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内涵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活动方式,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电子商务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内涵开始。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世人众说纷纭,国内外的知名组织、专家学者、IT行业及政府部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商务作了不同的表述。

所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全面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定义。

下面就是几个在当前比较有代表的定义:1、世界电子商务会议的定义1997年11月,国际商会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 World Business Agenda for Electronic Commerce),与会者将电子商务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

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如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如条形码)等。

2、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的定义《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虽然在标题中提到“电子商务”,在第二条中提供了“电子数据交换”的定义,但《电子商务示范法》并未具体说明“电子商务”系指何物。

在拟定时,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决定,处理当前这一主题时需铭记电子数据交换的广泛涵义,即“电子商务”标题之下可能广泛涉及的电子数据交换在贸易方面的各种用途。

“电子商务”概念所包括的通信手段有以下使用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传递方式:以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的通信,狭义界定为电子计算机之间以标准格式进行的数据传递;利用公开标准或专有标准进行的电文传递;通过电子手段,例如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自由格式的文本的传递。

3、IT行业的定义(1)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火热开展商务业务的活动,是在互联网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

(2)HP公司提出电子商务、电子商业、电子消费和电子化世界的概念。

它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通过电子化手段来完成商业贸易活动的一种方式,电子商务使我们能够以电子交易为手段完成物品和服务等的交换,是商家和客户之间的联系纽带。

4、权威学者的定义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在《电子商务的前沿》中提出:广义的讲,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商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消费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

这一概念也用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寻找信息以支持决策。

一般地讲,今天的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联系起来,而未来的电子商务则通过构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无数计算机网络中的一条线将买方和卖方联系起来。

对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和理解。

第一,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最先进信息技术的商务方式。

交易各方将自己的各类供求意愿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入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便会根据用户的要求寻找相关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多种交易选择。

一旦用户确定了交易对象,电子商务网络就会协助完成合同的签订、分类、传递和款项收付结转等全套业务。

为交易双方提供一种“双赢”的最佳选择。

第二,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

电子商务的目标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商务活动,所以它要服务于商务,满足商务活动的要求,商务活动是电子商务永恒的主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商务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将给商务本身带来巨大的影响。

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原有的商务模式,为商务活动注入全新的理念。

第三,对电子商务的全面理解应从“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两个方面思考。

一方面,电子商务所包含的“现代信息技术”应涵盖各种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通信方式;另一方面。

对“商务”一词应作广义的理解,是指契约性和非契约性的一切商务性质关系所引起的种种事项。

用集合论的观点来分析,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两个子集的交集。

参考以上这些观点,我们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E-business),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之间(主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

狭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提供的网络环境,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

(二)电子商务的内涵从以上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内涵是指在技术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由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及事务活动规则的人,利用信息网络环境系统地使用各类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易为中心的各种经济事务活动的总称。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的内涵由5个方面组成,即前提条件、核心、基础、对象和目的。

1、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电子商务开展的前提条件。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代表,是主要针对的是人的知识获取、智力延伸,它是对自然界信息、人类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加工、处理、分发、传输等的工具。

在它的帮助下当代人类可以很好地继承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智慧,极大地扩充人类知识。

所以,当今社会技术的代表应当是电子信息技术,它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效工具。

2、电子商务的核心电子商务的核心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及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发展电子商务最关键的要素。

首先,电子商务是一个社会系统。

既是个社会系统,它的中心必然是人。

其次,商务系统实际上是由围绕上贸易的、代表各方面利益的人所组成的关系网。

第三,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虽然我们充分强调工具的作用,但归根结底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人。

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人在电子商务中的决定性作用。

3、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是综合运用各类系统化的电子工具。

从系列化讲,我们强调的电子工具应该是从商品需求咨询、商品配送、商品订货、商品买卖、货款结算、商品售后服务等伴随商品生产、消费甚至再生产的全过程的电子工具。

从系统化讲,我们强调商品的需求、生产、交换要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大系统。

而能达此目的主要电子工具是纵横相连、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大到国家间、小到零售商与顾客间方便、可靠的电子商务活动。

4、电子商务的对象电子商务的对象是以商品贸易为中心的各种经济事务活动。

抓好了商品的贸易,就牵住了经济的“牛鼻子”。

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商品流动、物资流动、人员流动和货币流动,减少商品经济的盲目性,减少有限物质资源、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5、电子商务的目的电子商务的目的是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产品服务,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电子商务把企业的商务活动和资源管理整合起来,重组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把企业管理提高到新水平;它为企业提供了全球性的的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通信速度、节约了管理环节的开销、降低企业成本,尤其能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进入了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交互式的销售渠道‘电子商务还给消费者提供了多种消费选择,大大方便了消费者。

因此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形式,不仅给商务活动而且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重大的变革。

二、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一)电子商务的产生早在1839年,当电报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了对运用电子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讨论。

当贸易开始以莫尔斯码点和线的形式在电线中传输的时候,就标志着运用电子收到进行商务活动的新纪元。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又普遍采用方便、快捷的传真机替代电报。

但是由于传真文件是通过纸面打印来传递和管理信息的,不能将信息直接转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因此,人们开始采用EDI作为企业间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应用技术,这就是电子商务的雏形。

1、基于EDI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最初起源于计算机的电子数据处理(EDP)技术,从科学计算向文字处理和商务统计报表处理应用的转变。

字处理(WP)软件和电子表格(SPREAD SHEET)软件的出现,为标准格式商务单证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开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银行间的电子资金转账(EFT)技术与企业间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早期的电子商务或电子商贸(electronic commerce,EC)。

EDI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增值网络V AN实现的,通过EDI网络,双方可以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询价、报价单、订购单、收货通知单和货物托运单、保险单和转账发票等报文数据以规定的标准格式在双方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端对端的数据传送。

到了20世纪90年代,EDI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应用EDI使企业实现了“无纸贸易”,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减少了由于失误带来的损失,加强了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EDI在国际贸易、海关业务和金融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众多的银行、航空公司、大型企业等纷纷建立了自己的EDI系统,有人甚至提出了“没有EDI就没有订单!”、“EDI引发了贸易领域的革命!”等口号。

EDI技术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硬件系统、翻译软件和传输系统。

(1)从硬件方面看,硬件主要是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系统;(2)传输系统就是专用的网络是较为安全的增值网(Value-Addle Network,V AN);(3)从软件方面看,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和EDI标准,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和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标准格式以共传输交换的转换或翻译软件。

一个典型的EDI流程是这样的:要发给贸易伙伴的数据首先通过发单方的翻译软件,将普通单证转换为标准格式,然后通过标准的通信包在个站点间传递经过转换的单证。

收单方收到标准单证后再通过翻译软件转换成其公司的内部形式,即经过两次转换完成数据信息在企业间的交换。

对于大企业来说,EDI这种从企业管理系统到企业管理系统、没有人为干涉、采用标准格式的交易方式,有助于企业降低库存、减少错误、实现高效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使用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EDI使用的是专用增值网,需要架设专门线路,成本较高。

也就是说,EDI使用成本比较高,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

同时,由于企业不能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只能仅仅停留在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上。

Internet的出现把EDI从专用网络扩大到Internet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