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升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液压系统--

自升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液压系统--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开采力度的日渐加大和油气储量的不断减少,占全球资源总量约34%的海洋石油资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新一轮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海洋钻井平台作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装备之一,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受海洋作业恶劣环境的影响,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发展在近十几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传统的平台装备技术和钻探方式,而是逐渐将目光从浅海移向深海、由浅油气层转向深油气层、由简单地质层转向复杂地质层等,从而使得海洋钻井平台装备也随之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固定式、自升式等装备发展到技术先进、控制性好、钻探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钻探船、半潜式平台等勘探开发装备上来,并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必然趋势。
3.图纸绘制软件工具:
使用AutoCAD机械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纸。




论文提纲如下:
第1章绪论
第2章 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第3章液压系统设计
第4章重要零件结构设计
第5章 使用plc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进度及其内 Nhomakorabea容
工作进度安排:
2010年11月28日前,熟悉毕业设计任务,收集设计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1日~2010年3月15日进行机械结构总体方案构思,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设计方案,绘制结构草图。阅读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的绪论部分。
[13]陈宏,李春祥.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综述[J].中国海洋平台,2007, (06).
[14]黄悦华,任克忍.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J].石油机械,2007, (09).
[15]Wei Yinan; Qi Feihu; Wang Xiangdi; Zhang Liying Hu Cuixia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AUTOMATIC STRESSES ACQUISITION AT HOT SPOT OF TUBULAR JOINTS IN THE OFFSHORE DRILLING PLATFORMSChina Ocean Engineering1998(02)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论 文 题 目:自升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液压系统
学 生:刘著
指 导 教 师:张东煜 副教授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2007-3班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2010年11月25日
选题依据(国内外动态,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及可行性论述。
1.国内外研究动态:
2.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
课题研究大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进行总体方案构思,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设计方案,绘制结构草图。
第二步,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完成系统总图(机械图纸)绘制。进行总体结构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
第三步,进行重要零件结构设计,完成零件图(机械图纸)绘制,进行必要的刚度校核和强度校核,完成液压系统的设计,并且尝试改用plc控制。
[23]朱江.海洋钻井设备综述[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0, (06).
[24]闫永宏,杨晓勇,庄明之.海洋钻井井下控制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6, (09).
[25]张用德,袁学强.我国海洋钻井平台发展现状与趋势[J].石油矿场机械,2008,(09).
[26]王运龙,陈明,纪卓尚,林焰.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 (09).
[20]孙秦.33号海洋钻井平台钻井系统[J].石油机械,2009, (06).土屋和雄. 空间机器人用地面仿真器. 控制工程.1995, 1: 47~51
[21]黄悦华,任克忍.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J].石油机械,2007, (09).
[22]赵灵,张福钧,陆军.海洋钻井平台电力电子装置可靠性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4, (01).
[9]张用德,袁学强.我国海洋钻井平台发展现状与趋势[J].石油矿场机械,2008, (09).
[10]陶永宏.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现状[J].中外船舶科技,2009, (03).
[11]汪张棠,赵建亭.我国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与前景[J].中国海洋平台,2008, (04).
[12]陈宏.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最新进展[J].中国海洋平台,2008, (05).
2010年5月18日~5月30日修改、完善图纸和说明书,完成评审及评阅,准备提交专业检查。
2010年6月1日~答辩 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答辩资料, 进行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
意见
签名:
年月日
专业
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注:纸张填写不够可另加附页。
[2]奚立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探讨[J]船艇,2007,(04).
[3]刘海霞.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发展[J]船舶,2007,(03).
[4]黄祥鹿,陈小红,范菊.锚泊浮式结构波浪上运动的频域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10)
[5]黄悦华,任克忍.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J]石油机械,2007,(09).
[27]汪张棠,赵建亭.我国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与前景[J].中国海洋平台,2008, (04).
[28]董呈彬.海洋钻井平台SCR系统数字化升级改造及应用[J].石油机械,2006, (03).
[29]叶邦全,楼盛德,杨延青.“勘探三号”海洋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和使用[J].中国海洋平台,1996, (06).
[30]楼盛德.世界1994年海洋钻井装置概况[J].中国海洋平台,1995, (04)
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资料检索:
在图书馆或资料室等处检索相关纸质文献等资料;通过校园网、中国期刊网,SPRINGER电子期刊全文网等检索相关电子文献资料。
2.论文撰写软件:
论文撰写租用Office软件。
2010年3月16日~4月16日进行机械结构总体设计,主要机构的结构设计,完成全部机械图纸绘制。进行机构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机械设计部分。
2010年4月17日~5月17日进行重要零件结构设计,完成零件图(机械图纸)绘制,进行必要的刚度校核和强度校核等,撰写设计说明书的重要零件结构设计部分。液压系统设计, 使用plc控制。
2.可行性分析:
课题研究具有如下条件:
(1)本科学习阶段,学过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
(2)遇到疑难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途径,如请教指导老师,与同学探讨,独立思考,以及观察和分析实物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德堂李广军邓应华王泉.胜利二号钻井平台液压系统的应用状况与分析.中国海洋平台,1994-06-30,9(3),117~119
[16]Chen Tieyun Wang Youq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UBULAR JOINTS OF OFFSHORE DRILLING PLATFORM BY VARIATIONAL METHODChina Ocean Engineering1987(010
[17]汪张棠,赵建亭.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发展[J].船舶,2008, (01).
[18]王定亚,丁莉萍.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10, (04).
[19]王定亚,王进全.浅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石油机械,2009, (09)
纵观世界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历史,自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起源以来,直到50多年以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海上石油工程才开始有了新的起色并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时世界范围内共有3个国家能够从事海上石油开发工作,所用的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且结构和钻井方式均比较简单,平台适应水深的能力只有几十米。但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石油的战略意义和石油本身带给人们巨额利润的诱惑,致使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60年来,尤其近20年来,以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海洋勘探开发水平已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无论从钻井平台本身而言,还是从钻井装备能力、控制技术及适应性而言,均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方面钻井平台的数量剧增,品种多样;另一方面,适应水深和钻深的能力越来越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仅移动式钻井平台数量已接近700台,最大适应水深能力已超过3000 m,钻井深度已超过12 000 m。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具备从事海洋勘探开发能力的国家和海洋油气开采量也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从事海洋勘探开发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00多个,所开发的油气产量已占全球总油气产量的35%左右,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相比较,我国受自身工业基础的限制,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时间相对较短。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工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1966年建造了第1座固定式钻井平台, 1972年制造了第1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一号”, 1974年,第1条钻井船 “勘探一号”在南黄海试验成功, 1978年则建造了第1艘浅海坐底式钻井船“胜利一号”并在莱州湾投入使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第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正式建成以后,我国才开始在海洋平台的建造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移动式钻采平台46座,海洋采油平台19座,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其中的大部分设备,中石油集团有1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移动式)和1座导管架平台(固定式),只能在滩海和极浅水域作业;中石化则拥有8座钻井平台,其中3座坐底式, 5座自升式。但随着前几年石油价格的一路攀升及我国对海洋钻探工作力度的迅速加大, 2006年以来,我国在海洋平台建造方面的发展速度有了惊人变化,短短几年内,国内建造的平台数量以自升式为主,并得到了快速增加,增加数量在30台左右,这为今后我国能够更好地从事海上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