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第一章绪论

《文献检索》第一章绪论

源中出现(例如:许多会议论文同时发表 在学术期刊上);
e
熟悉所在学科领域的主要信息源。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意义 提高信息素养(素质) 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
1.2 信息、知识、文献

信息
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是 通信领域。 奠基之作是R· VL· 哈利特1928年在《贝尔系 统电话杂志》上发表的题为《信息传输》的论 文。 首次提出消息是信息的载体,是包含在各 种具体消息(语言、文字、图像、信号等)中 的抽象量,说明了消息和信息在概念上的差异, 实现了信息概念的突破。
信息的基本性质
1)普遍性 2)客观性 3)中介性 4)无限性 5)传递性 6)时效性 7)依附性 8)共享性
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辞海》 1999年版普及本) 。 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 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是人的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 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文献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 构成文献的三要素,即:知识、记录手段和 载体。知识是文献的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形 式,记录手段则是联系文献内容与形式的桥 梁。

信息、知识、文献之间的关系

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知识来源于信息,是被 人们认识并系列化了的那部分信息;文献是记录、 存储、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
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是经过公认的
权威当局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
国际标准: ISO标准、IEC标准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简称。该
组织成立于1947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
标准化组织,现有近百个成员国,我国于1978年 加入该组织。lSO每年制定500-700个标准,现有 约6000个标准。
(8)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设
立的专门机构出版的文献。
1.3.2 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划分的文献类型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
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
一种文献形式。如书信、手稿、会议记录、
笔记等。
(2)一次文献
又叫原始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生
产或研究成果而创作的文献。主要包括期 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 专利说明书等。
(3)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指在国际或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 业会议上宣读和交流的论文、报告及其他有关 资料。 会议文献可分为: 会前文献 会中文献 会后文献
学术会议按级别和范围可分为四类:
国际会议 全国性会议 地区性会议 基层会议
(4)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科研生产 单位关于某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或是研 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报告。
图书分类:
阅读型图书:教科书、专著、论文集、科 普读物等 工具书: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年鉴、 手册等
小知识 ISB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2007.1.1以前……
10位数的ISBN由4部分组成,它分为:组 号、出版者号、书序号、校验号。比如:
ISBN 7-5006-6573-3
1948 年,美国工程师申农发表了开创性的 文《通讯的数学理论》。 申农在文章中从通信 的角度提出: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定性 的减少或消除,也可以理为信息就是两次不定 性之差。 1948 年,维纳在《控制论》中提出:信息 就是认识论。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 不承认这一点,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 在下去。
信 息 知识
载体
文献
记录
1.3 文献的类型
按出版形式划分的文献类型 : (1)图书 (2)期刊 (3)会议文献 (4)科技报告 (5)专利文献 (6)标准文献 (7)学位论文 (8)政府出版物 (9)产品样本 (10)档案
1.3.1 按出版形式划分的文献类型:
(1)图书 图书是对已有的科研成果知识的系统地全面 地概括和论述,并经过作者认真地核对、鉴别、 筛选、提炼和融会贯通编写而成。 图书特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编 辑出版周期较长。
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划分的文献类型: 零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一次文献 三次文献
按载体形式划分的文献类型:
印刷型文献 机读型文献 缩微型文献 视听型文献
讨论: 1、学位论文是几次文献?
2、欲检索“溺爱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方面 的文献,应检索的文献类型应包括哪些?
课堂ISBN 978-7-200-07127-6
9×1+7×3+8×1+7×3+2×1+0×3+0×1+0×3+7×1
+1×3+2×1+7×3=94
94÷10=9
校验号=10-4=6
余数=4
(2)期刊 期刊是“一种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 刊行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的,并打 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广义的 期刊则包括一切定期或不定期刊行的连续性出 版物,如杂志、报纸、年度报告等。
(3)二次文献 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简化、压缩的
产物。此类文献将各种形式的一次文献予以
简要化、系统化、条目化,具有报导性、检 索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的特点。因而二次文 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如目录、题录、 文摘、索引等。
(4)三次文献 是指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
内容进行筛选、综合、分析、浓缩后的产物。
如动态综述、进展评论、辞典、年鉴、百科 全书、手册等,它具有综合性、浓缩 性、参 考性等特点。
1.3.3 按载体形式划分的文献类型
(1)印刷型文献 以纸张为载体,以手写、石印、油印、
胶印、铅印、影印、复印等为记录手段的
传统的文献类型。
(2) 缩微型文献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缩微照相为记录 手段而产生的文献类型也称缩微复制品,包
按狭义理解,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
数据或资料; 按广义理解,信息被认为是物质的一种 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 表现形式 。
信息这一概念应用非常广泛。不同学 科、不同领域的人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 研究信息、描述信息,因此,有关信息
的概念就有众多不同的表述。据统计,
目前关于信息的定义已有百余种之多。
括缩微胶片 (或缩微平片)、缩微胶卷、缩微
卡片等。
(3)机读型文献 是以磁性或塑性材料为载体,以穿孔或电 磁、光学技术为记录手段,通过编码和程序设 计,将文字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数据后 输入计算机存储,阅读时再由计算机将其内容 按要求输出。其载体主要有磁带、磁盘、光盘
等。
(4)视听型文献 这种文献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
入该组织。它目前有近百个技术委员会(TC)负 责标准的制定工作,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小组委 员会。已制定约3000多个标准。
我国标准分为四级:
国家标准:强制性、推荐性 行业标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7)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指为申请学士以上学位而撰 写并通过答辩的论文,包括学士论文、硕士论 文、副博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以磁记录或光学技术为手段直接记录声音、视
频图像,也叫声像型文献或直感型文献。这一 类文献主要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 电影、幻灯片等。
小 结:
按出版形式划分的文献类型 : (1)图书 (3)会议文献 (5)专利文献 (7)学位论文 (9)产品样本 (2)期刊 (4)科技报告 (6)标准文献 (8)政府出版物 (10)档案
知识的属性

意识性


信息性
实践性
规律性
继承性 渗透性
知识的类型

按反映的对象分,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 按成熟的程度分,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按存在的方式分,可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按知识的门类分,可分为基础知识、技术知识和 应用知识; 按知识描述的内容分,可分为哲学、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等。
2、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了解信息素质的内涵。 指标描述: a 了解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质是 个体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有效地获取、 评价、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b 了解这种能力是开展学术研究必备的基础能 力; c 了解这种能力是成为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
维度二: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 息的性质与范围。 指标:
IEC是国际电工委员(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ission)的简称。它是
与ISO齐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负责制订
和批准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各种国际标准。
IEC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 准化机构。1947年并入ISO,但业务上仍保留原
来的工作范围,并保留IEC名称。我国1957年加
1、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的信
息源并了解其特点。
指标描述:
a 了解信息是如何生产、组织与传递的; b 认识不同类型的信息源(例如:图书、期 刊、数据库、 视听资料等),了解它们 各自的特点;
c
认识不同层次的信息源(例如:零次、
一次、二次和三次信息),了解它们各自
的特点;
d
认识到内容雷同的信息可以在不同的信息
期刊特点: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速度快、
数量大,内容新颖、专深,发行与影响面广,
及时反映了专业科学技术水平。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
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格式: ISSN XXXX-XXXX 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ISSN 1671-489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