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烟气脱硝技术
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烟气脱硝技术
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烟气脱硝技术
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 尿素或氨基化合物作为还原剂,较高反应温度 ➢ 化学反应
4 N H 3 6 N O 5 N 2 6 H 2 O C O ( N H 2 ) 2 2 N O 0 . 5 O 2 2 N 2 C O 2 2 H 2 O
1
N2
ONO 1
N
(4)
2
N
O2
NO
2
O
(5)
NO生成的总速率
d [ N d t O ] k 4 [ O ] [ N 2 ] k 4 [ N ] [ N O ] k 5 [ N ] [ O 2 ] k 5 [ O ] [ N O ] ( 6 )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假定N原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 再生:天然气、CO
NOx控制技术比较
LNB-低氮氧化物燃烧 AOFA-改进的燃尽风法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1硫酸铜法(Shell法) 以铅作载体,镀铜后成为铜接受体,组成反应器。脱硫、
脱硝效率可达95%
·铜氧化 2Cu+O2→CuO
·在399℃ 下吸收SO2 2SO2+O2+2CuO→2CuSO4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3. 空气/燃料分级 的低NOx 燃烧器
➢ 空气和燃料均 分级送入炉膛
➢ 一次火焰区下 游形成低氧还 原区,还原已 生成的NOx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脱硝技术的难点
➢ 处理烟气体积大 ➢ NOx浓度相当低 ➢ NOx的总量相对较大
烟气脱硝技术
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原理:低空气过剩系数运行技术+分段燃烧技术
➢ 1. 炉膛内整体空气分级的低NOx直流燃烧器 ▪ 炉壁设置助燃空气(OFA,燃尽风)喷嘴 ▪ 类似于两段燃烧技术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2. 空气分级的低NOx 旋流燃烧器
➢ 一次火焰区:富燃,含氮组分析出但难以转化 ➢ 二次火焰区:燃尽CO、HC等
➢ NO:大气中NO2的前体物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活跃 组分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NOx的性质(续)
➢ NO2:强烈刺激性,来源于NO的氧化,酸沉降
NOx的来源
➢ 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过程(5×108t/a) ➢ 人类活动(5×107t/a)
▪ 燃料燃烧占 90% ▪ 95%以NO形式,其余主要为NO2
传统低NOx 燃烧技术
2. 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
➢ 燃烧空气由27oC预热到315oC,NO排放量增加3倍
传统低NOx 燃烧技术
3. 烟气循环燃烧
➢ 降低氧浓度和燃烧区温度-主要减少热力型NOx
传统低NOx 燃烧技术
4. 两段燃烧技术
➢ 第一段:氧气不足, 烟气温度低,NOx生成 量很小
➢ 第二段:二次空气, CO、HC完全燃烧,烟 气温度低
烟气脱硫脱氮研发动向
2湿式等离子体技术 Toyohashi技术大学的Y.Kinoshita采用液膜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通氨脱硫,脱硫率达 95%。又如Osaka Perfecture大学和Southern Illinois大学的S.K.Dhali用等离子体洗涤器同 时脱硫脱氮,去除率分别达95%和75%。
➢ 同样,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潜在氧化反应发生
烟气脱硝技术
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烟气脱硝技术
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烟气脱硝技术
3. 吸收法
➢ 碱液吸收 ▪ 必须首先将一半以上的NO氧化为NOx ▪ NO/NO2=1 ,效果最佳
2 N O 2 2 M O H M N O 3 M N O 2 H 2 O N O N O 2 2 M O H 2 M N O 2 H 2 O 2 N O 2 N a 2 C O 3 N a N O 3 N a N O 2 C O 2 N O N O 2 N a 2 C O 3 2 N a N O 2 C O 2 M K ,N a ,C a2 ,M g 2 ,(N H 4 )
d [ d N t] k 4 [O ][N 2 ] k 4 [N ][N O ] k 5 [O ][N O ] k 5 [N ][O 2 ] 0
➢ 得到 [ N ] 稳 态 k 4 [ O k ] [ 4 [ N N 2 O ] ] k k 5 5 [ [ O O ] 2 [ ] N O ]
➢ 催化剂:贵金属、碱性金属氧化物 ➢ 还原反应
4 N H 3 4 N O O 2 4 N 2 6 H 2 O 8 N H 3 6 N O 2 7 N 2 1 2 H 2 O
➢ 潜在氧化反应
4 N H 3 5 O 2 4 N O 6 H 2 O 4 N H 3 3 O 2 2 N 2 6 H 2 O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H 2 S O 4 2 N O H S O 4 H 2 O
➢ 稀硫酸吸收(物理吸收)
4. 吸附法
➢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硅胶、含氨泥煤等 ➢分子筛吸附:吸附剂可用氢型丝光沸石、氢型皂沸石、脱
铝丝光沸石、13x分子筛,水蒸气脱附,回收硝酸
每 一 次 的 加 油,每 一次的 努力都 是为了 下一次 更好的 自己。 20.11.1920.11.19Thursd ay,Nove mber 19,2020 天 生 我 材 必 有用, 千金散 尽还复 来。09:47:2209:47:22 09:4711 /19/202 09:47:2 2 AM 安 全 象 只 弓 ,不拉 它就松 ,要想 保安全 ,常把 弓弦绷 。20.11 .1909:4 7:2209:4 7Nov-2 019-Nov -20 得 道 多 助 失 道寡助 ,掌控 人心方 位上。 09:47:2 209:47: 2209:47 Thursd ay,Nove mber 1 9,2020 安 全 在 于 心 细,事 故出在 麻痹。 20.11.1920.11.1909:47:2 209:47:2 2Novem ber 19,2020 加 强 自 身 建 设,增 强个人 的休养 。2020年11月 19日上 午9时4 7分20.11 .1920.11 .19 扩 展 市 场 , 开发未 来,实 现现在 。2020年11月 19日星 期四上 午9时4 7分22秒 09:47:2 220.11.1 9 做 专 业 的 企 业,做 专业的 事情, 让自己 专业起 来。2020年11 月上午 9时47分 20.11.1909:47Novembe r 19,202 0 时 间 是 人 类 发展的 空间。 2020年 11月19日星期 四9时4 7分22秒 09:47:2 219Nov ember 2020 科 学 , 你 是 国力的 灵魂; 同时又 是社会 发展的 标志。 上午9时 47分2 2秒上午 9时47 分09:47 :2220.1 1.19 每 天 都 是 美 好的一 天,新 的一天 开启。 20.11.1920.11.1909:4709:47:2209:47:22 Nov-20 人 生 不 是 自 发的自 我发展 ,而是 一长串 机缘。 事件和 决定, 这些机 缘、事 件和决 定在它 们实现 的当时 是取决 于我们 的意志 的。2020年11 月19日 星期四 9时47分 22秒Th ursday ,Novem ber 19,2 020 感 情 上 的 亲 密,发 展友谊 ;钱财 上的亲 密,破 坏友谊 。20.11 .192020年11月 19日星期 四9时 47分22 秒20.11 .19
3) 常规燃烧温度(>1500K)下,有可观的NO生成,但NO2 量仍然很小
热力型NOx 的形成
烟气冷却过程中,根据热力学计算,NOx应主要以NO2的形式 存在,但实际90%~95%的NOx以NO的形式存在,主要原因 在于动力学控制
➢ NO/NOx Ratio
boiler
nature gas
0.9~1.0
热力型NOx 的形成
积分得NO的形成分数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
( 1 Y ) c 1 ( 1 Y ) c 1 e x p ( M t )
Y= 1.0 [NO]/ [NO]e
0.5
0 0.5 1 1.5 2.0
Mt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各种温度下形成NO的浓度-时间分布曲线
热力型NOx 的形成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1.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2.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3.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4. 烟气脱硝技术
第一节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NOx包括
➢ N2O、NO、N2O3、NO2、N2O4、N2O5 ➢ 大气中NOx主要以NO、NO2的形式存在
NOx的性质
➢ N2O:单个分子的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并参与臭 氧层的破坏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受温度和反应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平衡时NO浓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加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
热力型NOx 的形成
上述数据说明:
1) 室温条件下,几乎没有NO和NO2生成,并且所有的NO都 转化为NO2
2) 800K左右,NO与NO2生成量仍然很小,但NO生成量已 经超过NO2
燃料型NOx 的形成
燃料中的N通常以原子状态与HC结合,C—N键的键能较N
≡N 小,燃烧时容易分解,经氧化形成NOx
火焰中燃料氮转化为NO的比例取决于火焰区NO/O2的比例
燃料中20%~80%的氮转化为NOx
NO
O,H,OH
fast
O,H,OH
Fuel N 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