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如何提高钻孔精度(最新整理)

谈如何提高钻孔精度(最新整理)

谈如何提高钻孔精度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孙波

内容摘要

如何提高

孔精度一直是

工教

的一个

热门话题

本文作者

合自己的教学

经验对

行了

述,望与同行交流。

键词

孔精度

刃磨

线

找正

钻孔是钳工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技能,因此钻孔精度的提高是钳

工实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在实习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是:

1

、划线精度不高,造成孔距超差;

2

、钻头刃磨质量较差,造

成孔径扩大、孔面粗糙;

3

、钻孔时没有找正或找正不准,盲目落钻,

造成钻头中心线与孔中心线不重合;

4

、对刀时强行找正,使钻头

(特别是小钻头)弯曲,孔轴心线倾斜;

5

、歪斜时强行借正,造成

钻头折断。如何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钻出精确的孔呢?笔者结

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

刃磨好钻头是前提

要钻出精确的孔,必须刃磨好钻头。俗话说:

三分功夫,七分

刀具。

钻孔前应选择好相应的钻头进行刃磨。刃磨的钻头除了保正

顶角、后角、横刃斜角准确,两主切削刃长度相等且与钻头中心线对

称、两主后刀面光滑外,为便于定心和减小孔壁的粗糙,还应对横刃

和主切削刃做适当修磨(最好先在砂轮机上粗磨,再在油石上精修)

针对不同情况,适当修磨棱边、前刀面、分屑槽等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钻好孔的前提。由于学生初学时,对这些不易掌握,除要求他们

多练习刃磨以外,检验刃磨质量最好的方法是试钻。用自己刃磨的钻头在废料上练习钻孔,通过观察切削的平稳性、出屑的流畅、对称与

否,判定刃磨质量,如此反复试钻、修磨,直至合格。

2

精确划线是基础

用高度尺精确划线,首先应保正尺寸准确,划线时使划针角与工

件划线平面之间形成

40

60

度的夹角(沿划线方向)

,使划出的线条

清晰均匀。要注意划线基准面的选择,基准面要加工精确,要保证本

身的平面度及与相邻面的垂直度。孔位十字线划出后,为保证钻孔时

便于找正,应用中心冲在十字线上冲出中心点(要求冲点要小,位置

要准)

。首先用刃磨准确锋利的

30

度中心冲轻轻在十字线上冲出较浅

的锥坑,观察无偏差后再用

60

度中心冲扩大冲出稍深锥坑,然后根

据所钻孔用划规划出几个大小不等的同心检查圆,也可以中心点为中

心划出大小不一的几个检查方。检查圆或检查方一定要准确,不应有

偏差,否则应立即作出纠正。

3

正确装夹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实习操作中没有现成的专门钻夹具供使用,

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装夹。通常情况下,对于直径小于

6mm

以下

的孔,若精度不高,可用手钳夹紧工件进行钻孔;对于

6

10mm

的孔,

若工件规则平正,可用平口钳夹持,但应使工件表面与钻床主轴垂直。

钻直径较大的孔时,必须将平口钳用螺栓压板固定;对较大工件且钻

孔直径

10mm

以上时,应用压板夹紧的方法进行钻孔。搭压板时应注

意:

1

、压板厚度与夹紧螺栓直径的比例要适当,不要造成压板弯曲

而影响压紧力。

2

、压板螺栓应尽量靠近工件,垫铁应比工件压紧表面稍高,以保证对工件有较大的压紧力和避免工件夹紧过程中移动。

3

、当压紧工件表面为已加工表面时,要用衬垫保护防止压出印痕。

圆柱形的工件可用

V

形铁进行装夹,装夹时应使钻头轴心线与形体二

斜面的对称平面重合,保证钻孔的中心线通过工件轴心线。底面不平

或加工基准在侧面的工件,要用角铁进行装夹,由于钻孔时的轴向钻

削力作用在角铁安装平面之外,角铁必须用压板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

在圆柱形工件端面钻孔时,应用三爪卡盘装夹。

4

准确找正是重点

工件装夹完毕,不要急于落钻,应首先进行找正,这是最为关键

的一步,忽略这一关键步骤将前功尽弃。找正有静态找正和动态找正。

所谓静态找正,就是指在钻床启动之前进行找正,使钻床主轴中心线

与工件十字线交点对正,此种方法对于初学者安全方便,较为易于掌

握,但是由于未考虑例如钻床主轴的摆动等不确定因素,钻孔精度较

低。动态找正是在钻床启动后进行找正,在找正的同时,把一些不确

定因素均考虑在内,精度相对较高。

在动态找正时,要注意切忌盲目落钻,应使钻尖轻轻落在十字线

的中心,用眼睛顺着十字线在二个方向进行观察,看每一条线是否平

分钻尖,若两个方向均平分说明找正较好,否则,应重新找正。钻尖

进入锥坑后可适当钻出一小孔,要注意此小孔的直径应小于钻头的直

径,否则,发现偏斜后不宜借正。这时再目测找正的准确性,观察刚

刚加工出的小圆孔是否在检查圆(或方)的正中,此小圆孔是不是被

十字线平分,准确后,可根据选择的进给量进行正常钻削。由于引钻一般均选用较小钻头,也可根据钻头是否倾斜来判断找正的正确性。

此时,随着钻头锥坑的不断扩大,锥坑与所划圆孔边距愈来愈近,愈

来愈容易看出所钻孔的位置偏差程度,直至小锥孔与工件孔轮廓重合,

定位钻孔即告结束。

5

认真检测不可少

在钻孔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存在一定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

为了减少误差,就应多方面采取措施,把钻孔精度控制在图纸规定的

公差范围内。检测能够准确、及时的发现孔的精度,以便采取必要措

施进行补救。对钻削精度较高的孔,我们一般采取钻孔、扩孔、铰孔

的加工工艺,这样,在第一步钻小孔后用卡尺检测底孔的中心到基准

面的误差偏移量,经实测换算出底孔与理想中心的位置,若误差量不

大于

0.10mm

,可在扩孔时,适当加大钻头顶角、削弱自动定心作用,

向借正方向适当推动工件,逐步加大钻尖直径的方法进行补救。若误

差量大于

0.10mm

时可用什锦圆锉刀对底孔两侧壁进行修整,修整部

分应与底孔圆弧平滑过渡相接。由于修整后需让该椭圆中心与原底孔

中心位移变动量为

Δ,那么需要修整去除的余量应为

2Δ。铰孔主要

是为了减少孔径的形状误差,提高孔径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切不

可用于借正孔的偏差。

实践证明:只要按以上五个步骤认真练习、反复训练,提高钻孔

精度是不难实现的。参考资料:

1

《钳工工艺学》

劳动人事出版社

2

《钳工生产实习》

劳动人事出版社

3

《划线工手册》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4

《修理钳工必读》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