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管理会计》
三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分类
(一)按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分类:以此为标志可将全部评价指标分 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大类。
(二)按指标性质不同分类:以此为标志可将全部评价指标分为正指标 和反指标两大类。
(三)按指标的作用不同分类:以此为标志可将全部评价指标分为反映 盈利能力的指标和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另外,从项目投资假定的立场出发,就可以不考虑从特定投资主体立场设计的有关 指标,如全部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本章就不再涉及;在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中, 体现所有者投资主体立场的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指标也不予以考虑。
鉴于上述理由,本书只讨论以下九项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原始投资回收率、总 投资收益率、年平均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 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
其缺点在于:第一,计算不能应用简化公式,比较复杂;第二, 不考虑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净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
二 净现值及其计算
(一)净现值指标的定义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 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的代数和。
净现值指标的基本公式是:
第二,由于无法在“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栏上找到零,应按下式 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PP″:
一 动态投资回收期及其计算
(三)动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特征
动态投资回收期指标是一个折现的绝对量反指标。与静态投资 回收期不同,它只有一种形式,不存在是否考虑建设期的问题。
它的优点是:第一,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第二,能直接利用 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第三,能够正确反映投资方式 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四 静态投资回收期及其计算
(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特征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一个非折现的绝对量反指标,在实践中应用 较为广泛。在评价方案可行性时,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比不包 括建设期的回收期用途更为广泛。
它的优点是:第一,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投资的返本期限;第 二,指标便于理解,计算也不难;第三,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 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
其缺点是:第一,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第二,不能正 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第三,不考虑回收期满 后继续发生的净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
CHAPTER
THREE
第三节
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
一 动态投资回收期及其计算
(一)动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定义
动态投资回收期又称折现投资回收期(discounted payback period),是指以按投资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 计算的折现经营净现金流量补偿原始投资现值所需要的全部时 间。通常动态投资回收期只计算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记作 PP″)。
二 净现值及其计算
(二)净现值指标的计算方法
2.净现值指标计算的特殊方法:本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当项 目投产后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时,可以利用 计算年金现值或递延年金现值的技巧直接计算出项目净现值的 方法,又称简化方法。
由于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NCFt(t=0,1,…,n)属于系列 款项,所以当项目的全部投资均于建设期投入,运营期不再追 加投资,投产后的经营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 的形式时,就可视以下不同情况分别按不同的简化公式计算净 现值指标。
在上述指标中,除总投资收益率和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指标外,其余指标的计算均可 以在项目净现金流量信息的基础上完成。
CHAPTER
TWO
第二节
静态评价指标的计算
一 原始投资回收率及其计算
(一)原始投资回收率指标的定义
原始投资回收率是指投资项目在一个正常经营年度,年经营净 现金流量(NCF)或年均经营净现金流量(¯NCF)占原始投资 (I)的百分比。
四 静态投资回收期及其计算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定义
静态投资回收期又称全部投资回收期或投资返本期,简称回收 期(payback period),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 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该指标以年为单位,包括两种形 式:一种形式是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这种形式最 为常见;另一种形式是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两者之间只差一个建设期,只要求出其中一种形式,就可很方 便地推算出另一种形式。
(四)按指标本身的数量特征不同分类:以此为标志可将全部评价指标 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五)按指标在决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分类:以此为标志可将全部评价 指标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三大类。
(六)按指标计算的难易程度不同分类:以此为标志可将全部评价指标 分为简单指标和复杂指标。
ONE
第一节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 指标概述
一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概念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长期投资项目可行 性优劣,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是由一 系列综合反映投资效益、投入产出关系的量化指标构成的。
二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内容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比较多,从财务评价的角度看,包括原 始投资回收率、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投 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借款偿还期、 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
意一行。 (2)在该电子表格的另外一个单元格中插入财务函数NPV,并
根据该函数的提示输入折现率ic和净现金流量NCFt的参数,并 将该函数的表达式修改为:“=NPV(ic,NCF1:NCFn)+NCF0” (3)回车,NPV函数所在单元格显示的数值即为所求的净现值。
08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上) 09 第九章 长期投资决策(下) 10 第十章 战略地图与全面预算 11 第十一章 成本控制(上) 12 第十二章 成本控制(下) 13 第十三章 责任会计 14 第十四章 企业绩效评价 15 第十五章 作业成本法
CHAPTER
09
第九章 长期投资
决策 (下)
CHAPTER
四 本书研究的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在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尽管有一些指标与企业财务会计或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考 核指标相同,但由于管理会计长期投资决策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指标在计算 口径方面有可能存在差别。仅以息税前利润的估算为例,只考虑“营业收入”、 “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和“税金及附加”三项内容。这是因为决策使用 的数据大多为长期预测估算指标,既不可能又无必要计算得十分精确。不能设想事 先把多年以后的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净收益或以前年度利润调整事项估算出来。
正确反映建设期的长短、投资方式的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等条 件对项目的影响;第三,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第四, 计算公式的分子分母的时间特征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三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及其计算
(一)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定义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记作ARR)是 指投资项目年息税前利润(EBIT)或年均息税前利润(¯EBIT) 占年平均原始投资额(¯I)的百分比。
二 总投资收益率及其计算
(二)总投资收益率指标的计算
总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二 总投资收益率及其计算
(三)总投资收益率指标的特征
总投资收益率是一个非折现的相对量正指标。 它的优点是计算过程比较简单,能够反映建设期资本化利息的
有无对项目的影响。 其缺点在于:第一,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第二,不能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
管理会计
(第5版)
吴大军 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C目录 ONTENTS
01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述 02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03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04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05 第五章 预测分析 06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上) 07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下)
二 净现值及其计算
(二)净现值指标的计算方法
1.净现值指标计算的一般方法:本法是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 可以采取的方法,又称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公式法和 列表法两种形式。
(1)公式法。本法是指根据净现值的定义,直接套用9.3.3式 来完成该指标计算的方法。
(2)列表法。本法是指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 即在现金流量表上,根据已知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分别乘以各 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从而计算出各年折现的净现金流量,最后 求出项目计算期内折现的净现金流量的代数和,就是所求的净 现值指标。
三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及其计算
(二)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指标的计算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在9.2.3式中,分子与总投资收益率的分子相同,分母(¯I) 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按简单平均投资额(¯I_1)计算,等于原 始投资的50%。另一种算法公式如下:
三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及其计算
(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指标的特征
四 静态投资回收期及其计算
(二)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计算
2.列表法:所谓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 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 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 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所以此法又称一般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PP满足以下关系式,即: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是一个非折现的相对量正指标。 它的优点是计算公式的分子分母均为时期指标,有一定可比性,
能够反映回收额的有无对项目的影响。 其缺点是:第一,没有考虑货币本化利息的 有无等条件对项目的影响;第三,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 息;第四,由于分母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导致计算结果口径不 一致。
有无和建设期资本化利息的有无对项目的影响; 三是分子分母的时间特征不一致(一个是时期指标,一个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