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及原理课件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及原理课件


3. 图像压缩 A. 帧内压缩
将帧内人类视觉不敏感的部分压缩 人类视觉对亮度要比对色彩更敏感,用较多位的 比特数字进行亮度量化,而用较少位的比特数字 进行色彩量化。DV-AVI B. 帧间压缩 a. 压缩处理的第二类是帧间压缩。视频图像中许多 帧与它前面的帧有很大的相似性。
b. 只存储图像帧之间不同的部分,这种方法被称为 运动估计。MPEG
10
B. MPEG标准 a. MPEG是一个标准系列,.包括MPEG-l、
MPEG-2、MPEG-4和MPEG-70 b. MPEG-1压缩标准,主要用于CD-ROM、VCD。 c. MPEG-2是一个家族供数字电视使用,它可支持
标准分辨率、16:9宽屏及高清晰度电视等多种 格式。 d. 由于MPEG在视频帧内帧间都进行了压缩,在时 域里能量仍是不均匀分布的,十几帧中包含一 个主帧,其他为附属帧,压缩率较高,生成的 图像文件相对较小。
B. 较高配置的计算机。
实验室 P4——3.0 , 512M , 120G
C. 视音频硬件数据传输卡
1394(USB)卡用于数码无损传输。 电视卡用于模拟视频信号A/D转换。
D. 视频编辑软件。 Adobe Premiere 6.5, 友立会声会影9。
6
四. 非线性编辑系统技术特性
1. 图像数字化 a. 对于模拟视频信号来说,首先要将其进行A/
c. “实时”播出需以一定的硬件技术为基础,并且 受到特技类型、特技层数、图像质量的限制。
d. 当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来处理数据流时,非线性 编辑从“实时”向“非实时”处理方式转变。
D变换和编码,转化为数字化数据。 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是图像数字化的第一步。 a. 量化是数字化的第二步,它将模拟视频图像信 号的幅度转化为离散值。 b. 过程中产生的失真引起的锯齿边缘。取样值和 量化值越多锯齿边缘越小。
7
2. 数据压缩与视频质量 A. 图像信号数据率可在200M比特(Bits)/秒以上。 B. 视频指标越高,传输速率就越大,系统运算速度
4
2. 软件部分 包括与硬件平台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 件、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三维特技软件、 中文字幕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与三维动画 软件等。
5
三. 实验室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
DV拍摄——DV-AVI编辑的全数码拍摄、非线性 编辑系统。
A. 输入、输出设备
DV线性编辑机,DV摄像机,光盘刻录机。
12
6. 音频质量 A. 计算机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拥有低于这个指标的系 统不能提供专业的音频指标。
B. 由于音频信号的信息量远远低于图像信号的信息 量,取样量化后的数码率直接符合总线传输带宽 与硬盘记录的要求,无需进行压缩处理。
C. 依靠软件的支持,系统能对多轨音频进行实时回 放、调音和编辑,作均衡、延时、混响、变调等 声音效果处理。
11
5. 压缩比: A. 压缩比越小信号损失少,存储空间大,要求系统
的数据传输能力强。 B. 系统的最小压缩比由系统计算机带宽、硬盘传输
速率、视音频卡的最小压缩比决定的。 C. 非线性编辑设备正在向使用小压缩比的方向发展。
根据实验,2.3:l压缩比的帧内编码对几乎所 有的应用都是无损的;压缩比为4:l时仍看不出 人工处理的痕迹。 D. DVCAM 、DV-AVI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视频压缩 比位5:1帧内压缩编码,传输率25Mb/秒。PC 非线性编辑系统能较轻松地处理。能满足电视台 播出的最低要求。
c. 另一种方法是帧间预测编码,它比较图像上一帧 和下一帧的数据,并使记录数据保持一样的时间 长短。
9
4. 压缩算法 A. JPEG标准 a. JPEG压缩采用帧内编码,可对视频图像进行逐
帧编辑与制作。 b. 非线性编辑中广泛使用的算法是建立在JPEG基
础上的MOTIONJPEG。这种压缩方法对活动的 视频图像通过实时帧内编码过程单独地压缩每 一帧。对精确到帧的后期编辑是十分理想的。 c. MOTIONJPEG压缩率较低,生成的图像文件特 别大。
和所需硬盘容量也就越大。 C. 目前通用计算机主板和硬盘的运算、传输和存储
能力有限,所以必须采用数字压缩方式来处理。 D. 数字压缩把电视图像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 E. 压缩和变换处理过程有信号损失。 F. 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压缩特性,
在低损失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带宽和系统能力。
8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 非线性编辑系统组成
1. 输入输出设备: 摄像机(dv)、录像机、dvd。
2. 编辑运算主机系统设备: 较高配置的计算机。 (cpu、 内存、硬盘)
3. 数码转换传输设备: 视音频硬件采集运算卡、 电 视卡, 1394卡、usb接口。*
4. 视音频编辑软件: Premiere 6.5 (dv-avi), 会声会影 9 (mpeg) 。
1
2
二. 非线性编辑系统原理 1. 硬件部分 通用计算机做平台+(视频处理卡、特技卡、音
频处理卡、压缩卡、各种控制卡)+素材硬盘 A. 用计算机执行项目设计,运算视音频信号制作
完整的电视节目。
B. 视频处理卡协助计算机处理,捕获视频、音频 信号,进行A/D (模数)变换、 D /D(码 率压缩)变换与编、解码,输出为指定模式的 信号。为系统提供实时的特技效果。
D. 非线性编辑系统音频制作的一大优势是可直观地 对声音波形进行处理,使剪接做到天衣无缝。
13
7. 实时和非实时 A. 实时处理
a. 实时处理是指输出处理过程的运算时间小于输出 实际信号时间。能够用播出、输出相同的速度去 接收和处理数据。
b. 对于非线性编辑工作的“实时”,指编辑程序和 各特技参数设定好时,就能播放并录制最终的编 辑结果,不需事先计算、生成时间。
C. 素材硬盘用来存贮数字化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3
D. 视频运算卡分类 a.具有强大专门视频运算功能的硬件:
实时进行复杂特技编辑,价格十分昂贵。 b.通用视频运算卡:
实时进行简单特技编辑,计算机主机运算生成复 杂特技编辑,性价比高,档次众多。
c.数据传输卡: 计算机能播放切换组接画面,特技编辑要通过计 算机主机运算生成,生成时间较长,价格低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