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2×350MW工程启备变保护系统调试方案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二○一六年四月宁夏吴忠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2×350MW工程启备变保护系统调试方案会签单宁夏吴忠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2×350MW工程启备变保护系统调试方案编写:审核:批准:目录1. 编制目的 (5)2. 编制依据 (5)3. 调试对象和范围 (5)4. 调试质量目标 (6)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准备工作 (6)6. 调试方法、工艺、步骤及作业程序 (7)7. 调试质量验评标准 (10)8. 调试仪器设备 (10)9. 安全技术措施 (10)10.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11)11. 组织分工 (12)12. 精细化措施 (14)1.编制目的为明确启备变保护系统的调试内容及调试流程,确保启备变保护系统满足各项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使启备变保护系统安全、可靠投入运行,特制订本措施。
2.编制依据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2.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 5294-2013)2.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 5295-2013)2.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26859-2011)2.5.《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2011)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2.7.《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 7261-2008)2.8.《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2.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2.10.《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2.11.《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 号)2.12.《中国国电集团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国电集生[2003]260号)2.13.《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2.14.厂家技术说明书和设计院的设计图纸2.15.电厂继电保护整定通知书3.调试对象和范围3.1.系统及设备概述启备变高压侧绕组经架空短引线引自330kV 户外升压站启备变间隔,启备变低压侧绕组经共箱母线接至#1、#2机组6kV备用进线开关柜。
在#1机组电子间安装两面保护柜,内装两套完全电气量保护及所有非电量保护。
其中A屏为启备变的第一套电气量保护及非电量保护,B屏为启备变的第二套电气量保护及启备变操作箱。
启备变保护装置采用长园深瑞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PRS778S、PRS761A型产品,断路器操作箱为WBC-22C型操作箱。
3.2.调试范围宁夏吴忠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2×350MW工程启备变保护系统调试范围包括保护装置的单体调试及相关二次回路的核查传动工作,CT、PT二次回路核查及极性确认,启备变330kV断路器保护跳闸回路核查传动工作,本体非电量保护、有载调压系统、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电阻柜、测温、冷却系统二次回路核查工作。
4.调试质量目标4.1.符合《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 5295-2013)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满足机组正常运行的要求。
4.2.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控制措施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防止发生触电、火灾及高空坠落,防止CT二次开路、PT二次短路,防止系统运行后保护误动、拒动。
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准备工作5.1.启备变保护屏安装完毕,二次电缆接线完毕,符合设计及规程要求,按国家标准验收签证合格。
启备变保护装置具备单体调试条件。
5.2.330kV升压站启备变间隔内各一、二次设备安装单体交接试验技术资料和试验报告齐全,并经三方签证验收认可,质检部门审查通过。
5.3.保护屏设备名称编号清楚、正确,带电部分设有警告标志。
5.4.各部位的交直流熔丝配备齐全,容量符合要求。
5.5.所有与电气保护有关的设备及其附近应整齐清洁,道路通畅,照明良好,门锁完好,配备消防设施。
5.6.有关调试定值已经确认,具备经建设单位正式审核批准的保护整定通知书以及启动期间的临时整定通知书。
5.7.准备好图纸和相关设备资料。
5.8.各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和逻辑已得到确认。
5.9.各盘柜的交直流电源已具备受电条件,现场具备调试临时电源。
5.10.调试所需的工器具已准备齐全并经校验合格。
5.11.调试人员已学习调试措施,专业负责人已向参与调试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6.调试方法、工艺、步骤及作业程序6.1.通电前检查6.1.1.全面检查保护的各机械部分应完好无损;拔出所有插件,检查插件上的元件是否有松动及脱焊现象,背部接线是否被扯断。
6.1.2.检查保护装置的铭牌及电气参数是否与设计相符,各插件面板及内部小开关应在正确位置。
6.1.3.各套保护装置的电源工作正常,输入、输出电压符合设计要求。
6.1.4.所有保护在图纸上所标的接地点应可靠接地。
6.2.输入电源检查及交直流回路绝缘检查6.2.1.交流回路绝缘及直流电阻检查。
6.2.2.直流回路绝缘及直流电阻检查。
6.2.3.保护柜内外部接线正确性检查。
6.3.装置送电送上直流,装置显示无异常。
6.4.整定值整定按电厂下达定值通知单进行装置定值整定,对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核对。
6.5.保护装置静态调试6.5.1.交流采样检查在启备变保护柜分别加入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检查启备变保护装置电压、电流采样值,并满足精度及线性度要求。
6.5.2.开入、开出量检查6.5.3.保护逻辑功能试验6.6.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检查6.6.1.PT的极性、变比与接线组别。
6.6.2.电压回路接线检查。
6.6.3.电压回路的接地点检查。
6.6.4.CT的极性、变比与接线组别。
6.6.5.电流回路接线检查。
6.6.6.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检查。
6.7.信号回路的检查6.7.1.检查所有外部输入直流信号回路。
6.7.2.检查所有外部输入位置信号回路。
6.7.3.检查所有保护信号回路与DCS、NCS、故障录波、厂用电快切装置连接的正确性。
6.8.保护出口回路检查检查启备变保护柜内所有出口回路接线正确性,与设计要求一致。
6.9.整组试验6.9.1.二次回路通流、通压试验6.9.1.1.CT回路二次通流和极性试验:CT二次所加电流为1A,测量CT根部电流是否为1A,并测量此时回路电压并计算其交流阻抗。
用直流法确定CT接性的正确性。
6.9.1.2.PT回路进行二次通压试验:PT二次加压试验中,所加电压为正序三相电压,有效值均为57.7V;查相序时A、B、C三相分别加10V、30V、50V。
开口三角电压加入50V,测量二次输出。
6.9.2.保护信号回路传动通过模拟保护动作,检查所有保护信号至NCS、DCS系统、故障录波、厂用电快切装置的正确性。
6.9.3.启备变保护带开关传动试验6.9.3.1.电气量保护带开关传动试验依据保护定值单,按照保护各种出口方式划分,依此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在启备变保护A、B屏分别模拟各电气量保护动作,检查保护出口逻辑正确,动作值准确、各开关动作正确可靠,无拒动、误动情况。
6.9.3.2.非电量保护带开关传动试验在起备变本体,按照保护定值单,模拟各种非电量保护动作,检查保护出口逻辑正确,各开关动作正确可靠,无拒动、误动情况。
6.9.3.3.启备变保护带开关传动试验方案6.10.启备变保护带负荷向量校验待启备变带一定负荷后,退出启备变差动保护,进行保护电压、电流六角图测量,同时检查启备变差动保护方向,检查启备变保护功率方向,检查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的大小。
7.调试质量验评标准8.调试仪器设备调试过程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有:9.安全技术措施9.1.所有在现场的调试人员必须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9.2.调试人员要熟悉试验方案及有关技术资料,提前做好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9.3.参加调试的工作人员要明确试验步骤及方法,调试过程中要加强联系,并根据当时的设备情况做好事故预想。
9.4.试验接线在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加电,防止损坏试验设备。
9.5.试验中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暂停试验,待分析研究后再决定试验是否继续进行。
9.6.在保护装置加电前,确认设备参数与设计的电源、交流回路一致,避免参数不一致烧坏插件。
9.7.加电前要确保CT回路不开路和PT回路不短路,二次加电压时要断开外部回路,防止反送电。
9.8.试验人员在处理连接线时,要注意确认有无电,防止触电。
9.9.仪器使用时,要按照正确操作流程进行,正确接地,避免烧坏仪器。
9.10.与运行设备有联系的跳闸回路要预先做好防反措施,避免误动已投运设备。
9.11.与升压站接口处做好防反措施。
9.12.试验结束后,应正确恢复原有接线。
9.13.调试的组织和管理程序已经明确。
9.14.在试验开始前,调试负责人在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调试人员讲清危险点,做到互相监督。
10.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10.1.环境因素的控制10.1.1.本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环境因素为:10.1.1.1.废弃物污染环境;10.1.2.针对本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环境因素所采取的控制措施:10.1.2.1.保持现场整洁,工器具摆放整齐划一;10.1.2.2.办公区、生活区分开设置,区划明确;10.1.2.3.进入调试现场,严禁乱扔、乱放各种废弃杂物。
10.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的控制10.2.1.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识别如下:10.2.1.1.高处作业(离地面2米及以上),脚手架、板不符合《安规》规定,造成脚手架折断或倒塌,导致人员坠落;10.2.1.2.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或挂系不牢,可能导致人员跌落;10.2.1.3.生产现场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带安全帽,被落物击中身体;10.2.1.4.生产现场有沟、孔、洞,楼梯无防护栏,照明不足,在调试服务现场行走不慎跌落;10.2.1.5.未按规定着装;未正确穿戴;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违章作业,设备未隔离,在检查设备时,人体碰到转动设备,被转动设备绞、碾、扎等;10.2.1.6.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设备漏电时人体接触,造成人员伤亡;10.2.1.7.P T回路短路、接地造成仪器损坏,PT反充电造成人员触电伤害;10.2.1.8.C T回路开路造成设备损坏;10.2.1.9.操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造成人员触电伤害。
10.2.2.针对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10.2.2.1.高处工作用的脚手架、板须能足够承受站在上面的人员和材料等的重量,搭设脚手架、板的工作负责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板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书面证明后方准使用;10.2.2.2.高处作业正确挂系安全带;10.2.2.3.在生产工作场所配备足够安全帽,要求所有调试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发现高空有施工工作,禁止进入;10.2.2.4.进入现场时,注意警戒标志,对不符合规定的走道和明显危及人身安全的工作场所,禁止进入,照明不良的场所不得进入和工作;10.2.2.5.生产场所按照规定着装,靠背轮无防护罩禁止启动;10.2.2.6.检查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10.2.2.7.模拟通电试验前认真按照图纸对所有PT二次接线进行查线并测量回路绝缘,取下互感器一、二次电压保险,防止一次侧感应电压和反充电;10.2.2.8.模拟通电试验前认真按照图纸对所有CT二次接线进行查线并测量回路直流电阻,检查二次电流使用钳型电流表进行;10.2.2.9.进入带电间隔进行工作时,严格执行安规,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对带电间隔设置防误装置。