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 部编版)
笔顺:
音序:C
结构:左右
偏旁:扌 笔画数:12
形近:锸工 传播 水稻
组词:插手 插秧 插页
曹督 妒忌
鲁私
擂插
委惩
呐寨
妒忌 军事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惩罚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水寨 呐喊 军令状 神机妙算
__ti_à_o___ 音调
调 __ti_á_o___ 调节
经过妈妈的细心调(tiáo)节,这架钢琴的 音调(diào)更加优美了。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联合
西蜀(刘备) (诸葛亮) 派诸葛亮
东吴(周瑜) (鲁肃)
5 草船借箭
作者简介
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 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 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 整体。且已经分卷分目,目录文字也很讲究。其主要 作品为《三国演义》。
___lé_i__ 擂鼓
擂 ___lè_i__ 擂台
擂(lèi)台上,两个拳击手激烈地交锋着, 底下围着一圈擂(léi)鼓助威的观众。
妒(妒忌) 委(委托) 惩(惩罚) 护(保护) 季(季节) 征(出征)
在出征途中,将军惩罚了那些不守军规的士兵。
私(自私) 寨(水寨) 呐(呐喊) 和(和平) 赛(比赛) 纳(接纳)
周瑜( 威胁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讨论填词:将计就计,态度坚决,笑了笑,胸有成竹。
诸葛亮(脱口而出)“用弓箭最好。”
内 诸葛亮( 笑了笑 )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容 详 诸葛亮(将计就计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 解 了大事。”
诸葛亮(胸有成竹 )说:“只要三天。”
美丽的水寨正在举行歌唱比赛。
推却—— 接受
惩罚—— 奖励
齐全—— 短缺
秘密—— 公开
宴会上,主人准备得很齐全,没有让 客人感觉到任何短缺的地方。
妒忌—— 忌妒 预计—— 估计 迟延—— 拖延 推却—— 拒绝 惩罚—— 处罚 商议—— 商量 委托—— 托付 紧急—— 紧迫 吩咐—— 嘱咐
课文解读
解 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最大。军士“擂鼓”“呐喊”,
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
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
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
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内
容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详 雾散了就回去。” 解
体会: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老实,不会向周瑜透露他的计
划;又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看到江上雾那么大,不会轻易出兵,
只会下令士兵射箭。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进一
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 从故事的情节和语言中了解、 分析主要人物的特点: 1.从故事介绍性的语言来了 解人物特点。例如,课文第 一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 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告诉了我们周瑜“嫉贤妒能” 的性格特点。
介绍性 的语言
人物 特点
故事情 节和事 例
他人 的话 语
人物 语言
2.从他人的话语中来分析人物特点。例如,从诸葛亮的话: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能间接地分析 出曹操小心谨慎、生性多疑的特点。 3.从人物语言中来感受人物特点。例如下面的对话: 周 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 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 甘受惩罚。” 从周瑜的话中能感受到他的阴险和别有用心,从诸葛亮
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 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课堂插播 通过不同的“语言”分 析古典名著人物特点
古典名著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和精彩生动的 故事情节而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广为流传,成 为经典。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一边阅读故事 情节,一边分析和体会名著中不同人物的特点 。
。
周瑜(yú)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 妒忌(jì)。
这这句话交代了“草船借 箭”的起因,同时也说明 了周瑜与诸葛亮产生矛盾 的原因。
➢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 去做?
这说明诸葛亮是 个怎样的人?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 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大军, 所以不和 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 “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 主动承担三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这说 明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有胆有识的人。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翎毛(yǔ
•
√líng)
擂• 鼓(l√éi lèi )
丞• 相(ch√éng chěng)
•
弓弩(nú√nǔ)
二、选择意思相对应的词语并连线。
妒忌 委托 神机妙算 调度
教材习题
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 的主要内容。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用十天内造十万支
5)
9)
按事情
结果 (10)
发展顺
序
➢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 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整体感知
1.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 说说课文围绕草船借箭讲了一件什么事?
字词学习
yú
màn líng
nǔ chéng
瑾瑜 帷幔 翎毛 弓弩 丞相
jì
zhài léi
nà
dū
妒忌 水寨 擂鼓 呐喊 都督
妒忌曹督委 惩 鲁 遮私寨呐擂插
会写 字
dù
笔顺:
音序:D 结构:左右 偏旁:女 笔画数:7 形近:妇女 保护 窗户 组词:妒忌 妒妇 妒意
➢ 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真正目的是什 么?从中可以看出周瑜的什么心理?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 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 名,暗里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 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 中可以看出他的险恶用心。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jì
笔顺:
音序:J
结构:上下
偏旁:心 笔画数:7
形近:导游 忍受 忘记
组词:忌惮 妒忌 忌恨
cáo
笔顺:
音序:C
结构:上下
偏旁:日 笔画数:11
形近:水槽 嘈杂 漕运
组词:姓曹 兵曹 尔曹
dū
笔顺:
音序:D 结构:上下 偏旁:目 笔画数:13 形近:赌博 堵塞 首都 组词:都督 督促 督战
wěi
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故 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 所以不让鲁肃在周瑜面前提借船 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故而 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
正是因为诸葛亮能够“知天时、晓地利、识
课 人心”,才能巧妙地“借”到十万支箭。难怪他的
堂
小 结
对手周瑜都不得不感慨:“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
比不上他!”
➢ 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知 葛亮草船,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
“借”来了十万支箭,让周瑜自
叹弗如。
读起因部分,分析人物的心理:
讨论填词:试探,心中暗喜,威胁,迫不及待。
周瑜(明知故问):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内 容 周瑜(心中暗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详 解 周瑜(迫不及待)说:“十天造得好吗?”
周瑜( 试探 )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态度坚决 )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研读“借箭”经过,感悟“神机妙算”
➢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诸
内
容
葛亮等人物的语言的句
详
解
子。在你认为最能体现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语句
旁做批注。
神机妙算“知天时”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
内 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
笔顺:
音序:W 结构:上下 偏旁:禾 笔画数:8 形近:萎缩 推诿 逶迤 组词:委员 委任 评委
lǔ
笔顺:
音序:L
结构:上下
偏旁:日 笔画数:12
形近:樯橹 姓曹 督促
组词:姓鲁 鲁莽 鲁菜
zhē
笔顺:
音序:Z
结构:半包围
偏旁:辶 笔画数:14
形近:甘蔗 鹧鸪 庶民
组词:遮挡 遮光 遮蔽
zhài
作品介绍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 罗贯中,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 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 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广为流传。“草船借箭” 是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当时,曹操统一了北方,然后率 大军南下,占据荆州,在长江北岸集结水兵,准备统一全 国。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驻守在长江南岸防御,刘备则派诸 葛亮前去联吴抗曹。
内 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容
详
体会:“仍旧擂鼓呐喊”依然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
解 攻假象,吸引曹军的注意。草船队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