 (三)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1.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 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2. 教育了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奋起直追,大大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三)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 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 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 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 而最现代的社会代表却是为了获取贱买贵卖的特 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 对联式的悲歌。 ——马克思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三元里抗英。 太平天国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洋枪队“常胜军”、 “常捷軍”。 19世纪60-70年代,台湾人民美、日军队的侵略。 1895年6-10月,台湾军民抗击日军,杀敌数万。 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859年6月,大沽炮台抗击英法联军。 1884年10月,台湾刘铭传击退进犯法军。 1885年3月,冯子材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894年,甲午战争中,邓世昌、林永升等以身殉国。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 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 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 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 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欧美)
19世纪上半叶, 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 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其中,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 国。法、美等国也紧随其后。他们为争夺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 紧对外扩张。 此时,中英两国的军事实力已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点在后来的战争中 将充分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