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题】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使用教材】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学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掌握运用地理思维分析案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结合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学方法】列表对比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安排】2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图片】简要介绍三部电视剧,提出问题,为新课做铺垫。

【引入新课】开始之前,我们来看看今天为大家准备的照片墙,这三张照片分别是三部曾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相信大家应该看过或听过。

20XX年上映的《闯关东》是说清代华北大旱,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20XX年上映的《走西口》讲述的是在旧社会,晋陕北部地区十年九不收,人们被迫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的历史,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走西口”,20XX年上映的《下南洋》指的是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而福建、广东人占流民的绝大多数。

听完老师对三部电视剧的简要介绍,同学们想一想“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种人口的空间流动形式是一种什么现象?对,反映的是人口迁移现象,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观察图片】随老师进入新课。

根据老师所讲内容思考问题并作答。

通过展示剧照,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问题探究1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讲解】通过呈现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和步骤。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任务,第一: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第二:学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三: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地区的影响。

【提出问题】1、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2、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同一个概念吗?请举例说明。

首先,我们来探究两个问题,第一个: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呢?第二个: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同一个概念吗?请举例说明。

大家可以结合下面的两张图片思考,这是新闻中常见的画面,每年临近除夕夜,很多珠三角城市的农民工都会组成“摩托车返乡大军”,浩浩荡荡的出现在国道上,这些“摩托车返乡大军”属于人口迁移吗?【讲解】通过表格比较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概念、共同点和不同点。

那到底什么是人口迁移呢?人口迁移等于人口流动吗?一起来看这个表格,所谓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思考问题并作答。

理解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概念、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能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把握方向和重点。

设计问题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引出人口迁移的概念以及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运用表格清晰明了,不仅呈现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概念,而且对区别印象深刻。

2、分类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而人口流动是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又返回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空间上都发生了位移,不同点表现在:人口迁移必须改变居住地,而且时间较长(一年以上),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人口流动没有改变居住地,而且是短期流动。

【练一练】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加深印象。

判断图中箭头指示的方向是否属于人口迁移?A1 ------ A2 否A1 ------ B1 是C1 ------ A2 是C1 ------ C2 否【讲解】介绍人口迁移的分类,简单讲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概念。

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是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运用,加深理解。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国际迁移:CD国内迁移:AB看图思考问题并作答。

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

根据老师所讲内容思考问题并作答。

巩固学生对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理解,充分掌握知识点。

对人口迁移形成更完整的理解和认识。

简单运用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概念。

问题探究2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2 【提出问题】运用材料提出问题:清代,大批华北饥民为什么要“闯关东”?自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为什么要返乡回迁?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学习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之后,我们来看一段材料,那么问题来了,清代,大批华北饥民为什么要“闯关东”?自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为什么要返乡回迁?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看图分析】从图片中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张图片分析一下哪些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第一张:气候第二张:淡水第三张:土壤第四张:矿产资源第五张:自然灾害总的来说,它们都属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材料分析】从材料中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

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材料,分析一下影响这几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呢?第一个:经济发展第二个:大型工程建设第三个: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总的来说,它们都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思考问题并作答。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以及老师的讲解思考问题,积极参与互动。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讨论分析,认真思考,积极参与。

运用材料,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运用图片形象直观,合作探究形式新颖,印象深刻。

引用具体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影响因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合作探究3合作探究4【看图分析】从图片中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

除了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没有造成人口迁移的原因呢?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想一想能从图片中获得什么信息?第一张:国家政策第二张:战争第三张:政治中心的改变总的来说,它们都属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材料分析】从材料中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

最后我们通过一组材料讨论分析一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另一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文化教育第二个:婚姻第三个:家庭第四个:宗教信仰总的来说,它们都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加深印象,掌握重点知识。

学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之后,来看看之前我们探究过的问题,现在你能选出正确答案吗?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以及老师的讲解思考问题,积极参与互动。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讨论分析,认真思考,积极参与。

根据所学知识认真思考,检验自我的学习效率。

运用图片形象直观,合作探究形式新颖,印象深刻。

引用具体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影响因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具体的事例回顾不同的影响因素,举一反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

分析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讲解】介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推动城市化发展。

根据生活事例供思考问题并作答。

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一个地区的影响,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

从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原因入手,再加上产生的意义,使本节课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

【思考、记忆】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交流【课后交流】与大家分享你心中的梦想---当你大学毕业后,打算回家乡发展还是到外地发展?谈谈你选择的理由?【积极思考,互相交流】课后交流主要是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回顾和复习,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知识。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