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例动因、识别与治理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例动因、识别与治理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例动因、识别与治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其中以
互联网为首的中介平台型公司异军突起,产值占据我国第三产业增量的半壁江山。

平台型公司受业务模式影响,本应是不受舞弊影响的一方“净土”,但我国近年财务舞弊案件逐渐蔓延到各行各业,且发生频率日趋提高、舞弊手段日趋复杂、造假金额日趋扩大。

财务舞弊虽会在短期内达成舞弊主体的舞弊目标,但难逃恢恢法网,最终不
仅违法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企业声誉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
也会受到沉重打击。

因此,对财务舞弊案例的动因、识别和治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财务舞弊案件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两大特征,本文选取浙江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震惊整个资本市场,其
独特的平台商业模式和隐蔽的造假手段使其在借壳重组上市过程中成功瞒过中
介鉴证机构的审计,虚增数亿资产和收入。

在梳理了九好集团财务舞弊过程和案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九好集团舞弊带来的危害,舞弊主体为此而蒙受经济
损失,客户和供应商的业务受到了妨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受到了沉重打击。

本文首先基于舞弊风险因子对浙江九好集团的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
子进行了动因分析。

个别风险因子方面,九好集团实际控制人的商业伦理意识、高层管理人的职业道德以及中底层员工的法律意识都比较淡薄,企业舞弊动机主要系为达成激进的战略目标,资金状况捉襟见肘,企业企图通过借壳上市获取资
本市场投资,并通过调高估值谋取利益。

一般风险因子方面,九好集团的潜在舞弊机会在于股权过于集中,并且具备
串通动机庞大利益群体为舞弊手段的运用提供可能,重组交易对方也具有强烈的卖壳保市的动机。

内、外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不能勤勉尽责,审计手段陈旧降低了舞弊暴露风险。

最后财务舞弊受到的处罚威慑力不足。

接着分析九好集团的舞弊手法及识别,并给出审计和识别建议。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主要包括虚增服务费用收入、虚增贸易收入和虚增银行存款三种途径,但可以通过财务信息指标和非财务信息指标识别出舞弊的破绽。

非财务信息体现在目标交易额超出行业总量的逻辑漏洞以及高管、审计机构的频繁更换,财务信息体现在静态、动态指标均与可比公司存在差异。

在九好集团舞弊动因和手法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各个风险因子角度为相关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建议。

遏制个别风险因子方面要提高财务从业者职业道德,加强高校和企业间合作,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一般风险因子方面要强调内部控制推广,拓宽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创新审计方法,推广保密的民众举报,提高投资者洞察和鉴别能力,提高罚金额度天花板并将罚金用于补偿投资者的损失。

除此之外,针对类似九好集团的平台型公司的特点,建议审计师在在审计过程中密切关注资金池的变化、非财务信息和IT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