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电力公司现场作业标准化管控规定(试行)

安徽省电力公司现场作业标准化管控规定(试行)

安徽省电力公司现场作业标准化管控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深入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进一步加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实现对作业过程危险点、关键环节以及关键流程的有效控制,确保作业安全和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现场作业标准化管控工作包括作业文本管理、作业安全设施管理、作业风险管控、标准化作业管理四项内容。

第3条本规定所述作业现场是指输电、变电、配电设备检修、改造现场以及变电、配电的运行、操作现场。

第4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送变电运检公司的现场生产性作业。

第二章现场作业分类及风险等级划分第一节现场作业分类第5条根据设备状态检修的分类原则,按作业的性质、内容与作业涉及范围,将现场作业分为四类:A、B、C、D类现场作业。

第6条A类现场作业为大型复杂作业。

判定原则如下:1、由两个及以上工区(车间)的多班组共同实施才能完成的特种作业、大型施工作业,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等检修、技改作业,一般为多日作业。

输、变、配电设备检修、改造的大型复杂作业为:A.输、变、配电设备的A类检修和架空线路的E类带电作业(突发临时性的带电作业视为抢修作业);B.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和10千伏开闭所、配电站集中检修;C.35—110千伏输电线路恢复性改造;D.220—500千伏输电线路局部线路迁移、杆塔升高改造;E.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技改与大修;F.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压器安装、大修;G.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安装和更换;H.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和母线设备检修或技改;I.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保护、母线保护更换;G.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保护更换;K.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装和调试;L、10千伏配电架空线路、电力电缆更换、改造;M.同杆架设的10千伏及以上线路的带电作业。

N.变电站内的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的带电作业。

2.运行人员进行110千伏及以上新投产变电站操作,220千伏主变压器、母线停复役操作,500千伏电气设备停复役操作作业。

第7条B类现场作业为大型作业。

判定原则如下:1、不同工区的两个专业班组同时进行的输、变、配电设备检修、改造作业,其大型作业为:A.输电、变电、配电设备B类检修;B.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和10千伏开闭所、配电站间隔单元集中检修;C.110千伏输电线路局部线路迁移、杆塔升高改造;D.110千伏输电线路技改与大修;E.35千伏断路器安装和更换;F.10千伏母线和母线设备检修或技改;G.35千伏主变保护、母线保护更换;H.110千伏线路保护更换;I.35千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装和调试;J.10千伏配电变压器安装、大修;K、10千伏配电架空线路、电力电缆技改与大修。

2、运行人员进行35千伏及以上新投产变电站操作,110千伏主变压器、母线停复役操作,220千伏单一电气设备停复役操作作业。

3、重大方式变更、新投产变电站启动的调度运行操作作业。

第8条 C类现场作业为中型作业。

判定原则如下1、在一个工区(车间)内由两个及以上班组共同实施才能完成的输、变、配电设备检修、改造作业,其中型作业为:A.输电、变电、配电设备C类检修;B.35千伏输电线路局部线路迁移、杆塔升高改造;C.35千伏输电线路技改与大修;D.10千伏断路器安装和更换;E.10千伏主变母线保护更换;F.10--35千伏线路保护更换;G、10千伏配电架空线路、电力电缆检修。

2、运行人员进行35千伏主变压器、母线停复役操作,110千伏单一电气设备停复役操作。

3.一般方式变更的调度运行操作作业。

4.输、变、配电设备特别巡视作业。

第9条D类现场作业为小型作业。

判定标准如下:1. 由单一专业班组的输电、变电、配电设备检修、改造作业或有其他专业班组少量配合的作业,其小型作业为:A.输电、变电、配电设备D类检修;B.一个间隔设备试验,开关专业配合进行设备清扫的作业;C.母线更换需要做耐压试验时,电气试验作为配合作业,可以纳入该类作业。

2.35千伏及以下电气设备停复役操作。

3.经常性的调度运行操作。

4.经常性的设备巡视作业。

第10条按上述分类原则,当判定结果冲突时,靠上不靠下。

第二节现场作业风险等级划分第11条作业风险等级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作业中具体作业项目的风险也分为Ⅰ、Ⅱ、Ⅲ、Ⅳ四级;整个作业的风险等级依据具体作业项目的风险等级而定,取其最严重的等级。

第12条Ⅰ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

Ⅰ级风险是作业的否决条件,指可能随时导致人身伤害和误操作的风险,不符合安全作业条件,必须经过预处理后,将风险降至Ⅱ级及以下状态,才能开展作业。

现场作业存在Ⅰ级风险,在未经过预处理降至Ⅱ级及以下状态时严禁开展工作。

第13条Ⅱ级风险为可接受风险。

Ⅱ级风险指易导致人身伤害和误操作的风险,需要在常规的安全措施和防护以外采取技术的或组织的措施加以控制。

Ⅱ级风险必须纳入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本进行现场重点控制。

第14条Ⅲ级风险亦为可接受风险,但可通过强化已有的安全措施以及采取重点监护、检查等管理措施加以防范。

第15条Ⅳ级风险为可忽略风险。

可以不采取专项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现场作业文本管理标准第一节现场作业文本类型和定义第16条检修工作的作业文本有:1.三措一案2.作业指导书3.工作票(或工作任务单、应急抢修单)4.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卡第17条倒闸操作的作业文本有:1.调度指令票2.操作票3.风险分析预控卡(格式见附件)第18条输、变、配电运行巡视作业、变电站交接班、变电站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的作业文本有:作业指导书(巡视卡、简化作业指导书)。

第19条三措一案是作业任务的布臵者或组织者为了协调参与工作各方而编写的作业文本,包含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等内容。

三措一案的作用主要是协调参与工作各方的工作关系,明确工作组织和分工、提出技术要求、强调安全事项、规范作业方法,部署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格式见附件)。

第20条作业指导书是为保证作业的安全、质量而制订的程序文件。

是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而编写的用以规范现场作业的执行文件。

作业指导书有以下几种形式:1.典型作业指导书;2.组合作业指导书;3.简化作业指导书(多班组作业控制卡、班组作业控制卡、工序质量控制卡、巡视卡)(格式见附件)。

第21条典型作业指导书是指格式、结构符合范本要求的现场作业指导书。

第22条组合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同一变电站不同间隔设备的检修试验在连续时间内完成,作业指导书具有相同的公共部分,可将各间隔设备的检修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组合为组合作业指导书,但不同间隔设备的检修试验过程的签证签字要分开进行。

同一间隔不同专业(如:主变、开关、试验、保护等)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可将不同专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组合为组合作业指导书,但不同专业工作过程的签证签字要分开进行。

第23条简化作业指导书。

为方便现场执行的一种简化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主要形式有“多班组作业控制卡”、“班组作业控制卡”、“工序质量控制卡”、“巡视卡”。

第24条作业指导书范本是针对典型作业项目编写的示范性的作业指导书,供编写具体作业项目的作业指导书时参照。

第25条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应急抢修单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操作的书面命令,是明确安全职责、实施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以及履行工作许可、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手续的书面依据。

第26条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是工作负责人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明确责任和义务的文本。

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采用“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卡”的形式(格式见附件)。

第27条调度指令票、操作票是准许电气设备操作的书面命令,也是明确有关作安全责任的书面依据。

第二节现场作业文本的应用第28条A类检修作业或初始风险为1级的检修作业,应编制三措一案;其他类检修作业,当作业任务布臵者、组织者认为有重要协调事项时,也应编制三措一案。

第29条除事故抢修外,所有电气检修、改造工作均应使用作业指导书。

具体要求见第六章第四节“现场作业指导书选用原则”。

第30条电气检修工作应根据安规要求填用工作票。

多班组工作按安规规定使用总分票或工作任务单。

事故应急抢修工作可不使用工作票,但应按照安规要求办理应急抢修单,在工作开始前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31条所有现场作业,都应在每日开工前召开现场安全措施交底会,其内容记录在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卡上。

交底后工作班成员应在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卡签名。

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卡每日使用一份,确保每天的作业风险分析到位、安全措施交待到位、危险因素得到控制。

在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卡上签名后,无须在对应的工作票和作业指导书上重复签名,但对应工作票或作业指导书的签名栏目内应由工作负责人注明“已在现场安全交底会记录卡上签名”的字样。

第32条倒闸操作应按照安规规定,使用调度指令票和操作票。

第33条A、B类倒闸操作应使用风险分析预控卡,写明操作的主要风险和预控措施。

C、D类倒闸操作的风险级别达到Ⅱ级及以上时,也应使用风险分析预控卡。

第34条输、变、配电的巡视作业应使用作业指导书(巡视卡)。

第35条变电站交接班、变电站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工作应采用简化作业指导书进行。

第三节现场作业文本管理第36条三措一案的编写、审批的原则要求:1、对于供电公司内部的工作,三措一案应该由作业任务的布臵、组织部门编写,或者由承担本工程全部作业任务的工区编写,经本部门领导或上级领导审批。

工区可以根据需要,在上级下发的三措一案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编制本工区的三措一案。

编写人和审批人应对其内容负责。

2、对于外包工程,三措一案应由承包单位编写和审批,由发包部门对其中与公司设备和管理相关的安全事项进行审查。

公司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指导该项工作的落实。

第37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批的原则要求:1.A类现场作业的作业指导书由工区分管主任编写或组织编写,市公司归口管理部门领导或业务专责人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2.B类现场作业的作业指导书由工区技术员编写或组织编写,工区分管领导审核,市公司归口管理部门领导批准;3.C类现场作业的作业指导书由班长编写或组织编写,工区技术员审核,工区领导批准;4.D类现场作业的作业指导书由工作负责人编写,由班长审核,工区领导或技术员批准。

5.作业风险的初始等级达到Ⅰ级时,编写、审批工作按照本条第1款执行;作业风险等级达到Ⅱ级时,按照本条第2款执行。

第38条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可以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和本单位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但必须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和审查确认,确保安全措施满足要求,不得照搬照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