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学与气候学绪论资料

气象学与气候学绪论资料


气象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气象学与农业和环境的关系
0.1 气象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 气象学 ▪ 天气学 ▪ 气候学
定义及研究对象
概念1
▪ 气象: 在地球大气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风、云、雨、 雪、雷电、旱涝、寒暑等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这些现象统称为天气现象,简称为气象。
▪ 气象学: 研究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 影响)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 人类服务的一门科学。[气象学这门科学的名称, 已有改称“大气科学”的趋势。]
国外气象学的萌芽:
➢ 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Aristotle著有 《气象学》一书
古希腊人认为地球上由于太阳光线 倾斜角度的不同,才产生气候的差 异,并建立了关于热带、温带和寒 带的概念
➢ 在这一时期,气象学和天文学是混在一 起的,可以说具有天象学的性质。
▪ 星星密,雨滴滴。 ▪ 星星稀,好天气。 ▪ 星星明,来日晴。 ▪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
▪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气象学因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要求,已形成 众多分支(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候学,农业 气象学,水文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各类建设和 生活需求——海洋预报、台风预报、沙尘暴预报、 紫外线预报…,穿衣指数、晾晒指数、舒适度指 数、大气环境指数、孝喘指数…)。
概念 2
天气
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 现象的综合。 大气状态:大气的气压、气温和湿度等。 大气现象:大气中的风、云、雾、雨、雪等现象。
气候:包括大气、水、冰雪、陆地、生物(动物、植物、 人)五个子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各个系统相互联系、 作用,并决定着气候的长期平均状况。气候具有地方性的 特点。
天气与气候的差异
天气
时间尺 度

稳定性

空间尺 度

气候 长


15
三部分的关系:
气象学是基础,天气学是纽带, 气候学是综合。
▪ 气象学的目的——让人们了解气象要素的 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工、农、牧、水利、 城建、交等生产。
气候学
研究地球上气候的形成原因、分布类型、变化 规律的科学。 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地球上的气候。
▪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 A.概念不同: ▪ 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温度、
相对湿度气压等)和大气现象(风、云、雨、雪、降水等) 的综合。属于短时间内的微观现象。
▪ 气候:是指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 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不 仅包括该地多年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 极端天气状况。属于长时间宏观现象。
在我国:
➢ 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出现关于大气现 象的记载
➢ 春秋战国时期确定二十四节气 ➢ 秦汉时出现世界上最早关于物候的文
献——《吕氏春秋》、《淮南子》和 《礼记》等 ➢ 风向器、湿度计的发明和应用,始自汉 代的雨量和水旱灾记录丰富、历史最悠 久 ➢ 积累了大量的预知未来天气的天气谚语
天气谚语
天气预报:气温、相对湿度、露点、气压、风速及风 向、云覆盖度、降水等。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 20°C ,午后有雷阵雨,这些都属于天气现象。 “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 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天气学
a.天气学的定义:
天气学是研究一定地理条件下,不同区域内 所产生的天气系统、天气过程的成因演变规律, 并在天气预报上应用的科学。
▪ B.变化周期不同: 天气:短期天气过程:活动时间≤5天;中期天气过程: 活动时间5—10天;长期天气过程:活动时间10天—3个 月。特点:天气变化快,周期短。
气候:周期分季际、年、十年、百年、千年、万年等。 特点:气候变化慢,时间长。
▪ C.各自研究的系统不同: 天气:仅是大气中所产生的天气现象,是个单纯的系统
▪ 天气学的目的——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 预防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 的损失。
▪ 气候学的目的——预报气候的长期变化规 律,预测未来气候异常出现的时间、地点、 及造成的危害,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 科学依据。
0.2 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1. 萌芽时期 时间:16世纪中叶以前 特点: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进行一些零 星的、局部的气象观测,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和 经验,对某些天气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 在我国 在国外
天气现象
大气中的光现象
天气现象
积雨云降雨已移过测站,但云 的后部仍在下雨,被太阳照射之后, 由于雨滴对阳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而形成内紫外红的虹(一次反射, 两次折射)。同时也出现明显的内 红外紫的霓(两次反射,两次折 射)。霓是大气中有时和虹出现的 一种光的现象,也叫“副虹”,形 成与彩虹大致相同,霓弱于虹 。
天气现象
天空中的圆月被 一层薄云遮盖,月光 透过薄云时,产生衍 射而形成了彩色光环 的华。
高积云的边缘已遮住了 太阳,由于云中水滴对阳光 的衍射而形成内蓝外红的华。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上的大气
其中主要内容有: (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 (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 (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天气系统: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高 压脊和低压槽等。
天气过程: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消失和演变的 全过程。
天气预报:人们根据对天气演变规律的认识,利用 多种观测及模拟手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 化作出主、客观的判断。
b.天气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上的天气。
概念 3
气候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 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的综合。 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 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