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0
4
8
12
16
(3)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26.(5 分)问题解决题: 小红在实验里发现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试剂瓶,里面都装满了无色透明的液体,老师告诉他:
这里面分别装有蒸馏水、盐水和酒精。老师问小红:能否不打开试剂瓶,而将它们区别
第12页(共14页)
开来?请你帮小红想个办法,并阐述这样做的道理。
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A.小于 20 cm
B.大于 20 cm,小于 40 cm
C.等于 40 cm
D.大于 40 cm
3.(3 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水中的筷子变“弯”
B.看见了水中的月亮
C.阳光下影子的成因
D.用放大镜看书
4.(3 分)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7 分)
1.(3 分)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 )
A.汽车超速行驶
B.课下某同学用平面镜晃人眼睛
C.游客在山上乱扔矿泉水瓶
D.音乐课上按照老师要求放声歌唱
2.(3 分)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 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
做法:
。道理:

第13页(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在光屏上寻找清晰的像
物距 u 相的大小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第7页(共14页)
u>2f u=2f 2f>u>f u<f
缩小
放大 放大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结论 问题讨论
他发现:蜡烛在
点时,光屏上成像最
大,若把蜡烛放在 a 点,在光屏上无法找到
像,这时人眼应该在
侧观察像(填“光屏”或者“蜡烛”)
升高后,瓶内气体的密度
,体积变大。
(2)在三个完全相同的量杯里装有相等质量的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钢球、铁球和铝球(ρ
钢>ρ 铁>ρ 铝)分别放入三个量杯中,若水均没有溢出,则水面升高较大的是放

第10页(共14页)
的量杯。
(3)一个容积为 2L 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
kg,如果用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
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
透镜,眼镜乙是
透镜。
(3)请画出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第8页(共14页)
五、专题三:质量和密度
18.(10 分)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密度概念的建构:
过程表格
g。
③用细绳系住石块放入盛有 50ml 水
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的
体积是
cm3,密度为
kg/m3
问题讨论
若小明的操作步骤为 C、A、D、B,则他测出
的石块密度将
(填“偏大”或“偏
小”)
19.(5 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将橡皮膜蒙在空玻璃瓶的瓶口,将瓶子放入热水中,发现橡皮膜
,说明:温度
温度条 任何温度 件
一定温度 (沸点)
剧烈程 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B.
物距 u
汽化、吸热 像的性质
大小
u>2f
放大
第2页(共14页)
倒虚 正实
倒实 立像
2f>u>f
放大
倒实 立像
u<f
缩小
正虚
立像
C. 区别
实像
虚像
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与正立 D.
溶液
正立 相同点
倒立 不同点
温度是否降低
有 无 凝 固 点
若实验中的凸透镜失去一半,
(填“能”
或“不能”)完成凸透镜成像实验,会发


17.(6 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是
现象,这些
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太阳的
(实、
虚)像。
(2)当小明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镜形成的光
式:
,算出小车
平均速度 v。
表格
路程 时间 s/cm t/s
速度 v/ 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m/s)
运用了

SAC=9 t2=
v2
请将验数据补充完整
问题讨论
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偏
(选填大或“小”)
第5页(共14页)
(2)探究水的沸腾: 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

秒表
表格图象
请把第 6min 的实验数据填上
时间 0 1 2 3 4 5 6 7
/m
in
温度 90 93 96 98 99 99
99
/ ℃
结论方法
上述实验中 7min 以后继续对水进行加热,则
水的温度

实验中,通过对水加热时间的长短的测量知道
水吸热的多少,运用了
法。
渐逼近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第3页(共14页)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寒冷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干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C.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不遵循反射规律 D.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1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使手上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手附近
,并提高了
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3)如图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若以小明所坐的车座为参照物,出租车是
明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

;在小
第6页(共14页)
四、专题二:光现象:
16.(13 分)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21.(3 分)综合作图。
如图所示,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30°,欲使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平面镜应如何放
置?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随着太阳的升高,当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60°时,仍欲使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应
调节平面镜绕着入射点逆时针旋转
°角。
22.(2 分)综合实验: 请你完成“声音响度大小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案:
0
/℃
﹣39
1080
铁 7.9×103
5200
1535
空气 1.29 340

第4页(共14页)
A.声音在水和空气中传播相同的距离,在水中用的时间长
B.﹣52℃的漠河地区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能装下 1kg 水银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1kg 水
D.铜和铁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如图图象表示,其中图线 a 表示的物质是铁
的关系。如表是小雨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一组数据(其中:t 为时间,v 是小车速度):
(1)小车在起步过程中做
(匀速、变速)运动。
(2)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v=kt,其中 k=
(填上数字和单位)。小车
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
表示。
时间 t/s
0
1
2
3
4
速度 v(m•s﹣1)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
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1;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2; D.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 m。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

②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当右盘有 20g、5g 的砝
码各 1 个,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
示,天平平衡,石块的质量为
问题讨论
用上述器材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时,把装有海
波的试管放在热水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
灯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15.(6 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声,钟声是由
钟的
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
别的。
(2)当洗手后,将双手放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会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
多能装
kg.(ρ 油=0.9×103kg/m3)
六、专题四:综合能力
20.(2 分)综合问答:
星期天,阳光灿烂,小雨外出游玩,一路上看到湖面波光粼粼,很耀眼;衣服被湖水打湿,
风一吹,很冷;农民伯伯将粮食摊开晒在阳光下的。
请在答题卡上用“****(开头 4 个字)……****(结尾 4 个字)”将你所选的内容写出来,
器材
钢尺

数据记录表格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

论。
七、专题五:综合计算。
23.(2 分)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乙的速度是
10.8km/h,问:
第11页(共14页)
(1)若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向而行,10s 后两物体相距多远? (2)若甲在乙前面 30m 处,乙物体多长时间可以追上甲物体?
A.
B.
C.
D.
5.(3 分)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 5:4,体积之比是 4:3,则两物体的密度之 比是( )
A.15:16
B.4:3
C.16:15
D.3:4
6.(3 分)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