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2012年2月目录1 引言 (1)2 系统建设的目的、任务和使用对象 (1)2.1 目的 (1)2.2 任务 (2)2.3 使用对象 (2)3 系统建设的原则和特点 (3)3.1 建设原则 (3)3.2 系统特点 (4)4 系统的体系结构 (4)4.1 系统架构 (4)4.2 运行环境 (5)5 系统功能描述 (7)5.1 基本功能 (7)5.2 规划成果管理子系统 (8)5.3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子系统 (9)5.4 用地报批管理子系统 (10)5.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子系统 (12)5.6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管理子系统 (13)5.7 指标库管理子系统 (14)5.8 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子系统 (15)5.9 规模边界调整管理子系统 (16)5.10 规划修改管理子系统 (17)6 系统建设的风险分析、售后及质量保障措施 (18)6.1 风险分析 (18)6.2 售后 (20)6.3 质量保障措施 (20)1 引言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国策的重要举措。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12月发布了《广东省关于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695号),要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同步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并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明确任务、严格要求,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号),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
为配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建设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显得意义重大,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完善系统功能,加强系统应用,切实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2 系统建设的目的、任务和使用对象2.1 目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在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特点,以满足新形势下的规划成果实施管理、辅助支持日常办公自动化及提供辅助决策等为基本目标,建立集GIS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功能全面、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专业化信息系统,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日常管理。
系统以土地规划管理为核心,兼顾年度用地计划管理等工作,实现业务数据和图件的集成管理,以此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效率,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动态实施和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2.2 任务(1)建立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体系按照国家、省的数据库标准建立系统数据格式体系,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的科学组织和有效管理,使系统具备数据存储、查询、更新、制图、汇总等功能,实现业务数据的动态管理。
(2)提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服务根据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需要,为管理者提供日常业务管理服务,包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用地报批、年度计划指标管理等,使土地管理的工作内容流程化、业务内容模板化,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
(3)建立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网络体系通过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之间不同权限的信息共享,减少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和资料提交的过程,提高土地管理业务信息的实时更新速度。
2.3 使用对象该系统是针对乡镇、县、市三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土地管理业务而定制的,使用对象为各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3 系统建设的原则和特点3.1 建设原则(1)统一性原则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以最新技术规程和国家、省的数据标准为基础,力求标准化和统一化,阶段实施与整体规划相一致。
(2)实用性原则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符合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等要求,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针对性,易于土地管理工作人员掌握。
(3)先进性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建设应采用目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建设能符合技术发展的趋势。
(4)模块化原则采用软件工程开发中结构化和模型化相结合的方法,各子系统模块间既相互联系,具有土地信息系统的整体连贯性,又可根据需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任意组装和卸载,以满足不同等级和不同权限的土地管理者的需要。
(5)安全性原则由于规划系统业务数据涉及不同权限的职能部门,为防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非法修改、添加等情况,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病毒侵害,必须为系统建立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系统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兼容性原则系统数据应具有可交换性,采用标准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的系统通讯协议,能够实现与不同的GIS及各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
(7)可扩充性原则在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应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能够方便地将新的应用模块纳入本系统中,容易开发与其它软硬件系统相容的接口,在系统容量上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等。
3.2 系统特点(1)流程化作业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根据不同的土地业务设定一系列的工作流程,通过某业务流程图,能够让管理者清晰了解到业务的具体进程。
比如土地是否被征收、是否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哪些材料已递交,是否已进入地籍登记等,让管理者对土地信息的变迁情况一览无遗。
(2)简便式操作系统提供各种表格、文档、报告、通知等模板,只需要少量的操作就可以生成上报的材料。
并且电子材料可以共享到上级管理部门,缩短材料递交时间,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4 系统的体系结构4.1 系统架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涉及多种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文件的编辑处理,对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存储要求较高,因此使用Client/Server技术架构模式。
图4-1 Client/Server系统架构设想图4.2 运行环境(1)硬件要求客户端:CPU:1.5GHz,推荐2.0GHz及以上;内存:1024MB,推荐2048MB及以上;硬盘:40GB,推荐80GB及以上;网卡:千兆以太网。
服务器端:企业级服务器。
(2)软件环境.NET环境:MicroSoft NET FrameWork2.0;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 XP / Windows vista/ Windows 7;服务器端操作系统:Windows NT / 2000 / 2003 Server;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0 / Oracle9i以上版本;软件:ArcGIS 9.2或以上版本/ Microsoft Office 2003。
(3)网络环境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独立计算机(单机)环境或局域网(联网)环境中运行。
在单机环境下,用户数据存放在本地计算机。
在局域网环境中,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基础数据存放于本地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中,可以访问其它用户已上传的数据资源。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服务器可以和外网进行数据交换,例如连接到国土资源厅或国土资源部:用户可以从国土资源部或国土资源厅下载数据到本地服务器,也可以从本地服务器上传数据到国土资源部和国土资源厅。
国土资源厅图4-2 网络环境示意图5 系统功能描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若干业务分成多种功能模块,例如建设项目用地预算管理子系统、用地报批管理子系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子系统、土地整理复垦管理子系统、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子系统、规模边界调整管理子系统、规划修改管理子系统、指标库管理子系统等。
子系统随时可以自由安装和卸载,当土地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遇到新的业务类型时,可以进行独立开发和加载。
图5 系统功能设计图5.1 基本功能(1)输入输出:能够实现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包括cad图形、txt坐标文件等文件导入,以及图表、文档、查询结果的导出。
(2)编辑功能:能够实现对数据的编辑操作,包括修改图形、坐标、文字等。
(3)制图功能:能够实现各种图件的制作功能,包括1比1万局部规划图,宗地图等。
(4)地图投影和坐标转换:能够实现我国常用地图投影方式之间的转换、换带计算,以及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坐标系转换等。
(5)数据交换:能够实现与国家或省的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譬如生成符合要求的电子报盘等。
(6)查询统计:能够实现地图浏览、量算、图形属性查询、各种指标查询、业务办结情况查询、图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核规划地类等,并且实现相关数据统计。
(7)系统维护:能够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数据库维护、用户权限设置、表格和文档模板管理、日志管理等。
5.2 规划成果管理子系统规划成果管理子系统主要对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
图5-3 规划成果管理子系统工作示意图(1)现状数据管理能够存储历年现状数据成果,包括以往年份的变更调查、更新调查、二调等数据库,为应用查询分析提供支持。
(2)规划数据库管理能够按相关目录格式存储规划数据库,包括规划文本、表格、图件、图层、扫描件等。
并且支持规划修改的成果对原规划的的更新,保持规划成果的有效性。
这部分是整个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基础,是日后用地预审、用地报批等业务的前提和依据。
5.3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子系统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主要实现对预审项目的收件,完成规划图形审查,审查是否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且拟订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向申请单位发放预审意见,或拟订建设用地预审建议,呈报上级单位继续进行审批,最终向申请单位发放上级最终批复的建设用地预审意见。
省、部图5-3 用地预审管理子系统工作示意图该模块需支持以下功能:(1)支持新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业务。
(2)支持导入勘测定界数据(常用数据格式,包括CAD 格式以及省厅规定的TXT 坐标串文本格式),支持编辑项目用地范围。
(3)支持对项目范围进行空间分析,统计出项目用地占用现状地类面积,占用规划用途分区面积、占用期末规划分类面积、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等数据,支持输出以上数据表格(excel )和打印。
(4)支持对项目用地占用的面积与规划指标、农转用指标、年度计划指标等进行对比审查。
(5)支持输出项目用地范围比例尺1:10000局部规划图。
(6)支持输出各种上报表格、报告、意见等材料或模板。
5.4 用地报批管理子系统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过程中,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审查报件材料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农用地转用情况,农用地转用是否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下达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等,最后完成规划审查表,签署相应的农用地转用计划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