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贵金属废料提取金银高效回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1编制依据 (1)1.1.2编制原则 (1)1.2项目概括及建设条件 (2)1.2.1 项目概括 (2)1.2.2建设条件 (3)1.3项目设计内容 (3)1.4建设方案及工程概要 (7)1.5环境保护 (8)1.6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9)1.7投资及经济效益 (9)1.7.1项目投资及资金筹划 (9)1.7.2项目财务及经济评价 (10)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3)2.1项目背景 (13)2.1.1我国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情况 (13)2.1.2有色金属废料产生状况 (1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8)2.2.1实现循环经济与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18)2.2.2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19)2.2.3扩大有色金属资源 (20)2.2.4降低生产能耗 (20)2.2.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1)第三章市场分析 (22)3.1某县稀贵金属产业 (22)3.2有色金属市场价格 (24)3.2.1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变化特点 (24)3.2.2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 (26)第四章区域概况及场址选择 (28)4.1区域概况及建厂条件 (28)4.1.1区域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28)4.1.2区域地形地貌 (28)4.1.3场址工程地质 (29)4.1.4气象条件及地震 (29)4.1.5地表水系 (32)4.1.6生态环境 (33)4.1.7区域经济 (33)4.2厂址选择的原则 (34)4.3厂址 (34)第五章建设方案 (35)5.1规模方案 (35)5.2产品方案 (35)5.3冶炼方案 (35)5.4场址方案 (35)5.5企业总体布置方案 (36)5.6给排水方案 (36)5.7供电方案 (37)第六章原辅材料、燃料 (38)6.1原料 (38)6.2辅助材料 (41)6.3燃料及动力供应 (42)第七章冶炼技术方案 (43)7.1概述 (43)7.1.1编制依据 (43)7.1.2工艺方案 (43)7.2生产产品规模 (43)7.3贵金属冶炼 (43)7.3.1工艺流程选择 (44)7.3.2工艺流程简述 (51)7.3.3冶金计算 (52)7.3.4主要设备选择 (61)7.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2)7.4碲冶炼 (64)7.4.1工艺流程选择 (64)7.4.2工艺流程简述 (67)7.4.3冶金计算 (68)7.4.4主要设备选择 (73)7.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4)7.5冶炼过程总金属平衡 (75)第八章收尘及烟气处理 (81)8.1收尘 (81)8.1.1设计依据 (81)8.1.2收尘工艺流程简介 (81)8.1.3主要设备选择 (82)8.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3)8.2烟气处理 (84)8.2.1烟气脱氟、硫技术介绍 (84)8.2.2双碱法脱氟、硫的优缺点 (84)8.2.3双碱法脱氟、硫的工艺流程 (85)8.2.4设计依据 (85)8.2.5主要技术指标 (86)8.2.5 烟气脱硫设备 (87)第九章工程方案 (88)9.1设计标准和依据 (88)9.1.1 设计标准 (88)9.1.2设计依据 (88)9.2工程方案原则 (90)9.3工程内容 (90)9.4建筑方案 (90)9.4.1 建筑方案比较 (90)9.4.2 建筑形式 (91)9.4.3采光、通风 (91)9.4.4防腐 (91)9.4.5防噪 (91)9.5结构方案 (92)第十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95)10.1总图运输 (95)10.1.1总平面布置原则 (95)10.1.2平面布置 (96)10.1.3竖向布置 (96)10.1.4场内外运输 (96)10.1.5厂区道路 (98)10.1.6厂区绿化 (98)10.1.7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9)10.2给排水工程 (99)10.2.1设计依据 (99)10.2.2设计范围 (100)10.2.3生产、生活新水水源 (100)10.2.4用水量 (100)10.2.5 生产—消防、生活供水系统 (106)10.2.6生产、生活排水系统 (106)10.3供电工程 (107)10.3.1设计依据 (108)10.3.2供电电源 (108)10.3.3用电负荷、负荷等级 (108)10.3.4供电系统及配电方式 (109)10.3.5主要设备选择及控制保护 (110)10.3.6防雷接地 (111)10.3.7电信及电修 (111)10.4.1设计原则及范围 (112)10.4.2 控制系统 (112)10.4.3 控制系统功能 (113)10.4.4仪表选型 (114)10.4.5 主要检测控制内容 (115)10.4.6仪表设备在特殊环境及特殊介质测量时采用的技术措施 (116)10.4.7仪表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及抗干扰措施 (116)10.5蒸汽负荷 (117)10.6化验室 (117)10.6.1配置水平 (117)10.6.2 基本功能设置 (117)10.6.3主要设备选型 (118)10.7维修设施 (118)10.8仓储设施 (118)10.9厂内运输设备 (119)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120)11.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20)11.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21)11.2.1设计依据 (121)11.2.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21)11.3主要污染物产生、治理与排放情况 (121)11.3.1气型污染源 (121)11.3.2水型污染源 (124)11.3.3 固体废物 (134)11.3.4噪声 (136)11.4绿化 (136)11.5环保投资及定员 (136)11.5.1环保投资 (136)11.5.2环保定员 (137)11.6环境影响简述 (137)11.7建议 (138)第十二章节能分析 (140)12.1编制依据 (140)12.2节能措施 (141)12.2.1工艺及设备节能 (141)12.2.2建筑节能 (141)12.2.3节电措施 (142)12.2.4节水措施 (142)12.2.5节煤措施 (143)12.3能耗指标及分析 (144)12.3.1项目能耗 (144)第十三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46)13.1设计依据 (146)13.2工艺简述 (146)13.3劳动安全 (146)13.3.1安全生产概述 (146)13.3.2危险源 (147)13.3.3危险品 (148)13.3.4主要安全措施 (149)13.3.5其它安全措施 (150)13.3.6安全应急预案 (151)13.3.7安全技术 (151)13.4职业卫生 (154)13.4.1职业卫生措施 (154)13.4.2职业安全卫生机构的设置 (155)13.5安全管理建议 (155)13.6安全与工业卫生预期效果 (157)13.7消防 (157)13.7.1防火分类 (158)13.7.2防火方案 (158)13.7.3消防给水 (159)13.7.4消防通风 (159)第十四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60)14.1组织机构 (160)14.2企业工作制度和在册人员系数 (160)14.2.1 企业工作制度 (160)14.2.2在册人员系数 (160)14.3劳动定员与劳动成产率 (160)14.3.1劳动定员 (160)14.3.2劳动生产率 (162)14.4职工培训 (162)14.4.1培训对象 (163)14.4.2 培训要求及安排 (163)第十五章项目实施进度、质量控制 (165)15.1建设工期 (165)15.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65)15.3项目实施进度 (166)15.4质量控制 (169)第十六章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170)16.1编制原则及范围 (170)16.2工程概况 (170)16.4建设投资估算 (171)汽车衡100吨数字式汽车衡 (189)16.5资金筹措 (194)16.6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194)第十七章成本与费用 (196)17.1成本编制原则和计算范围 (196)17.2成本计算说明 (196)17.3制造成本计算 (197)17.4总成本费用计算 (198)第十八章财务评价 (208)18.1概述 (208)18.2损益计算 (208)18.2.1营业收入 (208)18.2.2营业税金及附加 (212)18.2.3利润及利润分配 (212)18.3盈利能力分析 (215)18.4清偿能力分析 (215)18.4.1借款资金及偿还原则 (215)18.4.2可偿还资金来源 (216)18.4.3偿债能力指标计算 (216)18.4.4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216)18.5不确定性分析 (229)18.5.1盈亏平衡分析 (229)18.5.2 敏感性分析 (229)18.6综合经济评价 (230)第十九章风险分析 (232)19.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232)19.2风险程度分析 (232)19.3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233)19.4综合风险评价 (235)第二十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236)附录 (238)第一章总论1.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规定;(2)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某有色金属研究院签订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合同;(3)中共某县委常委会议纪要《2013年第14次县委常委会议纪要》[2013]第14次;(4)某县金银及稀贵再生金属回收产业整合升级办公室《某县金银稀贵企业项目申报方案》,2013年10月;(5)2001年10月颁布的《有色金属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规定》的相关内容;(6)业主提供的冶炼工业建设场地1:500地形图;(7)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8)在现场收集的相关基础资料;(9)《某县金银稀贵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柏林镇循环经济工业项目区区域规划》。
1.1.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程、规范和标准,贯彻业主对项目建设的总体设想;(2)充分借鉴国内类似生产企业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本项目特点,进行工艺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优合理方案;(3)设计中应完全满足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以及消防节能等要求。
优先选用国产节能设备,使企业能充分利用我国在推广国产化设备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认真贯彻我院“精益求精、质量第一、全程服务、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在编制全过程中,严格按我院的设计程序和作业文件以及相应质量记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