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
驱动性
3、课程开发 三、学习情境设计
迁移性 通过几个学习情境活动获得的技能和能力,这些潜能有可能对将要 做的工作有用,可以迁移到工作中去。主要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自我 管理能力。包括诚实、机智、耐心、适应能力、态度、影响力、顺 应力等。目前,被公认的四种主要的可迁移性技能为:①交流和表 达技能(口头、书面和图解);②团队工作和人际能力;③组织管理 和计划能力;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易程度要适当,过易,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任务过难则会 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导致课堂上出现“冷场”。即任务 必须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是 学生能够掌握的 所选择的情境任务一定是最新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更新 而不断调整变化
3、采用哪些学习任务(工作任务)可以培养这种能力
4、资源开发 一、编写教学项目单 二、编写课程标准
三、编写校本教材
四、制作教学课件 五、制作教学视频 六、整理试题库
专家成长经历
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网络查询
毕业学生
经过实际工作后对原课程体系的看法
2、建设方法
三、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归纳、汇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邀请汽车维修行业专家共同进 专业基础 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学习领域 拓展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 并开展教育专家、企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研讨会,通 过“工作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分析转换流程,结合职 业资格标准,制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1、建设依据
所以,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国家职业标准
通用要求,共性课程
二、企业岗位要求
个性要求,特色课程 反映新技术、新工艺、 新知识,区域差异, 专业特色课程
2、建设方法
一、研究国家职业标准
————以汽车修理工为例
1、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2 基础知识 钳工基本知识 汽车常用材料 机械识图 液压传动 汽车维修机具的性能和使用 汽车电气设备与电子控制装置 安全生产知识 质量管理知识
(2)对工作的简单描述;如:“更换发动机” 2、忌过分求全,把与行业相关的其他职业课程也开上。主要考虑三个方 面:专业工作对象;专业工作工具、方法与组织和对专业工作的要求。 (3)表述的是一个部分任务;如:“点钞票” (4)按专业知识命名;如:“国际贸易实务” 3、课程名称体现一个工作领域的内容,主谓结构,如“发动机机械 系统检修”。学习领域名称 =工作对象+动作+补充或扩展(必要时) (5)口号描述型的命名;如:“最优化策略” (6)以在培训中肯定能够获得的能力,或获得成 4、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明确要求的课程必须开设
适度性
前瞻性
3、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计算机组装 三、学习情境设计 总课时:60
开发学习情境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情境:情境2 主机组装(以一套多媒体台式计算机的组装为项目 载体)
课 时:4
1、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计算机组装的流程 21 、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拆装工具、设备 、培养哪种能力(专业、社会、方法能力) 3、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完成计算机组装、拆卸、清洁与安全摆放 4、了解不同配件的组装方法 2、需要哪些知识和内容 学生知识与能 教师知识与能 使用工具 考核与评价 教学方法 教学材料 力准备 力准备 1.产品制作任 1.附有磁 1.能识别主机 1.能分析制作 1.基本知识评价 1.实践操作 务书 性的起子 配件的类型 任务书 2.基本技能评价 法 4、教学需要多长时间,若时间较长是否可以分解为几个任务来做, 2.手工装配工 2.尖嘴钳 与特点 2.熟练掌握配 3.任务完成评价 2.讲述法 保证每一次课都有一个可以考核的结果 艺文件 3.镊子 2.能识别信号 件的类型与 4.团队合作评价 3.小组讨论 3.引导文 特点 5.工作态度评价 法 线、电源线 5 、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来实施 4.指导作业文 的类别 3.熟练掌握手 件 工装配工艺 6 、需要哪些实训工具、设备、材料和场地 5. 演示视频文 件 6.检查单 7.评价表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王青云 QQ:1399209164
1、建设依据
2、建设方法
3、课程开发 4、资源开发
1、建设依据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号
• 职业教育要做到五个对接
专业 课程内 容 教学过程 学历证书 职业教育
功职业生涯必需的通用和基本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名 称。如:“参与销售”或“成本意识教育”。
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的区别 •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 姜大源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7期撰文指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成 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一个是课程内容的序化。 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是人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工作过程是 “人”的活动过程,而不是企业的生产(工艺或服务,下同)流程。 工作过程与生产流程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 事故车查勘与定损工作过程 事故车查勘与定损教学过程 按工作过程序化 • ①工作过程是人的技术活动,有一定的主观个体差别;而生产流 接到报案 报案与接险 一、序化教学内容 程是客观的,由世界的物质规律决定。 工作准备赴现场 查勘前的准备 按部件结构序化 • ②复杂产品的生产流程或综合性服务流程往往包含多个工作过程, 现场查勘 拍照、绘制草图 如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只有一套,而化工技术人员却需完成多个工作 车辆定损 定损内容及技巧 过程,如“中间工序产品的检测”、“化工设备维护与保养”、 送厂维修 维修方案的确定 “新产品试制”等等。 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卷宗整理 车损档案的建立 • ③只有在手工业特征比较明显的职业如木工等,工作流程完全由 工作任务的典型性 结案理赔 考核评价 一个人完成,工作过程才有可能与生产流程一致。 二、行动领域开发标准 • 如果将生产流程和工作过程混为一谈,那么在很多大工业(如化 职业成长的规律性 工、冶金、建材等)和综合性服务(如护理、物流等)专业中,若 教学实施的设计性 真正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那么一个专业就只能有一门专 业课了。 查勘定损员
3、课程开发
3、课程开发 三、学习情境设计
完整性
涵盖性 范例性 操作性 学习情境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必须有完整的边界,不能交融、交叉 必须包含一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的体现,不仅要考虑技能知 识的习得,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设置的情境要尽可能地贴近工作实际,并且发生的概率应该是高 的,既来源于真实又高于真实,具有范例的教学特点 设计的教学活动应简单易行,既要可操作性强,又要考虑降低成本 和实用性,要注重工学结合 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运用行动做事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分析解决问 题的过程,过程的操作要规范,符合工作要求。每个情境的学习任 务都要有成果,既注重结果质量的考核,又要注重过程的监控与考 核,过程与成果考核相结合
汽汽 车车 电实 子用 反馈信息 与 英 电语 气 用人单位 系 ) 统 CAD 汽 车 识 图 ( 汽 车 机 械 基 础 ★★★汽 汽 汽汽车 行业调研 车车车保 发底发养 动盘动 机构机 构造电 造与控 与维系 维 修统 课程体系 修 检 修 ★ 汽 车 底 盘 电 控 系 统 检 修 柴 油 发 动 机 高 压 共 轨 系 统 汽 车 新 结 构 与 新 技 术 汽 ★汽 车 车 汽 工作过程 物 车维 流 故修 障质 诊量 断检 与验 综 合 学习领域 检 测
3、工作要求
本职业分为5个等级,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电工基本知识 环境保护知识
汽车构造 法律法规知识 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四个方面的要求
2、建设方法 二、企业岗位调研
调研对象
企业高管
调研目的
明确工作岗位 职业发展通道 了解工作任务
调研方法
座谈交流 纸质问卷 电子问卷
技术专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体系源自汽 车 配 件 与 营 销
汽 车 美 容
汽汽汽 车车车 行服保 业务险 职企理 业业赔 道管 行动领域 德理 法 律 法 规
2、建设方法
四、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注意事项
要避免的6种学习领域命名方式 1、遵循教育规律,知识循序渐进,技能由浅入深,每一种教育职业(专 业)的课程由 10-20个学习领域组成 (1)学科化的专业表述形式;如:“会计基础”
产业 职业岗位
专业开设、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技能培养 双证书制度 继续教育、社会培训
职业标准 生产过程
职业资格 证书
终身学习
1、建设依据
企业职业岗位要求
“工读学校”是 将学校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工作经 “ 教学工厂”并不是我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实习工厂,而 所谓“双元制”,是一种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在国家 历从7岁就开始了。每年,瑞典学生要在不同的工作场所花上 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给学生 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体系。它以企 德国的“双元制” 一到几周时间体验生活。同时企业也去学校讲述他们的行业以 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产和实际的项目设计, 业的实践培训为主,以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 及他们可提供的职业。到了 16岁,瑞典学生从27个“行业”或 学到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其优势在于受训者可以直接掌握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和 学习课程中选择一个作为他在中学的学习内容。 具体做法是学校从生产厂家承揽工业生产项目作为学生毕业 最新的方法;可以向掌握最新技术和信息的师傅学习,还可以立 瑞典“工读学校” 对75%不打算上大学的瑞典学生来讲,他们在第一和第 设计的课题。生产厂家以提供或借用的方式在学校装备一个完全 即把书本上和实验室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之中。 二年中的 10%~20%和第三年中的60%的时间都花在工厂里。 与实际工厂一样的生产车间,学生在教师(组织项目并讲课)和 不足之处是雇主只能在狭窄范围内培训学员,而不能在大范 经过这三年的学习,学生的视野从对一个广阔的产业群的职业 新加坡“教学工 工人师傅的指导和训练下进行实际生产操作。在操作中不但能巩 围内教育学员。培训的学员由于非常专业,一旦换到别的职业, 厂” 要求的了解,缩小到对某个具体工作类别的高技能的培养。 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生产学会了未来上岗所 或随着技术和消费者口味变化要求重新界定自己的职业时,他们 学生的训练课程采用模块结构的方法。该方法为不同的职 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生所 就难以适应。 业设立了一套共同的课程板块或模块。什么时候想要改变职业, 做的项目是企业当前最需要开发的实际项目,学生在“教学工厂” 只要他们已通过了这些模块训练,他们就不必再重新学习。 里生产的是企业正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