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英语从禁忌语与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选题的背景: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就反映了社会生活,随着历史的进步的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由于宗教、迷信、礼仪以及科技不发达的原因,某些语言就被禁止使用,同是也就出现了用另外的语言来替代这种语言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委婉语与禁忌语。
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都存在着委婉语与禁忌语,如果我们掌握了他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的研究内容:委婉语(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文,这意味着好,因此,在牺牲时,古希腊人说幸运,这将使用委婉语。
原因是人们使用委婉称之为上帝,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安抚,以避免他们得到的重视。
古代人不理解大自然的力量和技术发展得如此崇拜更清晰,委婉的说法是宗教的起源。
古希腊文化的传播到欧洲和美国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语言的发展变化,内容和范围的委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敏感话题的人际沟通使用隐含禁忌,迂回,曲折,委婉的语言来表达,少人进攻的话,用哀婉的词来表达涉及到人们的隐私。
委婉语也将成为参与广泛,不仅涉及到鬼,人类疾病和死亡,以及其他方面,而且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战争等领域。
因此,委婉语的使用,以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而是来自社会各方面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礼仪,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禁忌(禁忌)起源Boliniya汤加,意思是“极端的事情,需要注意”也被写入禁忌或塔普。
18世纪,英国水手JamesCook首先注意到汤加禁忌做法,并把这个英文单词,根据牛津高级英汉汉英双语词典,禁忌词的含义“(incertain文化)禁止或一些被视为禁止因为不这样做,感动,用forreligious或其他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在宗教禁忌语的主要用途,或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告诉留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禁忌字数,而不是更少而是增加了。
因此,了解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沟通,特别是跨文化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ContentsAbstract (Ⅱ)1 Introduction2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taboo and euphemism2.1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taboo2.2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euphemism2.3 sample analysis3 Language features of euphemism and taboo in Chinese and English 3.1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euphemism3.1.1 Nationality3.1.2 Locality3.1.3 Relevance3.1.4 Indirection and Relativity3.1.5 Fuzziness3.1.6 Humorous3.2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aboo3.2.1 Universality3.2.2 Nationality3.2.3 Relevance3.2.4 Description3.2.5 Class nature3.2.6 Implicative4 Three Formations of Euphemism and taboo4.1 Formation of Taboo4.1.1 Profanities4.1.2 Obscenities4.1.3 Vulgarities4.1.4 Sensitive topics4.2 Foundation Principle of the Formation of Euphemism4.2.1 Remoteness Principle4.2.2 Pleasantness Principle4.2.3 Relatedness Principle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aboo and Euphemism5.1 The application and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aboo and euphemism.5.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aboo and euphemism5.2.1 The taboo and euphemism in religious5.2.2 The taboo and euphemism in sense of grade5.2.3 The taboo and euphemism in etiquette6 Conclusion解决的主要问题:委婉语和禁忌,是共同的语言和西方文化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特别是在跨文化沟通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不同宗教和不同层次和其他委婉语和禁忌导致了不同语言的使用。
因此,跨文化沟通,我们必须遵循不同的种族和社会实践的语言习惯,使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以避免沟通错误。
三、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到图书馆查阅目前对禁忌语与委婉语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方面有研究的相关论文以及广告翻译的相关著作。
结合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并利用互联网等搜索引擎获得论文所需的有关资料。
在搜集材料期间,比对两者之间的差异。
然后通过对比等手法,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最后总结得出如何在中西不同场合合理使用委婉语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09年11月中旬前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提纲。
2009年12月30前提交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及文献综述。
2010年1月底前提交论文初稿2010年3月底前初稿、二稿的修改20010年4月底前三稿、四稿的修改2010年5月10日前定稿,提交按要求装订的论文终稿一式四份五、主要参考文献[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2]范家才,英语修辞欣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冯翠华,英语修辞格,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4]胡金,从中英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月。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李桂媛,英汉禁忌语及委婉语探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5月。
[7]李海燕,从汉英死亡委婉语看民族文化异同,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6月。
[8]徐莉娜,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解读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9月。
[1]. Hall, E.T. 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 NY:Anchor Doubleday,1977:[2]. Samovar, L. A; Porter, R. E; & Stefani, L.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ijing: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3]. Wood, J.T. Gendered Lives: Communication, Gender, and Culture.Belmont, CA:Wadsworth,1994:[4]. Devine, P.G.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Journal of Person 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6:5-18.[5]. James George Frazer. The Golden Bough--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New York:The Macmilla n Press LTD,1925:[6]. Weber,R&Crocker,J. Cognitive process in the revisiono fs tereotypicb eliefs.Journal ofP 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961-977.[7]. Wittenbrink B;Judd C M;Park B. Evidence for racial prejudice at the implicit level and its relationshi p with questionnaire measur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7,72:262~274.[8]. Spencer S J;Steele C M;Quinn D M. Stereotype threat andwomen’s math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 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9,35:4~28.[9]. Jost,J.T;Banaji,M.R. The role of stereotyping in system-justific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false consc iousness.British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4,3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