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最新)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最新)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
为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保护我区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X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商林防检发〔X〕2号,关于转发《X省森防总站关于印发<X年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编写提纲>的通知》(X林防检发〔X〕X号)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X区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53个行政村、31个社区,人口55万人。

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81.3
万亩,有林地面积213.6万亩,活立木蓄积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2%,在有林地中,油松、华山松林面积150.026万亩,占森林面积的70.2%。

主要分布在X、流岭、X山系,以二X林场、X 林场、X林场面积最多,近几年普查显示,我区尚未发现松材线虫病。

但我区国道、省道、铁路、高速路交错,各类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购置和调运的各种苗木、木制品包装箱,各木材销售点经销各类木材、人造板运输频繁,加之X、X、X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病,形势不容乐观,我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一旦爆发松材线虫病将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预防区划
根据松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地域特点,划分不同的松材线虫病预防区域。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的区域列为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预防区。

重点预防区:X源国家自然湿地保护区(二X水库区),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美丽花谷、X 镇、X镇面积共计52.3万亩。

一般预防区:除重点预防区之外的镇、办事处,面积共计
97.726万亩。

三、目标任务
(一)预防目标
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第一时间发现疫情,新发生区,从确定疫情之日起一年内实现基本根除;加强预防工作,对松类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复检率达到100%,确保重点预防区松林安全。

(二)主要任务
1、加强检疫检查,防止疫情传入。

对过往的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及其产品实施严格检疫检查,严禁疫木及其制品调运。

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区域内的木材交易市场、木材集散地、木
材加工企业和使用单位进行检查,防止非法经营、加工和使用疫木及其制品。

在审批征占用林地时,由审批部门与占用林地单位签订松木及其制品调动使用承诺书,防止疫木流入。

2、开展全面普查,监测疫情动态。

以镇办、林场为单位,划分监测责任区,每年春秋两季对松林进行全面普查,实行月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3、开展虫情监测,防治松褐天牛。

开展松褐天牛虫情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治力度,降低虫口密度。

4、加大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

结合营造林工程或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在采伐迹地上,栽植阔叶树或经济林树种,将自然林逐步改造成混交林,提高林分抗性和经济效益。

四、防治措施
坚持属地管理,政府负责,部门各司其职,落实防控责任制;坚持全面预防,重点防控,严格控制疫情传入,确保重点地区安全;坚持依法防控,规范管理,提高防控成效;坚持合理区划,分类施策,提高科学防控水平。

(一)重点预防区
1、严格检疫检查。

在公路沿线设立处检查站,特别是加大对进入森林公园范围内松树原木及其制品的检疫检查力度,禁止调运疫木入境,发现疫木,一律没收,就地销毁,防止疫情传入。

2、全面开展监测。

构建松材线虫病监测体系,设立有害生物监测点,通过悬挂诱捕器等进行常年监测和镜检,开展松褐天牛虫情监测,确保及时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处置。

春、秋季开展两次专项普查,对林区内病死树分布的范围、面积和数量进行分离鉴定,查明死亡原因。

3、全力做好普查。

重点对木材集散地、大型木制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木材仓库周围的松林,以及移动联通通讯发射站、电力及电信工程改造、建设工地等通过人为活动容易传播松材线虫病的松林区进行普查。

4、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多种形式,宣传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同时抓好技术队伍建设,加强技术培训,重点提升以村级护林员为骨干的一线防控队伍技术水平。

(二)一般预防区措施
1、严格苗木复检。

加强对调入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复检,尤其要注重电线(缆)盘、松木包装箱的检查,以及城区公园绿化提升改造工程调入的松科苗木检查,防止疫情传入。

2、定期开展普查。

春、秋季集中两次普查,对不明原因的松树枯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并做好取样、分离和镜检,
严防松材线虫的传入。

3、发动群众参与。

在做好检疫普查工作的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松材线虫病举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疫木除治措施
如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严格按照以下办法进行除治:
1、采取皆伐的方式进行除治。

除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100米。

由外向内皆伐所有松树,直径超过1厘米的所有疫木枝条均须进行除害处理。

除治作业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即:10月至翌年3月)完成。

除治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与造林绿化项目相结合,确保迹地尽快更新。

2、采取强度择伐的方式进行除治。

除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延伸X米。

由外向内伐除包括病死松树、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受压木、风折木、旱死木、雪压木、当年枯死或已经萎蔫的松树侧枝以及各种人为乱砍滥伐的松树枝干等,所有伐除的松木以及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条均须进行除害处理。

除治作业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即:10月至翌年3月)完成。

3、伐桩处理。

一是伐桩全部连根挖出后集中除害处理。

二是伐桩全部去皮后喷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1:100倍液至伐桩湿透(或磷化铝1-2粒),再加套0.8毫米以上厚度的塑料农膜袋,
并在四周压土。

所有松木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

六、保障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依法防治,主攻疫区,突防身边”的防控策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行为,落实防控责任,实施科学防控,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防控体系,坚决杜绝疫情传入,确保X 区松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全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控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林业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交通局、区审计局、区森林公安局、供电X客户服务分中心、区水务局、区农业局、区住建局(X林)、区文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气象局、区经贸局分管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林业局局长兼任。

(二)完善防控体系
1、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划定责任区,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村组、山头地块。

区政府与各镇(办)签订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具体任务和指标作为年度考核内容,对未履行职责造成严重损失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成员单位
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负责,层层夯实工作责任。

2、坚持疫情报告制度。

坚持松材线虫病月报告制度。

各镇(办)每月25日前按要求将松材线虫病疫情报告至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X林业局森防站)。

如果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要及时按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同时启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和X区“X”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

3、建立部门协作制度。

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加强同林业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的相关工作。

4、执行方案、设计报批制度。

各镇(办)制定本级年度预防实施方案,报区林业局批复实施。

5、健全检查验收和奖惩通报制度。

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项防控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年终通报检查结果。

对在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组织领导不力,没有落实防控措施,监测不到位、检疫执法不严、隐瞒疫情、造成疫情人为扩散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行政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非法经营和加工利用疫木、使用带疫包装材料,造成疫情人为传播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加强技术指导
提高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科学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建立专家组指导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加强镇(办)、村组科技防控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借鉴其它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县已有的成功经验;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难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防控试验,探索新的防控方法(无人机监测技术)。

(四)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防控资金的投入和防控物资的保障力度,保证各项防治工作需要。

区林业局要做好防治物质的储备和供应,对监测普查、检疫封锁、枯死松树处治、天牛防治、营林作业等经费进行详细预算。

区财政局要优先安排、重点保证防控资金的落实,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控资金使用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防控资金专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