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 ②在我国的表现:人口基数大,增长的绝对量
• ③影响:人口迅速增长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 挑战之一。人口过快增长将产生一系列的深远 影响。
• a.粮食供给不足。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 非洲一些国家,粮食增长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 速度。按人口平均的粮食消费水平不仅低下, 而且呈下降趋势。粮食问题已成为不少发展中 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 是指人口再生产从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改 变,又称人口转变。
• 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 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因为生产力的 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死亡率的明显 下降发生在由“传统型”向“过渡型”的转变 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真正实现,要 通过生育率的下降来实现,而生育率的下降, 发生在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中。
•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过程
•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 段:
• Ⅰ.出生率很高而且比较稳定,死亡率很高而且 波动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Ⅱ.出生率基本 保持在高水平,死亡率开始下降但是仍然处于 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Ⅲ.死亡率大幅 度下降到低水平,出生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处
• 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五大特点
•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 快;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四是地区老龄化程 度差异较大;五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不相适应。
• ③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 造成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短缺,青壮 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老年人的社会保 障与赡养等费用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 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问题严重等。人口 老龄化的问题在发达国家比较普遍,问题也更
• e.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人口迅速增长,以 及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包括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 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环境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等。
• ④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人口素质;努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在 发展经济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口与 经济、环境、自然协调发展。
• (2)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 所占的比例,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 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 人口数×1 000‰
• (3)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 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 理容量
• 要点一 人口增长 • 1.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
• 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自然增长 率水平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 ②有 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 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影响
生活水平提高,家 庭观念变化,家庭 经济、社 规模变小,保险、 会、文化 福利事业发展,人 、教育等 口政策实施,死亡 原因 率下降
分 极少数落后的原 布 始群体
发达国家一般在18 世纪末到19世纪初 进入;坦桑尼亚、 肯尼亚等国家
欧美发达国家一般 德国、英
在20世纪50年代前 国和法国
后进入;中国等发 等欧洲发
• (4)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人口大国,其面临的人 口问题主要表现各为:
• 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人 口老龄化严重;
• 俄罗斯:人口负增长,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 化更加严重。
• (5)美国人口突破了3亿,使美国比欧洲和日本 在经济上更具活力,其中的原因为:
• 发达国家(欧洲及日本)普遍面临人口增长缓慢, 甚至负增长现象,导致劳动力不足,影响了经 济的发展,美国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丰富 了劳动力资源,增强了经济活力。
展中国家
达国家
• 特别提醒
• (1)如何确定人口增长模式
• 人口增长模式包括“高高低”型、“高低高” 型、“三低”型三种类型,“高高低”型和 “三低”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它们的 区别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由于目前 世界上主要存在着“三低”型和“高低高”型 两种人口增长模式,所以关键是能够准确地确 定“三低”型和“高低高”型。
• (3)柱状图的判读
• 柱状图是采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线柱表示地理 数据大小的图形。它能够直观地表现出各种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差别。
• 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是:①了解纵、横坐标 的含义,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 辨析;②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③对柱值的 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随横坐标内容 的变化规律;④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发达国家
特 人点 口
增长缓慢
增 原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险和 长 因 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今后变化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 趋势 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增长很快
①政治上的独立 ②民族经济 的发展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 步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 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 还将增加
• ④对策: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和老有所 医,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年人的身心 健康。
• (3)人口年轻化问题及其对策
•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人口数量太多和人均资源短 缺等问题。
• ①实质:是因人口增长超越了与之相适应的环 境条件或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的问题,其突出 表现是人口数量太大的问题。这类问题发展中 国家最严重,也较普遍。
• b.就业问题严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 偏低,劳动力供给基数大,增长快,与有限的 就业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 c.人民生活贫困化,突出表现为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愈拉 愈大。在农村有大量赤贫农民,在城市有大量 贫困人口。
• d.妨碍人力资源的形成。当今发达国家有 95%的妇女能够进入中等学校,享有教育和培 训以及医疗保健的机会。但是在不少发展中国 家,妇女入学率低,就业无保障,难以获得医 疗保健服务。
• (2)曲线图、折线图(线性图)的判读
• 曲线图、折线图是采用曲线或线条的升降、起 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 计图。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 及依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 分析思路:①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 ②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③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 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 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 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④ 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 要点三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 (1)人口统计图的判读程序
• 统计图一般可依据下列程序阅读:读图名—— 读 坐 标 ( 或 图 例 )—— 读 数 据 ( 大 小 及 变 化 趋 势 )—— 分 析 数 据 —— 用 文 字 概 括 联 系 或 规 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读图名的目的 在于知道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坐标(或图例)则 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 (单位),读图名与坐标是读统计图的基础。读 数据一要读全,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 样才能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差异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 加速增长阶
段
段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 “高高低”模 长模式 式(原始型)
“高低高” 模式(传统 型)
“高低高”模式( 传统型)
社会发 展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初 期
发达国家一般在 20世纪50年代前 后;目前的一些 发展中国家
• 从各大洲看,欧洲除冰岛为“高低高”型外全 部是现代型,亚洲除日本、新加坡、韩国、中 国为现代型外都是“高低高”型,非洲除西部 的尼日利亚等少数国家为传统型外都是“高低 高”型,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为现代型 外全部是“高低高”型,拉丁美洲除古巴、乌 拉圭为现代型外都是“高低高”型,北美全部 为现代型。
人口年 龄结构
年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低速增长阶段 “低低低”模 式(现代型)
欧洲发达国家
老年型
阶段
原始低增长 阶段
出生 率
高
死亡 率
高
特点
自然 增长
率
低,波动较 大
人均 寿命
比较短
人口 相对静止或 增长 低速增长
加速增长阶 段
高 迅速下降, 低
提高,高
延长
急剧增长
增长减缓阶 段
开始下降, 较高 继续下降, 低
• 特别提醒
• (1)同一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不仅与自然增 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不同地区人口 自然增长数量的多少不仅与人口基数有关,也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 自然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出生率 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在死亡率相对稳定的情 况下,出生率高,相应的人口数量增长就快, 反之则慢。
• (2)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 ①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 老龄化问题是指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 展的影响方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 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 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 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 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 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 (3)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人口 自然增长率,并不取决于出生率,因此出生率 高,人口增长速度并不一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