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朝货币制度PPT课件

清朝货币制度PPT课件

清朝货币制度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学习内容
一·银两制度 二·自铸银元 三·从制钱到铜元 四·影响
3
一 银两制度
银两是清朝的主要货币,在当时大到国家的 财政经济各项开支,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 活,以至于腐败的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 的各种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无 不以银两来计价
33
34
35
36
37
38
39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40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有很大局限性
18
(二)自制铜元
199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李
鸿章于6月开始试铸铜元
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
铜元的铸造权收归中央
1911年,清朝被推翻。铜元陷入紊乱局

19
影响
20
以下是一些清朝货币 的图片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用平是是是 、主 “币按
的,征海政 漕要 平。重
平市收关府 平的 ”实量
。平漕使征 、平 。银计
是银用税 市有 的值
各折的的 平“ 重,
地色平标 市使,准,种 。库 平 、量属 标称
11
(二)虚银两 虚银是实虚的价值符号, 是用于计算的单位在账务处理上具有重要意 义。
12
全国有影响的虚银有:上海的九八规元,天津 的行化银,汉口洋例等。
9
成色
成色是指含银的多少,从理论上讲,实银的 成色是以纯银成色1000|1000作为标准,但实 际上流通的宝银达不到这个标准,因而就按 纯银的成色加以折算,即按其成色核定含银 多少。
全国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有:纯银、足银、 纹银、标准银
10
称量
4
场用漕关库 关全 准量银
使的平平平 平国 是货两
41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42
13
(三)银两制度的落后性 银两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多缺陷。其落后性表现 在:形状和重量不合用,名称和种类过于复杂, 成色高低不齐,平法大小不一,铸造分散, 铸造分散,流通极为不便。
14

原因 第一批银元 演变
自铸银元
15
原因:一方面,由于银两制度的落后性,造 成流通不便;另一方面经咸丰、同治 至光绪 初年,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金融 危害甚大
8
名称
清朝作为货币流通的银锭,形式不一。大体 有以下四种:一是元宝,也称宝银,因形似马 蹄,故亦称马蹄银,大元宝约重五十两。二 是中锭,约重十两,多形似秤锤,也有马蹄 形的称小元宝。三是镙子,亦称小锭、小镙, 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等,一般作馒头形,也 有别种形式的。四是福珠,又称滴珠、粒银, 形如珠粒,重量不等多在一两以下
16
1887(光绪十三年)清廷准两广总督张之洞在 广东省设厂试铸银元。
1889年开始铸造第一批银元
17
三 从制钱到铜元
(一)制钱的落后性
1 统治者对制钱贬值(轻重,减色)。
由此对人民实行超经济剥削
2 分散铸造的政策,各地各自为政。
私铸的现象无法杜绝,导致制钱纷繁杂乱
3 各省各地划地为界,导致制钱流通
4
外国银元
外国银元流入始于明代,清朝开海禁后外贸 迅速发展。
主要有两种:西班牙银元和墨西哥银元。
5
(一)实银两 银
实银两是交易时接受的现
6
实银两
1.实银的种类·名称·重量 2.实银的成色 3.实银的称量
7
种类
由于清朝时全国各地衡至不统一,因此同是 所谓两,种类却很多。总起来说,可分位官 平和市平两大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