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历史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唐山市第中学主备人:
课程标准:列举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重点:渡江战役及国民党政权的瓦解;渡江战役后向全国进军的大规模战役。
难点:将革命进行到底与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北和大西南的关系。
学习过程:教学环节 :导——学——展——练
一、导:由几大战役导入
二、学:自主预习:
1、阅读“将革命进行到底”一目,回答:1949年初,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共中央的态度如何?北京谈判的结果如何?
2、阅读“百万雄师过大江”,简述渡江战役,尝试分析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3、阅读“向全国进军”一目,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北、西南、和华南进军的基本情况。
4、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
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2)这一事件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三、展:讨论探究,巩固提高
1、有人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共产党迅速
“壮大”,导致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由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企图都是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政治斗争中争取主动
C、国共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D、争取时间准备或继续打内战
四、练:练习反馈:
1.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是针对()
A.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尚存B.蒋介石宣告“引退”
C.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企图“划江而治”D.美苏干涉中国内政针对国民党撕毁和平协议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决定对国民党予以彻底的打击。
据此回答2~4题。
2.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3.“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线是()
A.西起江苏江阴,东到江西湖口B.西起江苏江阴,东到江西湖口
C.西起江苏湖口,东到江西江阴D.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4.国民政府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B.解放军占领南京C.北平和谈失败D.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全国
5.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人民达()A.22年B.12年C.25年D.32年
6.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宣告结束是在()
A.1949年9月底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6月D.1956年底
7.解放战争时期的几次战役,按从北到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
C.苏联的援助和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D.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是毛泽东和朱德给谁的命令?
(2)材料一中的命令是在什么谈判破裂后发布的?该谈判双方的首席谈判代表分别是谁?你认为谈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描述的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是怎样继续“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针对蒋介石重新构筑起沿秦岭、大巴山、巫山为主线的“大西南防线”,我军采取了什么战略?蒋介石构筑“大西南防线”意图何在?结果如何?
(4)材料二中引用了哪一历史典故?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我收了什么?(2)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