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自由,毋宁死》知识清单

《不自由,毋宁死》知识清单

《不自由,毋宁死》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苏格兰裔美国人。

亨利是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主义者,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杰出的演说家和政治家。

著名的《独立宣言》的主要执笔者之一,被誉为“弗吉尼亚之父”,在反英斗争中发表过许多著名的演说。

1799年在演讲中呼吁民族团结,同年去世。

二、背景探寻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

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对当地居民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

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

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

帕特里克·亨利与之相反,他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

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三、字音
①钦.佩(qīn)②铿锵
..(kēnɡ qiānɡ)③毋.宁(wú) ④砥砺
..(dǐ lì)
⑤缄.口(jiān) ⑥艰苦卓.绝(zhuó) ⑦铸.就(zhù) ⑧镣.铐(liào)
四、字形
梏(ɡù)桎梏湎(miǎn)沉湎赢(yínɡ)输赢
皓(hào)皓首缅(miǎn)缅怀羸(léi)羸弱
浩(hào)浩大腼(miǎn)腼腆嬴(yínɡ)嬴政
五、近义词辨析
(1)部署·布置
同:两者都是动词,都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

异:“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

“布置”指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物件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对活动做出安排。

(2)乞求·祈求·企求
同:这三个词都有“希望得到”的意思。

异:“乞求”指请求给予。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企求”指希望得到。

六、成语积累
(1)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缄口不语:闭着嘴不说话。

形容不愿说话或不敢说话。

(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4)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5)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七、课文素材积累
(一)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不自由,毋宁死》是一场成功的演讲,是一支神奇的枪、一柄锋利的剑,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

有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连下数城;也有人单枪匹马,面对众多敌人,慷慨陈词,结果竟化敌为友;而陈胜当年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天下便能风云呼应,这就告诉了我们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

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舌头则是心灵的大门。

好的演讲、言谈,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

(二)
追求自由是人至高无上的心向
鸟只有在寥廓的天空中才能尽情地翱翔,鱼只有在宽阔的江河中才能欢快地游弋,雄狮只有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才会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威风,人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才会有梦想的生活。

一切理想、抱负都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

拥有自由,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自由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它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直激励着人们为自由而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