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恩教育初探
摘要】:感恩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
的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之一是“愿意与人交往,互相帮助,能够和同伴和合作分享,富有同情心,强调了“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生活、交往、游戏等,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感恩教育应该渗透在生活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去“爱人”,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
能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感恩教育回报爱心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如果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拥有无私、
健康、幸福以及快乐。
从小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爱别人,是幼儿健康成长,适应社
会的必修课。
而现在孩子感恩的心缺失已经成为了他们致命的性格弱点,所以要
教孩子学会感恩,用感恩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世界。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及现状分析
1.感恩教育的意义:所谓感恩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即“感激、尊重、
关爱、回报”等方面的教育。
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要爱父母、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感恩教育刚好与之相吻合。
幼儿期是孩子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
做人的奠基期。
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现状分析:
(1)父母的溺爱: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这种家庭结构中长大的孩子,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难免会养成骄纵、自私、冷漠的性格,家长
给予孩子的太多,因此,让他们认为长辈们的付出是理所应该的。
(2)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很多的家长只注重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忽视孩子的品德方面的教育。
而就幼儿园的课程来说,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少。
此外,孩子在现实的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负
面影响。
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幼儿期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和习惯及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幼儿期间对幼
儿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1.首先,感恩教育为了让幼儿学会感恩,学会对别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并
且我们要从我们身边的人做起,爱家庭,爱父母。
2.其次,幼儿期也是其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充满关爱的教育环境,再选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来培
养幼儿的感恩教育,可以增强幼儿对感恩教育的学习效果。
3.在幼儿时期进行感恩教育,能够防止一些坏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避免孩子
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奠定基础。
三、培养感恩教育的方法
1.从家庭入手,培养感恩意识
(1)关爱有方,适当索取
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便是父母给的爱,没有一个父母是不爱自
己的孩子的。
但是光养儿,爱儿是不够的,做父母的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责任就是:
“育儿”。
但是,当今社会很多父母都不能够把握好爱的天平,爱儿无方,只是一
味的给予,却不知适当的索取,从而培养了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
有很多的家长
明明自己就很累了或是生病,但是当孩子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是,为了满足孩子,还是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去为孩子忙前忙后。
其实,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自
己不舒服,甚至可以说的夸张点,让孩子知道自己很累了,知道去“关心”父母“心疼”父母。
父母是爱的播种者,自己所做的一切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从父母那里获得了爱,同样也要去回报父母的爱。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你为他做的一切,让他产生感激之情,产生“我
也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的愿望。
(2)榜样示范,潜移默化
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
父母应该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老师,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果给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那么孩子必然会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妈妈忙了一天了,回到家看到了年迈的婆婆对她说:“妈,我给您洗洗脚吧。
”她的
儿子微笑着躲在门后看着妈妈在给奶奶洗脚,过了一会儿,他吃力的端着一盆水
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也给你洗洗脚。
”这就是爱的传递,因此,父母在日
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榜样,多使用诸如“谢谢”之类的词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
学会感恩。
2.挖掘爱心素材,开展感恩教育
(1)幼儿园的教材可充分利用
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让孩子学会“爱”及“感恩”。
我们可以通
过一些儿童故事,如《三只蝴蝶》来让孩子明白同伴间要相亲相爱,要去帮助别人,这样别人也会帮助你的。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运用游戏
的特点,把感恩教育贯穿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互相关爱的行为。
游戏教育最有利的是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转换”,让幼儿去体验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幼儿献出自己的爱。
比如说在角色游戏中,可以通过玩小超市,扮演售货员,去感受他们的辛苦,对他们产生感恩之情。
(2)生活中有很多小事都可以用来教育幼儿,比如孩子吃东西时只会想到自己,就需要父母去引导,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买东西给你吃是因为爱你,所
以你也要爱爸爸妈妈,有了什么好吃的要先给爷爷奶奶吃,然后再给爸爸妈妈吃,最后宝宝自己吃。
要学会尊重老人,这样才是好孩子。
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
能及的事,有利于促进他对家人的了解和关爱。
总之,要让孩子学会去“回报”爱。
3.利用节假日,开展感恩活动
各大节日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大舞台”,所以要充分的利用,挖掘节日的教育
功能,有目的有选择的把感恩融入到节日的教育活动中去,可以激发孩子对美好
生活的感激之情。
(1)比如“护士节”时,我们就请来一些护士,让她们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上夜
班的辛苦,让孩子体会护士阿姨的不容易。
也要鼓励孩子表达他们自己对护士的
感谢之情。
还可以自己亲手做一些小礼物送给护士阿姨,表达对她们的爱。
(2)“感恩节”我们也可以搞一个主题活动“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都有他们
想要感谢的人,比如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表达出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
可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体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学着去关爱和尊敬长辈,将
感恩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中。
4.家园共育、进行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是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紧密结合的,只有与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够将
教育进行到底。
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
在家里的。
因此,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延
伸到家庭中。
(2)在感恩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是不可分割的,所谓“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因此,必需家园合作。
老师要引导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孩子的爱心是不用去刻意培养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融入生活中的。
我们
相信,通过感恩教育,那些能够学会感激、常怀感激之心的孩子一定会在以后的
人生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脚步。
总而言之,一颗小树的成长,是不能够离开阳光和雨露,不能够离开土壤和
养料的。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更加不能离开老师和父母的熏陶教育。
只有在孩
子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感恩的种子,才能够收获“感激、关爱、尊重与回报”。
培
养孩子们感恩的心,让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爱,让他们的未来更加地美好和精彩。
为了孩子们能更好的成长,家庭与幼儿园要携手为孩子共创一座爱的花园。
【参考文献】
1.林青茵《现代幼教》2010第二期
2.陶小玲《现代幼教》2009第四期
3.邱霞萍《家庭与家教》2008年下半月刊
4.中国幼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