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课程标准2019版学习-PPT课件

语文课程标准2019版学习-PPT课件


认识 会写
第一学段 1600 800
第二学段 累计2500
1600
第三学段 先认先写
累计3000 300字
2500
写字“教学建议”部分指出:“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 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 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作文书写也要当成练字)
学生之中,也存在于成人之中。 (如 火 奶 心 瓜 医)
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
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
(3) 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
L
(4)字种、字序、字量的问题。
字量、字种、字序及适当降低写字量的问题
E2
视点二:俯瞰 谈课标新理念(二) 1、“语文素养” 2、“阅读教学” 3、“汉字教育 ”
F
“语文素养”
核心概念。核心价值,第一理念。16次
关于“语文素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版)是这样说明的:“《语文标准》 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 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 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非连续性文本案例
I2
生活在信息时代,能够顺利地从非连续性 文本里获取有用信息,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是 现代公民必备的阅读能力。
阅读及阅读量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阅读教学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2、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 4、在阅读过程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这 些话对当前某些教学倾向是有针对性的。
2000年
E3
“语文”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标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
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
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自然属性,与语文课程与生俱来。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社会属性,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
1978年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
1986年:“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 辩证统一。因此,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 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 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 ”这段话充分的诠释了语文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学科性质。
《标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了如下补充:“初
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然,这
句话的添加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表述就更加全面准确,为全面培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法律”依据。
G3
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
双基
H2
向上发展 向下包融
非连续性文本
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 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 价值的信息”。(第四学:复杂)
从三个视点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9年版)
2019年11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共80页,6万8千字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2019年这一次将文化载体概念引进了语文教学大纲
D
………………
1904年 1920年 1929年
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
20世纪后期
1956年 1978年 2019年
21世纪
2019年 2019年
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897年 1913年 1923年
20世纪前期
1952年 1963年 1986年
5万字
40万字
100万字
小学:160篇(段),145万字
现行苏教版小语全册54首古诗文
总240篇,400万字推 荐篇目 附录2
K1
关于汉字教育
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 一。在这方面,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错别字情况严重;2书写质量普遍偏低;3小学低年级学生 写字负担过重。这一、二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存在于中小
C1
… …总的来说,20世纪前期的语文他一直作为一种工具而存 在,作为救国振兴的工具,教化人的功能突出,在小学主要功能是 识字,书写,高一层次为鉴赏做一些准备,而作为学习的人却忽于 考虑,受众是被动的,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1963年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强调语文基础知 识的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
附录:
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A2
三个视点
视点一:回眸 视点二:俯视 视点三:平视 学习“课标”的建议
B
视点一:回眸 从课程标准发展看语文性质
“语文”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标签?
2019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 程的性质描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思考:形意之惑?
2
视点二:俯瞰 课标新理念(一)
四大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目的) 2、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 (目的前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策略)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最终保障)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新旧课标的这四大基本理 念不变,《新课标》坚守了“四大基本理念”,说明这十年 的语文教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沿着这个方向广泛的阅
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于课 外阅读,课标也格外重视,阅读量有具体要求,9年 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背诵优秀诗文 课处阅读总量
合计 统计
50篇/段
50篇/段
60篇/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