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病害的三因子学说—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四大传染性病害的田间诊断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13. 活力营养生物寄生营养生物14. 柯赫氏法则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16、生理病害特点①具有突发性②田间分布普遍③病状表现散发性④无病症有病状17、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成虫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3对分节的足,通常还有2对翅。

2、口器与农药的关系咀嚼式: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刺吸式:使用药剂类型:内吸剂、触杀剂、熏蒸剂和生物制剂。

3、昆虫体壁:是包在整个昆虫体躯最外层的组织,它具有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又称为外骨骼(与化学防治的关系)4、如何提高触杀剂的效果①使用脂溶性强的农药剂型②在适当高温时施药③喷雾雾化效果要好④在害虫幼小时防治⑤在药液中添加湿润展布剂5、繁殖方式①两性生殖(卵生):绝大多数昆虫经过雌雄交配后,产下的受精卵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又称卵生。

②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偶尔出现未经受精的卵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③经常性的孤雌生殖:正常情况下行孤雌生殖,偶尔发生两性生殖。

在膜翅目蜜蜂、蚂蚁等昆虫中,受精卵发育成雌虫,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虫。

④多胚生殖:一个成熟的卵可以发育成2个或2个以上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称多胚生殖。

⑤幼体生殖:少数昆虫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虫期就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

6、激素与昆虫内激素:由脑神经细胞群分泌的脑激素、脑激素激发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脑激素激发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外激素:有性外激素、性抑止激素、示踪激素、报警激素、聚集激素等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及它们的抑止剂,几丁质合成抑止剂等的特异杀虫剂能杀卵、使虫致畸、致死、不育;性外激素可诱杀害虫、用于发生测报;它们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但杀虫作用慢,害虫也会产生抗性7、昆虫的分类及主要特征8、幼虫龄期判断通过看幼虫的头宽,体长,体色的变化,翅芽的生长是判断龄期的依据,其头宽是最可靠的。

9、蛹的类别离蛹(裸蛹):触角、足等附肢和翅不贴附于蛹体上,可以活动。

被蛹:触角、足、翅等附肢紧贴蛹体上,不能活动。

围蛹:蛹体实际上是离蛹10、蛹期:自末龄幼虫脱去表皮至变为成虫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蛹期(蛹是完全变态类昆虫由幼虫变为成虫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虫态,末龄幼虫脱去最后的皮称化蛹)11. 成虫的特性成虫的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称为羽化。

性成熟与补充营养:有些昆虫在羽化后,性器官已经成熟,不需取食即可交尾、产卵。

性二型:同一种昆虫,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等第一性征不同外,其个体的大小、体型、颜色等也有差别,这种现象称性二型(雌雄二型)。

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个体的现象,称多型现象。

12. 什么是世代和年生活史世代: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母体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经过的状况称为生活年史或年生活史。

13. 气候对昆虫的影响气温昆虫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变化。

体温的变化可直接加速或抑制代谢过程。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昆虫发育速度和温度成正比。

主要影响昆虫的发生期。

(发生期)湿度主要影响虫体水分蒸发和虫体含水量,其次影响虫体的体温和代谢速度。

从而影响昆虫的成活率,生殖力和发育速度。

主要影响发生量。

(影响害虫的发生量,适度大,发生量大)光照光照主要是影响昆虫的活动和行为,协调昆虫的生活周期。

(行为)A昆虫生长发育的积温法则(1)昆虫和其他生物一样,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l个虫期或1个世代)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亦即发育所需时间与该时间的温度乘积理论上应为一常数。

(P115)即:K= N T 其中K为积温常数,N为发育日数,T为温度由于昆虫必须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因此,式中的温度(T)应减去发育起点温度(C),即K = N (T – C)。

昆虫完成某一个发育阶段所需时间的倒数叫做发育速率(V)。

即V=1/N,代入上式,则得:K/N=T-C T=C+K/N=C+KV T=KV+C例题:已知:小地老虎卵发育的起始温度为8.0度,有效积温为68日度,当地2月中下旬平均温度6.5度、3月上旬7度、中旬8.5度、下旬9度,4月上旬10度、中旬预计12度,2月至4月上旬得有效积温为5+11+20=36(日度),则68-36=32(日度),4月中旬每天可供4,则32 / 4= 8(天),所以预测卵孵高峰期在4月18日。

14. 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生物因素包括食物,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各种病原微生物等。

(一)食物因子食物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等。

昆虫只有取食适宜的食物,且食物数量足,昆生长发育、繁殖才最好,发生量才大。

(二)昆虫的天敌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昆虫由于被其他生物寄生或捕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

天敌是影响害虫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天敌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下列各类。

(1)病原生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这些病原生物常会引起昆虫感病而大量死亡。

(2)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螳螂、猎蝽、草蛉、瓢虫、食虫虻、食蚜蝇等。

这些捕食性天敌可大量捕食害虫,在害虫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膜翅目的寄生蜂和双翅目的寄生蝇。

(4)其有益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不少蜘蛛、鸟类、青蛙和线虫都可用来防治害虫。

15、种群的生态对策P12216、了解昆虫内部器官,消化器官,血液循环呼吸器官17、不完全变态:若虫的特性、形态与成虫相似(卵、若虫、成虫)完全变态:幼虫特性形态与成虫不同(卵、幼虫、蛹、成虫)18、植物的抗虫性: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P119)第三章园林杂草学基础26. 杂草的分类及除草剂的选择(一)周期分类1年生杂草2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1)地下芽杂草(2)半地下芽杂草(3)地表芽杂草(4)水生杂草(二)形态分类禾草类莎草类阔叶草类(三)除草剂的选择啶嘧磺隆(秀百宫)适用于暖季型草坪防治一年生禾草、阔叶草及香附子等莎草。

果尔、恶草灵、施田补、西玛津、大惠利、地乐胺等广谱性除草剂可以芽前防治单、双子叶杂草,但一般只能应用于生长多年的禾本科草坪,新建植的草坪上应慎重使用。

生长期应用选择性除草剂1.喷高效盖草能、精稳杀得、精禾草灵等防除禾草。

2.在杂草种子萌动未出土时施果尔毒土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3,2.4–D类除草剂对棕榈科植物有较好选择性,用量为2.4–D 0.75kg /hm²,加水喷雾,能够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效果良好。

第四章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五章园林植物病虫草害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P1482、农药的合理使用P1563、化学防治是指用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第六章常见园林植物病害1、咀嚼式害虫的为害症状(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

(2)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

(3) 潜叶性: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有蛇形虫道;(4)断根或断茎,枯死,吐丝、卷叶、缀叶等。

2、咀嚼式类害虫的防治方法根据它们的特性,进行栽培、物理防治:黑光灯诱蛾、修剪、摘除虫苞、虫卵、虫茧、群集的虫叶等,在树基干扎毒草把、草绳等诱虫,在树干上涂粘虫环;耕翻灭虫等等;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根据害虫种类选用赤眼蜂蜂种);喷BT剂、多角体病毒等;暴露的虫,在三龄之前喷施胃毒剂;卷叶性害虫,在卷叶前应用胃毒剂、触杀剂防治;卷叶初选用拒食剂,或渗透性强的胃毒剂。

潜叶性害虫,选用具内吸性、渗透性强的胃毒剂、触杀剂防治。

选用农药要低毒高效、无难闻气味。

如敌百虫、灭幼脲、抑太保、杀虫双、乐果、毒死蜱、辛硫磷、氯氰菊酯、功夫菊酯、菜喜、阿维菌素、康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