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生活救助就业创业工作情况汇报
县委办:
今年以来,我会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主线,抢抓残疾人优惠政策叠加机遇,持续突破瓶颈制约,全力实现“精准扶残、精心助残、精细管理”的工作目标,努力促进广大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县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残疾人生活救助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一)争取项目助残,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破解残疾人事业发展“瓶颈”的有力抓手,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年共争取落实各类项目资金xx.xx万元,使全县xx%以上残疾人直接受益,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是在x月xx日举行的庆祝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暨扶残助残捐赠仪式上,为残疾人捐赠价值xx万元的服装xx件,价值xx万元的电动轮椅xx辆,价值xx万元的普通轮椅xx辆,价值xx万元的儿童轮椅xx辆。
二是在x月xx日举行的爱心助残大型捐赠仪式上,为残疾人捐赠价值xx.xx万元的服装xx件、价值xx万元的助听器xx台。
三是在xx月x日举行的“集善工程—(澳门基金会)助听行动”助听器捐赠仪式上,为残疾人捐赠价值xx.x万元的助听器xx套。
四是积极落实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
建立了科学、系统、高效的儿童康复训练体系,为xx名残疾儿童实施了免费康复训练,培训儿童家长xx人(次),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均达xx%。
五是积极配合甘肃省语言康复中心对xx 年助听器配戴者进行调查回访,助听器受赠者满意率达xx%。
同时,充分挖掘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专业康复资源,在全市开设了首个残疾人心理咨询室、治疗室、多感官训练室,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各领域同步协调发展。
(二)全力落实民生政策,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
认真组织开展“残疾人扶助政策落实年”活动,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残疾人参保率达到xx%以上,重度残疾人参保费由政府全额代缴;xx%的城镇残疾人纳入医疗保险范围,xx%以上的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老人生活补助和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等民生政策,共计为xx名残疾人发放各类补贴xx.xx万元,其中为xx名残疾人发放重度护理补贴xx.xx万元,为xx名残疾人发放困难生活补贴xx.xx万元,为xx名残疾老人发放生活补助xx.x万元,为xx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车燃油补贴x.xx万元。
(三)开展精准扶贫,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
认真落实全省“xx”扶贫攻坚行动,发挥残疾人基层组织优势,组织各镇残联、村(社区)残协深入调查、精准掌握残疾人贫困户个案情况、脱贫需求和扶
贫重点,为精准实施残疾人造血扶贫、保障兜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县四大班子领导分组对全县贫困精神残疾人开展了走访慰问,共慰问贫困精神残疾人xx人,送去慰问金xx万元。
二是在“两节”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xx 户。
三是积极深化拓展“双联”行动,全面走访群众,全面排查问题,在不折不扣完成“大走访、回头看”任务的同时,干部出资为联系户购买了基础能繁母羊,拓宽了联系户致富渠道。
四是组织实施“扶残助学春雨行动”等活动,为全县xx名学前班及中小学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x.x万元,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xx%以上。
六是举办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为xx名盲人免费发放了盲杖,培训盲人及其家属xx多人,提高了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七是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走访”活动,组织业务骨干对全县x—xx岁残疾儿童进行了走访摸排和专业评估。
(四)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把残疾人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主动为残疾人构造“能业”的“发动机”、铺设“有业”的“黄金道”,强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一是积极和各残疾人用工单位对接,有针对性地对残疾人进行定向实训,以就业项目安排培训内容,以培训促就业,较好地解决了残疾人“进得来、干得好”的问题,全年共开展残
疾人就业培训xx人。
二是积极争取全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百千万工程项目,为xx名贫困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发放补贴资金xx.x万元,为x名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发放就业创业补助金x万元,为x 家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和培训基地发放扶持资金xx万元,为x 名开办网店的残疾人发放扶持资金x万元,为x名开办文化实体的残疾人发放补助x万元。
三是坚持在帮扶中引导、在引导中帮扶,通过典型引领、先进带动等方式,培育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xx人,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每人给予扶持资金xx元,鼓励他们在规模种殖养殖、维修及电子商务等方面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残疾人就业xx人,其中按比例就业xx人,公益性岗位就业xx人,集中就业xx人,自主创业xx人,其它形式就业xx人。
二、存在的问题在残疾人救助方面:一是救助政策覆盖人群有限,纳入扶贫支持计划的项目都是依托省市助残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对申请对象都有一些条件和要求,优惠政策不能覆盖所有贫困残疾人。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优惠政策及扶贫项目覆盖了一部分残疾人家庭,但由于每户只能享受到有限的补助,对改变贫困户的家庭现状收效甚微,对因残障、慢病导致的贫困家庭,只有将医保、康复、救助、劳动力培育、就业扶持等多项政策及时综合跟进,
才能从根本上扶持他们改变贫困面貌。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一是一些单位和社会上的部分人对残疾人就业存在偏见和歧视,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较少。
二是由于残疾人自身文化程度低、适应能力较弱等原因,增大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