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018/10/14
3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 1、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上某些重大的进展,与其说是问题的解 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发现者促成的”。 2、分析并明确问题(主要表现为审题) 3、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 4、检验假设(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2018/10/14
6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问题的表征: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的 不同,其解决的难度也不一样。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 (四)功能固着:事物原有功能对解决问题的 “消极”影响。 (五)动机与情绪:“倒U型曲线”和“叶克 斯—多德森定律” (六)个性



2018/10/14
7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2018/10/14

2018/10/14
1


(二)问题的分类: 1、定义明确的问题(即常规性问题): 指问题的起点、目标和允许的操作都明确的问题。 2、定义不明确的问题(即非常规性问题): 指问题的起点、目标和允许的操作三个成分中有 部分不明确的问题。
2018/10/14
2




(三)问题解决 1、定义: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 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 解决方案。 2、特点: (1)解决问题是解决新的问题; (2)在解决问题中,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重 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问题; (3)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 生变化。
8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一)含义: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 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真创造: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类创造:产生的产品并非首创,只是对个体而言 具有首创性。 (二)基本特征: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
2018/10/14
11
2018/10/14
10







三、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 策略。 注意:“头脑风暴训练”
2018/10/14
4


(一)试误说(早期行为观) (二)顿悟说(完形观) (三)奥苏贝尔和鲁宾逊解决问题模式: 四个阶段: 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2、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 3、填补空隙过程; 4、解答之后的检验。
2018/10/14
5




一般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P333): (一)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 1、识别有效信息;2、理解信息含义;3、整体 表征;4、问题归类。 (二)寻求解答阶段: 基本途径:算法式、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 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思维等) (三)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 (四)评价结果阶段
9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 (二)智力: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三、个性与动机:高创造性者有一些典型的个性 特征。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一)问题: —— 问题是这样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
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
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成分: 三个基本成分:(1)给定的条件;(2)是要达 到的目标;(3)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